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娘秋夜竹窗雨

2024-08-24 可可诗词网-古代剧曲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仙吕·点绛唇】 红雨纷纷,落花成阵,东风紧。空忙煞蝶使蜂神,却又早零落芳菲尽。
        【混江龙】 枝头春褪,一春鱼雁赏花频。想花开一季,春色三分; 多半狂风多半雨,一分流水二分尘。我这里出兰堂,离绣阁,鸣玉佩,撒金莲,转回廊,临曲槛,早来到十二曲雕阑近。本待要寻芳选胜,却交人对景伤神。
        【油葫芦】枝上流莺和泪闻,为甚这粉汗湮?我常是新啼痕间旧啼痕。我这里懒妆只为心间恨。举杯试向花前问:人能得几日好?花能得几日新?却又早海棠过了酴醿尽,憔悴煞惜花人。
        【天下乐】 可早花落花开断送春。恨东君,无定准,九十日却如一梦魂。畅好是花谢的疾,春去的紧,撺断了人生有限身!

        《竹窗雨》 今只流传残曲一套,赵景深《元人杂剧钩沈》 中曾辑录。全剧剧情不详。天一阁本《录鬼簿》 载题名云: “韩伯元春日草堂吟,黄桂娘秋夜竹窗雨。”则知男主角名叫韩伯元。曹楝亭本《录鬼簿》 黄桂娘作“黄贵娘”,当系同音异写。本剧情节的高潮大约发生在 “秋夜”,而本套残曲写的是 “春日” 的事情,曲牌又正是 【仙吕·点绛唇】 套,故而可以断定为剧中的第一折。
        从这一折曲词中约略可以得知,本剧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黄桂娘的父母指腹成亲,将女儿许给韩伯元,黄、韩由于从小青梅竹马,倒也互相敬爱,渐生感情。但后来桂娘父母见韩家家道中落,而伯元在举业上也未见有所成就,就一再拖延婚事,并有悔婚之意。桂娘因而对父母产生了不满与怨恨。在一个春暮的日子里,桂娘游园归来,因景生情,伤心不已,于是写诗一首,寄伯元以明心迹,表示要用“笔尖传信息”,以 “诗句作媒人”,自作主张,与伯元完婚。这就是本剧第一折的剧情。
        这里所选的是本折开头的四首曲子,抒写黄桂娘春暮游花园时的哀伤怨尤。
        首曲 【点绛唇】 写出,这时正是暮春时节,身居深闺的黄桂娘眼见帘外落红阵阵,不免心想: 早已是 “零落芳菲尽”,纵使蜂蝶这些报春的天使再忙煞也是徒然的,春天已无可挽回地即将逝去。为了能领略最后残留的春色,她信步走出了香闺。
        【混江龙】 曲铺写她离开闺阁,在花园中急行的情景: “出兰堂,离绣阁,鸣玉佩,撒金莲,转回廊,临曲槛,早来到十二曲雕阑近。” 七句话一句紧接一句,一气呵成,势不可断,其中六个增句,一句三字,节奏短促,气韵贯穿,表现出她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可是,那春花竞放的动人图景已不复存在,眼前只有 “枝头春褪” 的衰败景象。此时此刻,古人的一首幽怨之词油然涌上她的心头: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是呵,春花开了整整一个季节,点染了春色三分,但她们在世间遇到的却多半是风风雨雨。可怜这三分春色,一分已随流水逝去,二分则早已化作尘泥,昔日盛景,至今都已荡然无存了! “本待要寻芳选胜,却交(教)人对景伤神”,自然景观的衰变,深深地触动她抑郁的心灵,使她不能不黯然伤神。
        【油葫芦】 曲唱出了她的无限伤心。一切都是那样的令人遗憾,不仅海棠开过了,连酴醾也已开尽,有道是 “开到酴醾花事了”,春天已无可奈何地匆匆而逝。这使惜花之人心灰意懒,形神憔悴。她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也如春花一样,任人摆弄,“人能得几日好 (美好)?花能得几日新?” 眼见青春将逝,却尚未找到自己的归宿。怎不叫人暗自啼泣,遗憾深深!
        美好的春色已经为人葬送,这是谁的罪过呢? 不正是司春之神吗? 你为什么那么匆匆地结束了春事?本来应该有九十日的春天,可如今只像梦魂般一闪而逝。你摧残了鲜花,挫折了春时,也断送了人生。【天下乐】 就是这样一首怨尤之曲。显然,这里的 “东君”,又是隐射女主角的父母,正是他们言而无信,延误了女儿的青春。此曲文句句对天,却又句句指人: “畅好是花谢的疾,春去的紧,撺断了人生有限身!” 这不正是对摧残青春的无情世界的含泪控诉吗?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曲子引用了宋代秦观《鹧鸪天》词的不少词句。该词上阕云: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少游此词作于放逐之后,古人曾谓其形容愁怨之意最工。《竹窗雨》 曲汲取了少游词中极写寂寞怀恋的意绪,化而用之。如 “一春鱼雁赏花频” 句,既内含音书全无的苦恋,又写出独以春花为伴的孤寂心境。
        黄桂娘寻春、伤春和怨春的感情变化,实际上正是封建家庭中青春女子的一种心理过程。她们被兰堂绣阁生活夺去了自由,而人生的自然需求促使她们急切地寻找、追求应属于自己的幸福世界,这时,她们就不难发观,她们憧憬的美好生活如同整个人世间一样,早已被那个世界的主宰者断送了。于是,她们由伤心、失望而产生了怨恨,并暗暗地思考: 我们能凭自己的才力为自己造出一条可行之路吗?
        黄桂娘将如何走上自己的人生之路呢? 那已是此剧以下诸折的情节内容了。但读这一组感情深致的曲子时,不免令人联想起明代汤显祖笔下杜丽娘的 “惊梦” 曲和清代曹雪芹笔下林黛玉的 “葬花” 辞,三者何其相似乃尔! 也许,杜丽娘、林黛 玉等人的人生途程与黄桂娘将要经历的命运,其间正具有某种相同之处。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