刘叉《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刘叉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
临行泻赠君,勿报细碎仇。
剑,为我国古代随身佩带的一种兵器。“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高适《别韦参军》)。“十年学剑勇成癖,腾身一上三千尺”(陆游《融州寄松纹剑》)。“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古代诗人常用它来表示自己有安邦治国、建功立业的本领。而以宝剑赠人,自春秋时吴国“延陵季子兮不忘故,千金之剑兮带丘墓”的“季子挂剑”的故事以来,以剑赠人,也表示志趣相投和生死不渝的友谊。刘叉赠剑给姚秀才,兼有这样两层意思。
秋水明净,寒光闪烁,故常用来比喻明亮的剑光。白居易《李都尉古剑》:“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本诗既用比喻说此古剑明亮如水,故有下句的“向我手中流”。李白诗:“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是以琴剑的不用喻自己的不得志。这里似也有此意。“叉刚直,能面白人短长”(《唐才子传》),尚义行侠,虽一度为韩愈赏识,终郁郁而去,不为世用,流落齐鲁,不知所终。“手心流”《全唐诗》作“胸中流”,蕴意佳胜。
第三句应题赠剑,用一“泻”字紧承上文的“水”、“流”,不仅连用喻剑之霜锋,顺理自然,新颖传神;而且由“水”而“流”,足见其动,进之而“泻”!泻者,倾泻,水流如注也。如:“石磴泻红泉”(谢灵运);“四檐急溜三江泻”(曹伯启)。这样,动态更为明显,也更深一层暗示剑之非凡。但因姚秀才爱而赠之,既见刘叉的古道热肠,更是为最后一结蓄势:如此光华耀目“上彻于天”(《晋书·张华传》)的宝剑,被赠者将何以待之呢?“勿报细碎仇”。即是说当持此剑去诛元凶巨蠹!一者之仇属小我,为个人之间的恩怨;一者之仇属大我,事关国家民族;从而也表现出诗人的磊落胸怀。古代爱国的、具有正义感的以及有隐逸思想的知识分子,大都说过这类的话。白居易云:“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李都尉古剑》);张祜“平生镆铘剑,不报小人仇”(《书愤》);齐己云:“勇死寻常事,轻仇不足论”(《剑客》)。不过刘叉的诗,结句于勉人中仍有赞剑的意思,与其上三句一脉相承——用一条思想的彩绳,把艺术的珍珠串了起来。从借喻的新颖别致,构思的贯穿珠联,以及一结意识的高超,可知“工为歌诗”(《唐才子传》),并非谀词了。最后,请读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为不平事。”可以参看相互发明。
-
刘敞《春草》
[2019-05-13]
-
王安石《题西太一宫二首(其二)》
[2019-05-13]
-
王安石《北城》
[2019-05-13]
-
王安石《雪干》
[2019-05-13]
-
王安石《出郊》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