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贤记·解绶
【清平乐】 (净上) 金鱼白马,赫赫人惊诧。予夺权衡归掌握,声势何如史贾。(以下科白从略) (生上)
【前腔】 玉堂金马,襟况多潇洒。(末上) 瞻彼巍巍车盖也,扑面红尘无那。
(丑) 禀爷,宣抚使乌古孙爷与廉访司副使庆爷各有帖儿投见。(净)他怎么用帖儿?闭上仪门,着他由角门而入。(生) 呀,你看这厮好放肆,为何把中门闭了?叫左右,快与我打开! (净) 乌古孙泽,你敢打我仪门,好大胆! (生) 彻里帖木儿,我和你对品同寅,均为王使,这角门之礼,出于何典? (净) 狗才,独不闻朝廷敕书乎? (生)奸贼,敕书欲怎么?(末) 两位大人不消破口。(净) 我好恼也。
【八声甘州】 冲冠怒发,恼得人气噎,切齿磨牙。这癫狂卤莽,无端打入南衙。(生)你那素餐尸位,本是井底蛙,做了嚼国吞民道上蛇。(末) 君家,又何须叱咤喧哗?
【前腔】 (净) 知么,朝廷有法,许谁人违忤,抵触纷挐。我机心已定,管教他影落含沙。(生) 生平忠直非自夸,请剑祛除佞与邪。(末) 嗟呀,似蛟龙取笑鱼虾。(丑、小生)乌古孙老爷,我两个小官呵!
【解三酲】劝恩台妆聋做哑,休得要螳臂当车。(生)彻贼,你敢为顶珠之事憾我乎?(净) 若题起顶珠一事多奸诈,尚兀自口喳喳。(生) 你恶端罄竹难书写,贪秽熏天怎掩遮? (末) 成话靶,愿从新和好,廉蔺情佳。(小生、丑唱)
【前腔】 霁霆威嗔休争罢,彻老爷,你量宽洪笑骂由他。(净唱) 小名儿久已闻华夏,遭指摘被嚅唲。(生)你道是金枝玉叶连姻娅,少不得甲帐凄凉怨落花。(净)这厮十分无理,快赶出去! (末) 真啰苴,论衣冠雅道,岂可相挝?
(净) 狂夫气概郁嶙峋。(丑、小生) 刮目相看转怒嗔。(并下。生)仰天大笑出门去,(末) 吾辈岂是蓬蒿人。(生) 庆稚卿,你看这厮豺狼成性,虺蜴为心,挟宠殃民,贪财贼国。我怎肯堕其术中?罢罢罢,今日只当弃职归山也呵。
【北端正好】 卸下了紫罗袍,解下了金鱼衩。那稀罕脚上穿朱舄,头上戴乌纱。爱则爱二酉山中雅,只落得自在无牵挂。(末)老大人朝中柱石,天下羽仪,遽尔归去,可不念头差了。
【滚绣球】 (生) 俺念头儿不差,主意儿也不假。只想起身后的麒麟种寡,图什么眼前的富贵荣华。谩说道朝中柱石,和着那羽仪天下,则是我战兢兢甸宣王化,那里肯半星儿辜负了官家?从来声誉千金价,此去逍遥万里槎,美玉无瑕。(末)彻贼政苛猛虎,贼重毒蛇。大人一去,其如苍生何!
【叨叨令】 (生)他只会开私赂挠公法,恣聚敛纵渔猎,肉山酒海频堆架。这都是黎民膏血供朝夜。骂一声泼佞臣也么哥,骂一声泼佞臣也么哥!你的罪名儿准准有天来大。(末)老大人撇了这条担儿,果然高蹈也! (生)
【倘秀才】 撇掉了这一条烦恼担,肩儿轻卸,跳出了那一重是非门,身儿闲暇。学种青门五色瓜,随野鹿,听池蛙,再休想长安去看花。(末) 大人解绶归田,不知可有章奏么?
【白鹤子】 (生)遥拜辞圣君呵敢指望赐玉环?又何须封章奏候黄麻?(末)卑职杯酒未具,情何以堪。(生) 多谢你惨离离割不断友人情,可
怜我去匆匆说不及相知话。
【收尾】俺归心早到东篱下,七尺纶竿牢自把。今日里蹇驴儿胜是鸣珂马,与先生们唱一声喏别去也。(下)(末) 知他宦况已全销,肥遯山林远市朝。
寻得浮丘翁住处,便应回首白云遥。
《四贤记》 写的是元朝的故事。故事情节如下: 元朝宣抚使乌古孙泽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正廉明。他因痛斥 “先朝驸马,今上姑夫” 彻里帖木儿贪赃枉法,聚敛财富,骄奢淫逸,鱼肉百姓,而挂冠解绶,弃官回乡。其妻杜氏贤良温婉,“德量宽洪”,因无子嗣,为夫娶妾。其妾王氏,更有 “五德”: 孝、礼、贤、仁、明。由于王氏向上苍“为嫡祈男”,终于感动上苍,赐杜氏诞子,名为良祯。王氏悉心鞠养抚训幼子不怠,使其成材。及子长成,王氏即入山出家为道姑。时贼人棒胡造反,欲掠王氏为妻,一家逃难星散,房产被付之一炬。王氏逃往泰山。乌古孙泽夫妇投奔友人。良祯为王氏姨母所收留。良祯苦读,在曾受其父之恩的吉一叔的资助下赴京赶考,荣登榜首,被授江浙行台御史,遂向皇帝上折,请求惩办彻里帖木儿,并请假寻亲。皇帝准奏,将彻里帖木儿褫其官爵,“贬徙南安”,并准假一年寻亲。良祯终于寻访到父母,彼此悲喜交加。良祯又寻访到庶母王氏,一家欢庆团圆。
这一出 “解绶”,表现主人公乌古孙泽不畏权势,痛斥、历数奸佞彻里帖木儿祸国殃民的种种罪状,然后毅然解绶挂冠,归隐山林。
佞臣彻里帖木儿首先登场,他一上场,就是一副志得意满的骄矜的样子。四句唱词充分暴露了他因权势熏天,炙手可热而不可一世。“金鱼白马”,“金鱼”,是官位的标志。唐制,三品以上的官穿紫袍,佩带刻成鲤鱼形状的金符,谓之 “金鱼”,而金制则是四品以上的官佩金鱼。首二句写他佩带金鱼,骑着白马招摇过市,人人都惊诧他的显赫的权势。他为掌握了生杀予夺大权而得意洋洋。“史贾”,指南宋两大奸臣史弥远和贾似道,他们分别是宁宗和理宗时的丞相,专权祸国,权倾天下。彻里帖木儿自比史弥远和贾似道,谓权势不在史、贾之下。科白中则具体描写他假公济私,索贿卖官的罪行。
主人公乌古孙泽上场,唱了两句: “玉堂金马,襟况多潇洒。” “玉堂”,指富贵的宅第,“金马”,指装饰了黄金雕鞍的骏马。这两句是他的自况,虽然得了功名富贵,但他仍保持着潇洒的襟怀。接着,由他一手提拔的廉访司副使庆童上场,也唱了两句: “瞻彼巍巍车盖也,扑面红尘无那。” 意思是说看到高大的车盖,扑面的尘土,感到无奈。“无那” 即无奈的意思。庆童不愿拜见佞臣彻里帖木儿,但是彻里帖木儿是钦差巡行至此,他不得不拜见,故觉无奈。
乌古孙泽与庆童呈帖投见,不料却遭到彻里帖木儿的轻慢和侮辱,竟然关闭仪门,叫他们从角门而入。乌古孙泽大怒,命人打开仪门。这样就和彻里帖木儿发生冲突。庆童从中调解。【八声甘州】 由三人唱,两人对骂,一人劝架。“素餐尸位”,“素餐”,不劳而获。《诗经·魏风·伐檀》: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尸位”,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如尸居位。汉代王充 《论衡·量知》 云: “无道艺之业,不晓政治,默坐朝廷,不能言事,与尸无异,故曰尸位。” 乌古孙泽痛骂彻里帖木儿“素餐尸位”,枉食国禄,犹如坐井观天的 “井底蛙”,祸国殃民的 “道上蛇”。这一支曲表现了三人的性格: 彻里帖木儿的蛮横无理,老羞成怒; 乌古孙泽的刚正不阿,义正词严; 庆童的从中调停,息事宁人。
彻里帖木儿进一步拿朝廷王法来压乌古孙泽。“抵触纷挐”,就是违抗王法,扰乱秩序,纠缠不休的意思。“我机心已定,管教他影落含沙。” 这两句是说他已定下了阴谋陷害中伤乌古孙泽的诡计。“机心” 指狡诈的心计。“影落含沙”,即 “含沙射影”,阴谋中伤他人。相传蜮又名射工、射影,居水中,听到人声,即含沙射人,被射中者皮肤生疮,即使射中影子,人也会得病。而乌古孙泽则进一步表明自己生平忠直,表示了祛除佞邪的决心。庆童此时显然已站在乌古孙泽一边,以蛟龙比乌古孙泽,而以鱼虾比彻里帖木儿。这支 【前腔】 仍由三人唱。
接着两个小官钱课官和典库官唱 【解三酲】 劝乌古孙泽对奸佞“妆聋做哑,休得要螳臂当车”。以小官的胆小怕事,反衬乌古孙泽的不畏权势。彻里帖木儿曾向乌古孙泽索取顶珠百颗,被乌古孙泽 “公然抗违”,为此他怀恨在心,故而有意轻慢羞辱。乌古孙泽当面加以揭露,使彻里帖木儿更加恼怒,反骂对方 “奸诈”。乌古孙泽大义凛然,对奸贼大张挞伐,指出他贪秽的罪行无法遮盖,罄竹难书。而庆童为乌古孙泽担心,赶紧上前圆场,希望他们 “从新和好,廉蔺情佳。” “廉蔺” 指廉颇和蔺相如。为赵国将相,蔺相如被封相,廉颇不服,对蔺百般挑衅羞辱,蔺识大体顾大局,终于感化了廉颇,遂和好如初。两个小官也赶紧讨好地劝奸臣息雷霆之怒,宽洪大量,“笑骂由他”。奸臣彻里帖木儿在乌古孙泽的斥责下,不禁怨恨地唱道,像自己这样闻名全国的人,竟然遭到如此猛烈的指摘,使自己很狼狈。“嚅唲”,勉强顺从。乌古孙泽说纵然彻里帖木儿是皇亲国戚,金枝玉叶,只因他为非作歹,人心丧尽,最终必会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奸佞把他赶了出去。庆童气愤不平,认为乌古孙泽是朝廷命官,岂可受到如此粗暴无礼的对待。
乌古孙泽不愿与奸佞同朝为官,决心“弃职归山”。【北端正好】 一曲抒写了他高蹈的志向,不凡的怀抱。首四句写他卸去做官的服饰,一点也不稀罕。“金鱼”,见前文解释。“朱舄”,朱红的鞋。后两句写他想到归隐山中后的高雅和自在逍遥。“二酉”,指大酉、小酉二山,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太平御览》 中 《荆州记》 记载: “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此。” 后来就称藏书多为“二酉”。这里说他最爱在山中读书。
当庆童说他是 “朝中柱石”,天下的表率,忽然归隐,“可不念头差了” 时,他进一步表白,他念头不差。他此时尚无子嗣,既然我身后无子,又图什么眼前的荣华富贵? “麒麟种寡”,“麒麟”,即麒麟儿,指聪明的儿子。“羽仪”,本指羽毛装饰的仪仗,这里作表率讲。《新唐书》 上《张荐传》 上疏: “ (颜) 真卿逮事四朝,为国元老,忠直孝友,羽仪王室。” 他说不要说我是朝中柱石,天下的表率,我可是战兢兢非常谨慎地治理国家、宣扬君王的德化,那里肯半点儿辜负国家。他表示不与奸臣同流合污,以保住价比千金的美玉无瑕的声誉。
庆童对他说: 你走了,老百姓怎么办?要被奸臣荼毒了。乌古孙泽听了不禁义愤填膺,又把奸臣彻里帖木儿骂了一通。骂他贪赃枉法,恣意搜刮,聚敛财富,穷奢极欲,肆意挥霍。这都是民脂民膏啊! “肉山酒海”,相传夏桀骄奢淫逸,以肉为山,以酒为池。
乌古孙泽把弃官比作卸下烦恼担,肩头顿觉轻松。他说跳出是非门,就有闲暇过田园生活,再不想上长安去看花。“青门”,汉代长安城东南门,原名霸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人呼为青门。汉代召平种瓜于此,人称青门瓜。
【白鹤子】 一曲是乌古孙泽回答庆童的话,说他不再面君辞官,只遥拜辞君。既然他不敢指望皇帝会赐他玉环,又何须上奏章,等候诏书? “黄麻”,指用黄麻纸写的诏书。接着他便依依不舍地与庆童作别。
【收尾】 是这折戏的最后一支曲,也是尾声。第一句说他归心如箭早到了东篱下。陶渊明有诗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自比陶渊明。第二句是说他垂钓自娱。“纶竿” 就是钓鱼竿。这里他又自比姜尚和严子陵。这两人都是隐士。他骑的虽是跛腿的驴,可是他感觉胜过华贵的马。“鸣珂”,装饰了玉器的马,走动时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故称为鸣珂马。最后一句是向众人作别。唱喏,就是作揖。他下场后庆童念了四句下场诗。第一句说知道乌古孙泽已完全打消了继续为宦的念头。第二句说他隐居避世到山林,远离都城朝堂。“肥遯”,隐居避世,“遯”,通“遁”。据 《易经》 “疏”: “肥,饶裕也。……最在外极,无应于内,心无疑顾,是遯之最优,故曰肥遯。” 第三句说的 “浮丘翁” 相传是隐居的高士、道人,在广东和安徽分别有传说他曾隐居过的山。这句是说找寻到隐居的地方。最后一句说便应回首遥望白云了。
这折戏的曲词注意表现人物的性格。如彻里帖木儿的骄横,不可一世,在他的上场曲词中表露无遗。而乌古孙泽痛斥奸佞的曲词写得义正词严,痛快淋漓,充分表现他刚正不阿、大义凛然的性格。即使次要人物写得也有个性。如庆童虽站在乌古孙泽一边,但他惧怕彻里帖木儿的权势,不敢冒犯,故而先是劝阻乌古孙泽不要得罪权奸,直撄其锋; 接着又调和矛盾,企图让势不两立的忠奸双方和解,这当然是一相情愿的幻想。曲词写出了这个人物善良、软弱、而又有些糊涂的性格特点。就文字而言,总的说来较为平易近人,能做到雅俗共赏。
【前腔】 玉堂金马,襟况多潇洒。(末上) 瞻彼巍巍车盖也,扑面红尘无那。
(丑) 禀爷,宣抚使乌古孙爷与廉访司副使庆爷各有帖儿投见。(净)他怎么用帖儿?闭上仪门,着他由角门而入。(生) 呀,你看这厮好放肆,为何把中门闭了?叫左右,快与我打开! (净) 乌古孙泽,你敢打我仪门,好大胆! (生) 彻里帖木儿,我和你对品同寅,均为王使,这角门之礼,出于何典? (净) 狗才,独不闻朝廷敕书乎? (生)奸贼,敕书欲怎么?(末) 两位大人不消破口。(净) 我好恼也。
【八声甘州】 冲冠怒发,恼得人气噎,切齿磨牙。这癫狂卤莽,无端打入南衙。(生)你那素餐尸位,本是井底蛙,做了嚼国吞民道上蛇。(末) 君家,又何须叱咤喧哗?
【前腔】 (净) 知么,朝廷有法,许谁人违忤,抵触纷挐。我机心已定,管教他影落含沙。(生) 生平忠直非自夸,请剑祛除佞与邪。(末) 嗟呀,似蛟龙取笑鱼虾。(丑、小生)乌古孙老爷,我两个小官呵!
【解三酲】劝恩台妆聋做哑,休得要螳臂当车。(生)彻贼,你敢为顶珠之事憾我乎?(净) 若题起顶珠一事多奸诈,尚兀自口喳喳。(生) 你恶端罄竹难书写,贪秽熏天怎掩遮? (末) 成话靶,愿从新和好,廉蔺情佳。(小生、丑唱)
【前腔】 霁霆威嗔休争罢,彻老爷,你量宽洪笑骂由他。(净唱) 小名儿久已闻华夏,遭指摘被嚅唲。(生)你道是金枝玉叶连姻娅,少不得甲帐凄凉怨落花。(净)这厮十分无理,快赶出去! (末) 真啰苴,论衣冠雅道,岂可相挝?
(净) 狂夫气概郁嶙峋。(丑、小生) 刮目相看转怒嗔。(并下。生)仰天大笑出门去,(末) 吾辈岂是蓬蒿人。(生) 庆稚卿,你看这厮豺狼成性,虺蜴为心,挟宠殃民,贪财贼国。我怎肯堕其术中?罢罢罢,今日只当弃职归山也呵。
【北端正好】 卸下了紫罗袍,解下了金鱼衩。那稀罕脚上穿朱舄,头上戴乌纱。爱则爱二酉山中雅,只落得自在无牵挂。(末)老大人朝中柱石,天下羽仪,遽尔归去,可不念头差了。
【滚绣球】 (生) 俺念头儿不差,主意儿也不假。只想起身后的麒麟种寡,图什么眼前的富贵荣华。谩说道朝中柱石,和着那羽仪天下,则是我战兢兢甸宣王化,那里肯半星儿辜负了官家?从来声誉千金价,此去逍遥万里槎,美玉无瑕。(末)彻贼政苛猛虎,贼重毒蛇。大人一去,其如苍生何!
【叨叨令】 (生)他只会开私赂挠公法,恣聚敛纵渔猎,肉山酒海频堆架。这都是黎民膏血供朝夜。骂一声泼佞臣也么哥,骂一声泼佞臣也么哥!你的罪名儿准准有天来大。(末)老大人撇了这条担儿,果然高蹈也! (生)
【倘秀才】 撇掉了这一条烦恼担,肩儿轻卸,跳出了那一重是非门,身儿闲暇。学种青门五色瓜,随野鹿,听池蛙,再休想长安去看花。(末) 大人解绶归田,不知可有章奏么?
【白鹤子】 (生)遥拜辞圣君呵敢指望赐玉环?又何须封章奏候黄麻?(末)卑职杯酒未具,情何以堪。(生) 多谢你惨离离割不断友人情,可
怜我去匆匆说不及相知话。
【收尾】俺归心早到东篱下,七尺纶竿牢自把。今日里蹇驴儿胜是鸣珂马,与先生们唱一声喏别去也。(下)(末) 知他宦况已全销,肥遯山林远市朝。
寻得浮丘翁住处,便应回首白云遥。
《四贤记》 写的是元朝的故事。故事情节如下: 元朝宣抚使乌古孙泽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正廉明。他因痛斥 “先朝驸马,今上姑夫” 彻里帖木儿贪赃枉法,聚敛财富,骄奢淫逸,鱼肉百姓,而挂冠解绶,弃官回乡。其妻杜氏贤良温婉,“德量宽洪”,因无子嗣,为夫娶妾。其妾王氏,更有 “五德”: 孝、礼、贤、仁、明。由于王氏向上苍“为嫡祈男”,终于感动上苍,赐杜氏诞子,名为良祯。王氏悉心鞠养抚训幼子不怠,使其成材。及子长成,王氏即入山出家为道姑。时贼人棒胡造反,欲掠王氏为妻,一家逃难星散,房产被付之一炬。王氏逃往泰山。乌古孙泽夫妇投奔友人。良祯为王氏姨母所收留。良祯苦读,在曾受其父之恩的吉一叔的资助下赴京赶考,荣登榜首,被授江浙行台御史,遂向皇帝上折,请求惩办彻里帖木儿,并请假寻亲。皇帝准奏,将彻里帖木儿褫其官爵,“贬徙南安”,并准假一年寻亲。良祯终于寻访到父母,彼此悲喜交加。良祯又寻访到庶母王氏,一家欢庆团圆。
这一出 “解绶”,表现主人公乌古孙泽不畏权势,痛斥、历数奸佞彻里帖木儿祸国殃民的种种罪状,然后毅然解绶挂冠,归隐山林。
佞臣彻里帖木儿首先登场,他一上场,就是一副志得意满的骄矜的样子。四句唱词充分暴露了他因权势熏天,炙手可热而不可一世。“金鱼白马”,“金鱼”,是官位的标志。唐制,三品以上的官穿紫袍,佩带刻成鲤鱼形状的金符,谓之 “金鱼”,而金制则是四品以上的官佩金鱼。首二句写他佩带金鱼,骑着白马招摇过市,人人都惊诧他的显赫的权势。他为掌握了生杀予夺大权而得意洋洋。“史贾”,指南宋两大奸臣史弥远和贾似道,他们分别是宁宗和理宗时的丞相,专权祸国,权倾天下。彻里帖木儿自比史弥远和贾似道,谓权势不在史、贾之下。科白中则具体描写他假公济私,索贿卖官的罪行。
主人公乌古孙泽上场,唱了两句: “玉堂金马,襟况多潇洒。” “玉堂”,指富贵的宅第,“金马”,指装饰了黄金雕鞍的骏马。这两句是他的自况,虽然得了功名富贵,但他仍保持着潇洒的襟怀。接着,由他一手提拔的廉访司副使庆童上场,也唱了两句: “瞻彼巍巍车盖也,扑面红尘无那。” 意思是说看到高大的车盖,扑面的尘土,感到无奈。“无那” 即无奈的意思。庆童不愿拜见佞臣彻里帖木儿,但是彻里帖木儿是钦差巡行至此,他不得不拜见,故觉无奈。
乌古孙泽与庆童呈帖投见,不料却遭到彻里帖木儿的轻慢和侮辱,竟然关闭仪门,叫他们从角门而入。乌古孙泽大怒,命人打开仪门。这样就和彻里帖木儿发生冲突。庆童从中调解。【八声甘州】 由三人唱,两人对骂,一人劝架。“素餐尸位”,“素餐”,不劳而获。《诗经·魏风·伐檀》: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尸位”,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如尸居位。汉代王充 《论衡·量知》 云: “无道艺之业,不晓政治,默坐朝廷,不能言事,与尸无异,故曰尸位。” 乌古孙泽痛骂彻里帖木儿“素餐尸位”,枉食国禄,犹如坐井观天的 “井底蛙”,祸国殃民的 “道上蛇”。这一支曲表现了三人的性格: 彻里帖木儿的蛮横无理,老羞成怒; 乌古孙泽的刚正不阿,义正词严; 庆童的从中调停,息事宁人。
彻里帖木儿进一步拿朝廷王法来压乌古孙泽。“抵触纷挐”,就是违抗王法,扰乱秩序,纠缠不休的意思。“我机心已定,管教他影落含沙。” 这两句是说他已定下了阴谋陷害中伤乌古孙泽的诡计。“机心” 指狡诈的心计。“影落含沙”,即 “含沙射影”,阴谋中伤他人。相传蜮又名射工、射影,居水中,听到人声,即含沙射人,被射中者皮肤生疮,即使射中影子,人也会得病。而乌古孙泽则进一步表明自己生平忠直,表示了祛除佞邪的决心。庆童此时显然已站在乌古孙泽一边,以蛟龙比乌古孙泽,而以鱼虾比彻里帖木儿。这支 【前腔】 仍由三人唱。
接着两个小官钱课官和典库官唱 【解三酲】 劝乌古孙泽对奸佞“妆聋做哑,休得要螳臂当车”。以小官的胆小怕事,反衬乌古孙泽的不畏权势。彻里帖木儿曾向乌古孙泽索取顶珠百颗,被乌古孙泽 “公然抗违”,为此他怀恨在心,故而有意轻慢羞辱。乌古孙泽当面加以揭露,使彻里帖木儿更加恼怒,反骂对方 “奸诈”。乌古孙泽大义凛然,对奸贼大张挞伐,指出他贪秽的罪行无法遮盖,罄竹难书。而庆童为乌古孙泽担心,赶紧上前圆场,希望他们 “从新和好,廉蔺情佳。” “廉蔺” 指廉颇和蔺相如。为赵国将相,蔺相如被封相,廉颇不服,对蔺百般挑衅羞辱,蔺识大体顾大局,终于感化了廉颇,遂和好如初。两个小官也赶紧讨好地劝奸臣息雷霆之怒,宽洪大量,“笑骂由他”。奸臣彻里帖木儿在乌古孙泽的斥责下,不禁怨恨地唱道,像自己这样闻名全国的人,竟然遭到如此猛烈的指摘,使自己很狼狈。“嚅唲”,勉强顺从。乌古孙泽说纵然彻里帖木儿是皇亲国戚,金枝玉叶,只因他为非作歹,人心丧尽,最终必会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奸佞把他赶了出去。庆童气愤不平,认为乌古孙泽是朝廷命官,岂可受到如此粗暴无礼的对待。
乌古孙泽不愿与奸佞同朝为官,决心“弃职归山”。【北端正好】 一曲抒写了他高蹈的志向,不凡的怀抱。首四句写他卸去做官的服饰,一点也不稀罕。“金鱼”,见前文解释。“朱舄”,朱红的鞋。后两句写他想到归隐山中后的高雅和自在逍遥。“二酉”,指大酉、小酉二山,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太平御览》 中 《荆州记》 记载: “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此。” 后来就称藏书多为“二酉”。这里说他最爱在山中读书。
当庆童说他是 “朝中柱石”,天下的表率,忽然归隐,“可不念头差了” 时,他进一步表白,他念头不差。他此时尚无子嗣,既然我身后无子,又图什么眼前的荣华富贵? “麒麟种寡”,“麒麟”,即麒麟儿,指聪明的儿子。“羽仪”,本指羽毛装饰的仪仗,这里作表率讲。《新唐书》 上《张荐传》 上疏: “ (颜) 真卿逮事四朝,为国元老,忠直孝友,羽仪王室。” 他说不要说我是朝中柱石,天下的表率,我可是战兢兢非常谨慎地治理国家、宣扬君王的德化,那里肯半点儿辜负国家。他表示不与奸臣同流合污,以保住价比千金的美玉无瑕的声誉。
庆童对他说: 你走了,老百姓怎么办?要被奸臣荼毒了。乌古孙泽听了不禁义愤填膺,又把奸臣彻里帖木儿骂了一通。骂他贪赃枉法,恣意搜刮,聚敛财富,穷奢极欲,肆意挥霍。这都是民脂民膏啊! “肉山酒海”,相传夏桀骄奢淫逸,以肉为山,以酒为池。
乌古孙泽把弃官比作卸下烦恼担,肩头顿觉轻松。他说跳出是非门,就有闲暇过田园生活,再不想上长安去看花。“青门”,汉代长安城东南门,原名霸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人呼为青门。汉代召平种瓜于此,人称青门瓜。
【白鹤子】 一曲是乌古孙泽回答庆童的话,说他不再面君辞官,只遥拜辞君。既然他不敢指望皇帝会赐他玉环,又何须上奏章,等候诏书? “黄麻”,指用黄麻纸写的诏书。接着他便依依不舍地与庆童作别。
【收尾】 是这折戏的最后一支曲,也是尾声。第一句说他归心如箭早到了东篱下。陶渊明有诗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自比陶渊明。第二句是说他垂钓自娱。“纶竿” 就是钓鱼竿。这里他又自比姜尚和严子陵。这两人都是隐士。他骑的虽是跛腿的驴,可是他感觉胜过华贵的马。“鸣珂”,装饰了玉器的马,走动时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故称为鸣珂马。最后一句是向众人作别。唱喏,就是作揖。他下场后庆童念了四句下场诗。第一句说知道乌古孙泽已完全打消了继续为宦的念头。第二句说他隐居避世到山林,远离都城朝堂。“肥遯”,隐居避世,“遯”,通“遁”。据 《易经》 “疏”: “肥,饶裕也。……最在外极,无应于内,心无疑顾,是遯之最优,故曰肥遯。” 第三句说的 “浮丘翁” 相传是隐居的高士、道人,在广东和安徽分别有传说他曾隐居过的山。这句是说找寻到隐居的地方。最后一句说便应回首遥望白云了。
这折戏的曲词注意表现人物的性格。如彻里帖木儿的骄横,不可一世,在他的上场曲词中表露无遗。而乌古孙泽痛斥奸佞的曲词写得义正词严,痛快淋漓,充分表现他刚正不阿、大义凛然的性格。即使次要人物写得也有个性。如庆童虽站在乌古孙泽一边,但他惧怕彻里帖木儿的权势,不敢冒犯,故而先是劝阻乌古孙泽不要得罪权奸,直撄其锋; 接着又调和矛盾,企图让势不两立的忠奸双方和解,这当然是一相情愿的幻想。曲词写出了这个人物善良、软弱、而又有些糊涂的性格特点。就文字而言,总的说来较为平易近人,能做到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