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甓记·新亭洒泣
【念奴娇】 (外上) 重阳美景,忆龙沙千骑,鼓笳声竞。(生) 无奈潢池多寇警,庙算何由制胜。(小生)戏马台高,(末)伏龙山峻,(合)帽落都无兴。且新亭纵步,聊续前贤风韵。
【本序】(外)苍茫万里,想干戈聚处,几年宗社遭惊。刁斗遥传,蔽野见壁垒旌旗相映。那更执盖前驱,青衣行酒,华夷倒置岂堪闻。(合) 须办取谋王断国,正气重伸。
【前腔】 (生) 遥省陆海波澄,见东南淼渺,炊桂餐珠难忍。万壑千村,何处有灶突行人踪影。还悯哀雁蜚鸿,牂羊羵首,胔骸满路痛伤情。(合前)
【前腔】 (末)孤愤古庙狐鸣,中林獍逸,啸呼庚癸逼神京。萑内都是,带甲抛锄为逞。料应荒葛罥途,泽葵依井,穷民无告聚成群。(合前)
【前腔】 (小生) 悲哽妖蜮含沙,祥麟化鹤,爪牙耆旧惜凋零。凝望处,四郊风景犹存。堪病春燕巢林,秋宫落叶,江河举目泣沾襟。(合前) (周泣众亦泣介)
【古轮台】苦酸辛,猊铠甲虮还生。屠龙事业愁难称,政衰民困。看满把茱萸,翻做一天愁闷。吊古论今,何时能尽,对秋光空染得泪盈盈。胸填郁愤,急煎煎发竖眦横。剖肝析胆,捐躯糜骨,共矢孤贞。臣节岂难能,精忠奋,裹尸马革树威灵。
【前腔】 闲评,赋蛇政虎纵横。君侧有社鼠城狐,丛神交竞。屈抑忠贤,袖手樊笼徒恨。也有枕戈待旦,戎帷怕寝,也有中流击楫志澄清。遭时不幸,闻鸡起舞兴堪乘。(外)列位大人,遭此时艰,须当共扶王室,克复神州才是。乃作楚囚对泣,是何道理。相看挥涕,何如戮力,把山河复靖。胡马避长城,铭钟鼎,腥羶秽扫一时平。
《运甓记》 剧情本诸《晋书·陶侃传》,重点铺叙东晋名臣陶侃一生的功业,其间复穿插描写多种著名的历史事件。陶侃家世贫寒,自幼得贤母教导,立志为国报效,应朝廷征召,出任武冈县令,保境安民,卓有成效。后又应聘为江夏太守,先后平定陈敏和杜弢等的叛乱,因功除授江陵都督,受封为东乡郡侯,随即蒙谮左迁广州刺史。陶侃念及中原未复,恐长久安逸会销磨意志和体格,故特意取衙斋空闲的百甓 (砖) 来回搬运,藉以劳形。不久王敦乱起,陶侃起兵勤王,随后又同温峤等人一道平灭了苏峻的叛军,到庐山与妻儿团聚,衣锦还乡。这里所选的几支曲细致描述了陶侃与王导、周顗、卞壶等人重阳日在江边新亭聚会的情景,通过景物渲染和人物对话,将这几个廊庙重臣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忠肝义胆鲜明地刻画了出来。
首曲 【念奴娇】 总写王导诸人怀着郁闷心情到江边游赏重阳的情形。“重阳美景” 句说明时令,“且新亭纵步” 交代地点,其余各句则分写诸人的心理情绪,为下文的具体铺排张目。曲辞中 “龙沙” 据《后汉书·班超传赞》 所记,为西域白龙堆沙漠,此处用以泛指塞外; “鼓笳” 是胡人习用的军乐。“重阳美景,忆龙沙千骑,鼓笳声竞” 由江左重阳景色联想到塞外沙漠风光,以 “鼓笳声竞” 暗示北方已成为胡人的天下,短短数语即显示出王导思萦故国、心注庙堂的宰执风度。“潢池”语出 《汉书·循吏传》,“潢池多寇警” 即是说到处发生叛乱; “庙算” 意指朝廷对战事进行的谋划。在陶侃眼中,江左基业未稳,各地的叛乱均足以构成肘腋之患,平灭贼寇实为当务之急。“无奈潢池多寇警” 两句写出了陶侃深谋远虑的政治眼光和忠于朝廷的纯臣品格,适与其文武兼资的儒将身份相孚。“戏马台高,伏龙山峻”两句以工巧的对仗形式表现出周顗和卞壶时刻不忘中原山河的义烈情怀。“戏马台”为后赵石虎所筑之台; “伏龙山” 当与下句 “帽落” 合观,据《晋书·孟嘉传》,孟嘉为桓温参军,重阳日参加桓温的龙山大会,所戴之帽为风吹落,这里以此事作为重阳游赏的典故。“帽落都无兴” 几句意谓本无游赏的兴致,重阳日到江边的新亭凭眺漫步,只是聊以应景,兼且表示对前贤流风遗韵的追慕之意。这一曲概述剧情发生的历史背景,大体勾勒新亭之会诸人的个性风貌,为以下逐节展示各人思想情感的描写确立了基调。
第一支 【本序】 用以抒发王导的家国兴亡之感,表现其匡扶社稷的远大抱负。“苍茫万里,想干戈聚处,几年宗社遭惊” 几句由眼前的万里长江联想到中原的万里山川,由目今的偏安之局联想到以往数年的扰攘战事,沉痛中不自禁地流露出无限沧桑之感。曲辞中 “宗社” 系宗庙社稷的合称,借指国家; “刁斗” 为古代行军用具,白天用作炊具,晚上击以巡更; “壁垒” 是军营的围墙。王导身在新亭,思绪早已飞到北方,想象着故国之地狼烟四起、军阵纵横的纷扰景象。中原旧邦沦于外族之手,触目皆是壁垒森严的军营,日间旗幡招展,入夜刁斗遥传,锦绣江山尽化为厮杀的疆场,所到之处一片阴惨肃杀氛围。痛心之事还远不止这些,最令晋室臣僚难堪的是故主的可悲下场。西晋末期先后即位的怀帝司马炽和愍帝司马邺相继成为匈奴君主刘聪的俘虏,饱受 “执盖前驱,青衣行酒” 之类的侮辱和欺凌。“执盖前驱” 事见《晋书·孝愍帝纪》,刘聪出猎时,曾命晋愍帝戎服执戟为导,后又在公开场合令愍帝执盖; “青衣行酒” 事见《晋书·孝怀帝纪》,刘聪大会群臣,令晋怀帝着青衣轮流为众人斟酒,史称“青衣行酒”。对于效忠晋室的江左诸臣来说,此类 “华夷倒置”、胡汉易位的骇人事件入耳惊心,更进一步刺激了其荡清中原之志。“须办取谋王断国,正气重伸” 两句充分传达出王导等人驱逐胡虏、重建大业的坚强信念,其中 “办取” 有进行某事之意,“谋王断国” 意指决定国家大计。新亭与会众人心意相通,都希望能辅佐新君,恢复故国,使天地正气重见于世间。
重复 【本序】 曲牌的 【前腔】 极写陶侃情系民瘼的一片悲悯心肠。“遥省陆海波澄,见东南淼渺,炊桂餐珠难忍” 几句以眼前景物为发端,进而转入对中原战乱情势的描绘。曲辞中 “淼渺” 是大水广阔无际的形容语; “炊桂餐珠” 典出 《战国策·楚策》: “楚国之粮贵于玉,薪贵于桂。” 后即用以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陶侃放眼东南,只见烟波浩淼,水光接天,想起西晋之世域内连年饥荒,粮米贵如珠玉,难民无从得食,不禁感慨无已。以下 “万壑千村” 数句具体描绘道路荒芜、民生凋敝的悲惨境况,反映出剧中人感时伤世的沉重心情。句中 “灶突” 即烟囱;“蜚鸿” 同 “飞鸿”,一说 “蜚鸿” 语出 《史记·周本纪》 的 “麋鹿在牧,蜚鸿满野”,意指蠛蠓成灾,引发饥荒; “牂羊羵首” 语出 《诗经·小雅·苕之华》:“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这里借用来形容荒年饥馑、民不聊生的景况; “胔骸” 即尸骸。千里域中,村落空寂,人烟灭绝,哀鸿遍野,白骨蔽途,到处是一片惨不忍睹的荒凉景象。曲作在勾画荒年惨伤图景时凭借 “还悯”、“痛伤情” 等语将人物情感自然融入其中,使曲辞染上浓重的主观色彩,从而显示出陶侃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
第二支 【前腔】 紧密接续前曲,传述卞壶对四海扰攘、群盗蜂起局势的深切忧虑。“孤愤古庙狐鸣” 以下数句写出流民攘臂造反、威震宇内的巨大声势。“古庙狐鸣” 典出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等准备举事造反时,曾在荒祠中假扮狐鸣,作“大楚兴,陈胜王” 之语以争取众人的支持; “中林” 意为林野、林中; “獍” 是传说中食其父母的恶兽,喻忘恩负义之人; “庚癸” 系古代军中隐语,为告贷粮食之意; “萑” 是泽名,《左传·昭公二十年》 中有 “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 的记载,后因以萑苻指盗贼出没之处; “带甲抛锄” 意谓流民抛下以往种地的锄头,换上作战的盔甲; “为逞” 有放纵、肆意妄为之意。西晋末年,各地流民揭竿而起,以觅求食粮为号召一路声势浩荡地夺关斩将,略地攻城,凶横之状绝似林中窜出的獍兽,声威直达于都下。一时之间,国中处处可见称兵作乱的流寇。“料应荒葛罥途” 等句回应前曲的 “万壑千村,何处有灶突行人踪影”,补充交代民变的起因。“荒葛罥途,泽葵依井” 语出鲍照《芜城赋》,其中 “葛” 即藤葛,“罥” 意为缠绕,“泽葵” 指青苔。这几句以荒野中藤葛布满道路、村墟内青苔覆盖井台的颓败境象揭示出时势的艰困,以 “穷民无告聚成群” 点出 “古庙狐鸣,中林獍逸” 的根本原因在于下层穷苦小民不堪忍受饥寒交迫的痛苦境遇,走投无路之中聚集成群,起而发难。曲中既标示人物对 “古庙狐鸣” 之类事件的 “孤愤”,又表现其对流民暴动主因的深刻认识,将一个理智清醒的朝臣形象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第三支 【前腔】 表现了周顗抚今思昔、悲慨难名的抑郁情思。曲辞中 “妖蜮含沙” 事见晋干宝 《搜神记》,水中有一种名为蜮的怪物,能含沙射人,被射者往往会大病甚至死亡; “祥麟” 即麒麟,比喻才能杰出的人; “化鹤” 典出 《搜神后记》,丁令威修仙得道、化鹤而归,后世因以 “化鹤” 一语表成仙之意,复用以指称亡故,这里使用的即是后一意; “爪牙” 比喻卓绝的将才; “耆旧” 为年高望重者。王朝兴衰之际,一批出类拔萃的忠荩贤臣和勇武名将相继辞世,令人陡生老成凋谢之感; 而一些奸狡之徒则乘时而起,占据要津,以 “妖蜮含沙” 的卑劣手段祸国殃民,行一己之私,更令人切齿痛恨。“凝望处,四郊风景犹存” 两句将人物思绪带回到江边,使 “祥麟化鹤,爪牙耆旧惜凋零” 的人事变迁与眼前 “风景犹存”的无情自然状况构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周顗内心物是人非、今昔异势的痛楚。其后的 “堪病春燕巢林” 三句,“病” 为忧虑之意,“江河举目” 系取《晋书·王导传》中周顗 “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 一语涵括而成,进一步表现出人物对景忆旧的感伤情绪。周顗由目前的新亭游赏联想到北方故国 “春燕巢林,秋宫落叶” 的春秋代序景象,举目只见长江而不见以往多所流连的洛水,不觉悲从中来,泣下沾襟。
接下来的 【古轮台】 对以上数曲加以总结,展示了新亭与会诸贤感时伤世的志士仁人怀抱。 曲辞中 “猊铠甲虮还生” 暗用曹操《蒿里行》 中 “铠甲生虮虱”的句意以表现将士的辛劳; “猊铠甲” 当作“猊铠甲”, 是一种厚重坚韧的甲胄, 据载春秋时吴王僚所被猊甲有弓箭不入的神奇特效; “虮” 即虮虱; “屠龙”典出 《庄子·列御寇》,这里用来表示翦灭敌寇之意。诸人追往念今,意绪浩茫,想起多年征战频仍,众将士虮生铠甲,茹苦含辛,犹未能驱除中原胡虏以雪国耻,而江左政局未稳,民生艰困,不由满怀忧思,“看满把茱萸,翻做一天愁闷”。这里的 “茱萸” 是一种散发香气的植物,按传统风俗,重阳节佩戴茱萸可以祛邪避恶;“一天愁闷” 的 “一天” 则用以形容忧愁程度之深。“看满把茱萸” 句点明重阳节令的具体时间,回应 【念奴娇】 曲的 “重阳美景”,使人物思想行动与重阳游赏的戏剧背景自然交融在一起。与会诸人“吊古论今”,忧上心头,于是而有新亭对泣、“对秋光空染得泪盈盈” 的一幕。悲极愤生,众人怒发冲冠,横眉立目,立誓不避艰险,重振国威。“胸填郁愤” 等句中,“急煎煎” 作烦躁焦忧解释; “剖肝析胆”义同披肝沥胆; “糜骨” 相当于粉身碎骨; “矢” 同誓; “孤贞” 意谓孤直忠贞;“臣节” 即为人臣的节操; “精忠” 有纯洁忠贞之意; “裹尸马革” 典出 《后汉书·马援传》,意指英勇作战,死于疆场,以马皮包裹尸体。这几句充分传达出新亭会中诸人为国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声,显示了他们坦荡无私、舍生取义的高尚品格。
重复使用 【古轮台】 曲牌的 【前腔】 叙写的是工导激励众人尽忠报国、恢复旧山河的著名历史场景,其事原载《世说新语·言语》: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 ‘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 ‘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这一曲前半承接上文,继续表现众人的忧闷之情,后半则专用以传述王导慷慨激昂的豪壮言语。曲辞中 “政虎” 语出 《礼记·檀弓》 的 “苛政猛于虎”; “社鼠城狐” 典出 《晏子春秋》,系以城墙洞里的狐狸和土地庙里的老鼠来比喻凭藉特殊势力图谋不轨的奸佞之臣; “丛神” 当作丛社,本意为丛林中的神社,曲中借以象征各霸一方的诸侯势力,曲中囿于格律而用 “神” 字代“社”; “樊笼” 为关鸟兽的笼子,这里取以喻指受束缚不自由的境地。“闲评,赋蛇政虎纵横” 等句以比喻手法形象地勾画出西晋末年政治昏暗、奸佞当道的紊乱局势,言外流露出新亭与会诸人掩抑不住的忧国之忱。众人评论时事,反思历史,提起捐税狠如毒蛇、苛政恶似猛虎的旧事,不由大为叹息; 转而又想到佞幸小人身居高位,排除异己,迫得忠良之臣一无立身之地的情状,忧愤更深。“也有枕戈待旦” 以下数句列举刘琨和祖逖等名将在北方坚持抗击虏酋的感人事迹,藉以寄托众人的仰慕追随之意。句中 “枕戈待旦,戎帷怕寝” 系指刘琨而言,据《晋书·刘琨传》: “琨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夸。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 ‘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戎帷” 即戎帐、军营,“戎帷怕寝” 与上句紧密相连,意谓在军帐中通宵守候,不敢入眠; “中流击楫志澄清” 为祖逖事,《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率部曲百余家渡江北伐,至中流击楫发誓要澄清中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闻鸡起舞” 亦出同传,祖逖与刘琨夙怀大志,半夜听到鸡鸣即起来锻炼,以此自励,准备为国报效。曲辞将祸国殃民的奸邪之徒与抗敌复国的忠贞之士放在一处加以比较,于褒贬之间进一步显示出众人 “须办取谋王断国,正气重伸” 的坚定意志。王导见与会众人在感慨国事的同时涕泣不止,当即义正辞严地出语警示:“相看挥涕,何如戮力,把山河复靖。胡马避长城,铭钟鼎,腥羶秽扫一时平。” 句中 “戮力” 意为勉力、并力; “靖” 有平定之意; “腥羶” 同腥膻,这里用来指代啖嚼牛羊之类腥膻食物为生的胡族。王导提醒大家,与其相对挥泪,不如齐心协力光复故国山河,扫荡乌烟瘴气,将胡虏逐出长城以外,而后在钟鼎之上铸刻铭文以志功勋,足可传诸千秋万世而不朽。这几句与首曲的 “重阳美景,忆龙沙千骑,鼓笳声竞” 遥相呼应,凸显出王导奋发昂扬的进取意识和时刻不忘复国的远大志向,将与会诸人的精神境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上选诸曲结构收放自如,节奏张弛有度,遣辞造语亦能贴合人物身份,做到情景相生,但终是使事用典过繁,失之晦涩,正如明人王骥德《曲律》 所指出的,是“好用事,失之堆积。……如盛书柜子,翻使人厌恶”。搬弄故实为明代文人剧作的通病,表现各各不同而鸣高炫博的本质则一。这里的数曲是传奇曲中不太成功的例子,录之聊备一格,兼以展示案头之曲的一种面貌。
【本序】(外)苍茫万里,想干戈聚处,几年宗社遭惊。刁斗遥传,蔽野见壁垒旌旗相映。那更执盖前驱,青衣行酒,华夷倒置岂堪闻。(合) 须办取谋王断国,正气重伸。
【前腔】 (生) 遥省陆海波澄,见东南淼渺,炊桂餐珠难忍。万壑千村,何处有灶突行人踪影。还悯哀雁蜚鸿,牂羊羵首,胔骸满路痛伤情。(合前)
【前腔】 (末)孤愤古庙狐鸣,中林獍逸,啸呼庚癸逼神京。萑内都是,带甲抛锄为逞。料应荒葛罥途,泽葵依井,穷民无告聚成群。(合前)
【前腔】 (小生) 悲哽妖蜮含沙,祥麟化鹤,爪牙耆旧惜凋零。凝望处,四郊风景犹存。堪病春燕巢林,秋宫落叶,江河举目泣沾襟。(合前) (周泣众亦泣介)
【古轮台】苦酸辛,猊铠甲虮还生。屠龙事业愁难称,政衰民困。看满把茱萸,翻做一天愁闷。吊古论今,何时能尽,对秋光空染得泪盈盈。胸填郁愤,急煎煎发竖眦横。剖肝析胆,捐躯糜骨,共矢孤贞。臣节岂难能,精忠奋,裹尸马革树威灵。
【前腔】 闲评,赋蛇政虎纵横。君侧有社鼠城狐,丛神交竞。屈抑忠贤,袖手樊笼徒恨。也有枕戈待旦,戎帷怕寝,也有中流击楫志澄清。遭时不幸,闻鸡起舞兴堪乘。(外)列位大人,遭此时艰,须当共扶王室,克复神州才是。乃作楚囚对泣,是何道理。相看挥涕,何如戮力,把山河复靖。胡马避长城,铭钟鼎,腥羶秽扫一时平。
《运甓记》 剧情本诸《晋书·陶侃传》,重点铺叙东晋名臣陶侃一生的功业,其间复穿插描写多种著名的历史事件。陶侃家世贫寒,自幼得贤母教导,立志为国报效,应朝廷征召,出任武冈县令,保境安民,卓有成效。后又应聘为江夏太守,先后平定陈敏和杜弢等的叛乱,因功除授江陵都督,受封为东乡郡侯,随即蒙谮左迁广州刺史。陶侃念及中原未复,恐长久安逸会销磨意志和体格,故特意取衙斋空闲的百甓 (砖) 来回搬运,藉以劳形。不久王敦乱起,陶侃起兵勤王,随后又同温峤等人一道平灭了苏峻的叛军,到庐山与妻儿团聚,衣锦还乡。这里所选的几支曲细致描述了陶侃与王导、周顗、卞壶等人重阳日在江边新亭聚会的情景,通过景物渲染和人物对话,将这几个廊庙重臣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忠肝义胆鲜明地刻画了出来。
首曲 【念奴娇】 总写王导诸人怀着郁闷心情到江边游赏重阳的情形。“重阳美景” 句说明时令,“且新亭纵步” 交代地点,其余各句则分写诸人的心理情绪,为下文的具体铺排张目。曲辞中 “龙沙” 据《后汉书·班超传赞》 所记,为西域白龙堆沙漠,此处用以泛指塞外; “鼓笳” 是胡人习用的军乐。“重阳美景,忆龙沙千骑,鼓笳声竞” 由江左重阳景色联想到塞外沙漠风光,以 “鼓笳声竞” 暗示北方已成为胡人的天下,短短数语即显示出王导思萦故国、心注庙堂的宰执风度。“潢池”语出 《汉书·循吏传》,“潢池多寇警” 即是说到处发生叛乱; “庙算” 意指朝廷对战事进行的谋划。在陶侃眼中,江左基业未稳,各地的叛乱均足以构成肘腋之患,平灭贼寇实为当务之急。“无奈潢池多寇警” 两句写出了陶侃深谋远虑的政治眼光和忠于朝廷的纯臣品格,适与其文武兼资的儒将身份相孚。“戏马台高,伏龙山峻”两句以工巧的对仗形式表现出周顗和卞壶时刻不忘中原山河的义烈情怀。“戏马台”为后赵石虎所筑之台; “伏龙山” 当与下句 “帽落” 合观,据《晋书·孟嘉传》,孟嘉为桓温参军,重阳日参加桓温的龙山大会,所戴之帽为风吹落,这里以此事作为重阳游赏的典故。“帽落都无兴” 几句意谓本无游赏的兴致,重阳日到江边的新亭凭眺漫步,只是聊以应景,兼且表示对前贤流风遗韵的追慕之意。这一曲概述剧情发生的历史背景,大体勾勒新亭之会诸人的个性风貌,为以下逐节展示各人思想情感的描写确立了基调。
第一支 【本序】 用以抒发王导的家国兴亡之感,表现其匡扶社稷的远大抱负。“苍茫万里,想干戈聚处,几年宗社遭惊” 几句由眼前的万里长江联想到中原的万里山川,由目今的偏安之局联想到以往数年的扰攘战事,沉痛中不自禁地流露出无限沧桑之感。曲辞中 “宗社” 系宗庙社稷的合称,借指国家; “刁斗” 为古代行军用具,白天用作炊具,晚上击以巡更; “壁垒” 是军营的围墙。王导身在新亭,思绪早已飞到北方,想象着故国之地狼烟四起、军阵纵横的纷扰景象。中原旧邦沦于外族之手,触目皆是壁垒森严的军营,日间旗幡招展,入夜刁斗遥传,锦绣江山尽化为厮杀的疆场,所到之处一片阴惨肃杀氛围。痛心之事还远不止这些,最令晋室臣僚难堪的是故主的可悲下场。西晋末期先后即位的怀帝司马炽和愍帝司马邺相继成为匈奴君主刘聪的俘虏,饱受 “执盖前驱,青衣行酒” 之类的侮辱和欺凌。“执盖前驱” 事见《晋书·孝愍帝纪》,刘聪出猎时,曾命晋愍帝戎服执戟为导,后又在公开场合令愍帝执盖; “青衣行酒” 事见《晋书·孝怀帝纪》,刘聪大会群臣,令晋怀帝着青衣轮流为众人斟酒,史称“青衣行酒”。对于效忠晋室的江左诸臣来说,此类 “华夷倒置”、胡汉易位的骇人事件入耳惊心,更进一步刺激了其荡清中原之志。“须办取谋王断国,正气重伸” 两句充分传达出王导等人驱逐胡虏、重建大业的坚强信念,其中 “办取” 有进行某事之意,“谋王断国” 意指决定国家大计。新亭与会众人心意相通,都希望能辅佐新君,恢复故国,使天地正气重见于世间。
重复 【本序】 曲牌的 【前腔】 极写陶侃情系民瘼的一片悲悯心肠。“遥省陆海波澄,见东南淼渺,炊桂餐珠难忍” 几句以眼前景物为发端,进而转入对中原战乱情势的描绘。曲辞中 “淼渺” 是大水广阔无际的形容语; “炊桂餐珠” 典出 《战国策·楚策》: “楚国之粮贵于玉,薪贵于桂。” 后即用以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陶侃放眼东南,只见烟波浩淼,水光接天,想起西晋之世域内连年饥荒,粮米贵如珠玉,难民无从得食,不禁感慨无已。以下 “万壑千村” 数句具体描绘道路荒芜、民生凋敝的悲惨境况,反映出剧中人感时伤世的沉重心情。句中 “灶突” 即烟囱;“蜚鸿” 同 “飞鸿”,一说 “蜚鸿” 语出 《史记·周本纪》 的 “麋鹿在牧,蜚鸿满野”,意指蠛蠓成灾,引发饥荒; “牂羊羵首” 语出 《诗经·小雅·苕之华》:“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这里借用来形容荒年饥馑、民不聊生的景况; “胔骸” 即尸骸。千里域中,村落空寂,人烟灭绝,哀鸿遍野,白骨蔽途,到处是一片惨不忍睹的荒凉景象。曲作在勾画荒年惨伤图景时凭借 “还悯”、“痛伤情” 等语将人物情感自然融入其中,使曲辞染上浓重的主观色彩,从而显示出陶侃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
第二支 【前腔】 紧密接续前曲,传述卞壶对四海扰攘、群盗蜂起局势的深切忧虑。“孤愤古庙狐鸣” 以下数句写出流民攘臂造反、威震宇内的巨大声势。“古庙狐鸣” 典出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等准备举事造反时,曾在荒祠中假扮狐鸣,作“大楚兴,陈胜王” 之语以争取众人的支持; “中林” 意为林野、林中; “獍” 是传说中食其父母的恶兽,喻忘恩负义之人; “庚癸” 系古代军中隐语,为告贷粮食之意; “萑” 是泽名,《左传·昭公二十年》 中有 “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 的记载,后因以萑苻指盗贼出没之处; “带甲抛锄” 意谓流民抛下以往种地的锄头,换上作战的盔甲; “为逞” 有放纵、肆意妄为之意。西晋末年,各地流民揭竿而起,以觅求食粮为号召一路声势浩荡地夺关斩将,略地攻城,凶横之状绝似林中窜出的獍兽,声威直达于都下。一时之间,国中处处可见称兵作乱的流寇。“料应荒葛罥途” 等句回应前曲的 “万壑千村,何处有灶突行人踪影”,补充交代民变的起因。“荒葛罥途,泽葵依井” 语出鲍照《芜城赋》,其中 “葛” 即藤葛,“罥” 意为缠绕,“泽葵” 指青苔。这几句以荒野中藤葛布满道路、村墟内青苔覆盖井台的颓败境象揭示出时势的艰困,以 “穷民无告聚成群” 点出 “古庙狐鸣,中林獍逸” 的根本原因在于下层穷苦小民不堪忍受饥寒交迫的痛苦境遇,走投无路之中聚集成群,起而发难。曲中既标示人物对 “古庙狐鸣” 之类事件的 “孤愤”,又表现其对流民暴动主因的深刻认识,将一个理智清醒的朝臣形象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第三支 【前腔】 表现了周顗抚今思昔、悲慨难名的抑郁情思。曲辞中 “妖蜮含沙” 事见晋干宝 《搜神记》,水中有一种名为蜮的怪物,能含沙射人,被射者往往会大病甚至死亡; “祥麟” 即麒麟,比喻才能杰出的人; “化鹤” 典出 《搜神后记》,丁令威修仙得道、化鹤而归,后世因以 “化鹤” 一语表成仙之意,复用以指称亡故,这里使用的即是后一意; “爪牙” 比喻卓绝的将才; “耆旧” 为年高望重者。王朝兴衰之际,一批出类拔萃的忠荩贤臣和勇武名将相继辞世,令人陡生老成凋谢之感; 而一些奸狡之徒则乘时而起,占据要津,以 “妖蜮含沙” 的卑劣手段祸国殃民,行一己之私,更令人切齿痛恨。“凝望处,四郊风景犹存” 两句将人物思绪带回到江边,使 “祥麟化鹤,爪牙耆旧惜凋零” 的人事变迁与眼前 “风景犹存”的无情自然状况构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周顗内心物是人非、今昔异势的痛楚。其后的 “堪病春燕巢林” 三句,“病” 为忧虑之意,“江河举目” 系取《晋书·王导传》中周顗 “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 一语涵括而成,进一步表现出人物对景忆旧的感伤情绪。周顗由目前的新亭游赏联想到北方故国 “春燕巢林,秋宫落叶” 的春秋代序景象,举目只见长江而不见以往多所流连的洛水,不觉悲从中来,泣下沾襟。
接下来的 【古轮台】 对以上数曲加以总结,展示了新亭与会诸贤感时伤世的志士仁人怀抱。 曲辞中 “猊铠甲虮还生” 暗用曹操《蒿里行》 中 “铠甲生虮虱”的句意以表现将士的辛劳; “猊铠甲” 当作“猊铠甲”, 是一种厚重坚韧的甲胄, 据载春秋时吴王僚所被猊甲有弓箭不入的神奇特效; “虮” 即虮虱; “屠龙”典出 《庄子·列御寇》,这里用来表示翦灭敌寇之意。诸人追往念今,意绪浩茫,想起多年征战频仍,众将士虮生铠甲,茹苦含辛,犹未能驱除中原胡虏以雪国耻,而江左政局未稳,民生艰困,不由满怀忧思,“看满把茱萸,翻做一天愁闷”。这里的 “茱萸” 是一种散发香气的植物,按传统风俗,重阳节佩戴茱萸可以祛邪避恶;“一天愁闷” 的 “一天” 则用以形容忧愁程度之深。“看满把茱萸” 句点明重阳节令的具体时间,回应 【念奴娇】 曲的 “重阳美景”,使人物思想行动与重阳游赏的戏剧背景自然交融在一起。与会诸人“吊古论今”,忧上心头,于是而有新亭对泣、“对秋光空染得泪盈盈” 的一幕。悲极愤生,众人怒发冲冠,横眉立目,立誓不避艰险,重振国威。“胸填郁愤” 等句中,“急煎煎” 作烦躁焦忧解释; “剖肝析胆”义同披肝沥胆; “糜骨” 相当于粉身碎骨; “矢” 同誓; “孤贞” 意谓孤直忠贞;“臣节” 即为人臣的节操; “精忠” 有纯洁忠贞之意; “裹尸马革” 典出 《后汉书·马援传》,意指英勇作战,死于疆场,以马皮包裹尸体。这几句充分传达出新亭会中诸人为国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声,显示了他们坦荡无私、舍生取义的高尚品格。
重复使用 【古轮台】 曲牌的 【前腔】 叙写的是工导激励众人尽忠报国、恢复旧山河的著名历史场景,其事原载《世说新语·言语》: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 ‘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 ‘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这一曲前半承接上文,继续表现众人的忧闷之情,后半则专用以传述王导慷慨激昂的豪壮言语。曲辞中 “政虎” 语出 《礼记·檀弓》 的 “苛政猛于虎”; “社鼠城狐” 典出 《晏子春秋》,系以城墙洞里的狐狸和土地庙里的老鼠来比喻凭藉特殊势力图谋不轨的奸佞之臣; “丛神” 当作丛社,本意为丛林中的神社,曲中借以象征各霸一方的诸侯势力,曲中囿于格律而用 “神” 字代“社”; “樊笼” 为关鸟兽的笼子,这里取以喻指受束缚不自由的境地。“闲评,赋蛇政虎纵横” 等句以比喻手法形象地勾画出西晋末年政治昏暗、奸佞当道的紊乱局势,言外流露出新亭与会诸人掩抑不住的忧国之忱。众人评论时事,反思历史,提起捐税狠如毒蛇、苛政恶似猛虎的旧事,不由大为叹息; 转而又想到佞幸小人身居高位,排除异己,迫得忠良之臣一无立身之地的情状,忧愤更深。“也有枕戈待旦” 以下数句列举刘琨和祖逖等名将在北方坚持抗击虏酋的感人事迹,藉以寄托众人的仰慕追随之意。句中 “枕戈待旦,戎帷怕寝” 系指刘琨而言,据《晋书·刘琨传》: “琨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夸。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 ‘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戎帷” 即戎帐、军营,“戎帷怕寝” 与上句紧密相连,意谓在军帐中通宵守候,不敢入眠; “中流击楫志澄清” 为祖逖事,《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率部曲百余家渡江北伐,至中流击楫发誓要澄清中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闻鸡起舞” 亦出同传,祖逖与刘琨夙怀大志,半夜听到鸡鸣即起来锻炼,以此自励,准备为国报效。曲辞将祸国殃民的奸邪之徒与抗敌复国的忠贞之士放在一处加以比较,于褒贬之间进一步显示出众人 “须办取谋王断国,正气重伸” 的坚定意志。王导见与会众人在感慨国事的同时涕泣不止,当即义正辞严地出语警示:“相看挥涕,何如戮力,把山河复靖。胡马避长城,铭钟鼎,腥羶秽扫一时平。” 句中 “戮力” 意为勉力、并力; “靖” 有平定之意; “腥羶” 同腥膻,这里用来指代啖嚼牛羊之类腥膻食物为生的胡族。王导提醒大家,与其相对挥泪,不如齐心协力光复故国山河,扫荡乌烟瘴气,将胡虏逐出长城以外,而后在钟鼎之上铸刻铭文以志功勋,足可传诸千秋万世而不朽。这几句与首曲的 “重阳美景,忆龙沙千骑,鼓笳声竞” 遥相呼应,凸显出王导奋发昂扬的进取意识和时刻不忘复国的远大志向,将与会诸人的精神境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上选诸曲结构收放自如,节奏张弛有度,遣辞造语亦能贴合人物身份,做到情景相生,但终是使事用典过繁,失之晦涩,正如明人王骥德《曲律》 所指出的,是“好用事,失之堆积。……如盛书柜子,翻使人厌恶”。搬弄故实为明代文人剧作的通病,表现各各不同而鸣高炫博的本质则一。这里的数曲是传奇曲中不太成功的例子,录之聊备一格,兼以展示案头之曲的一种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