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余韵

2024-02-28 可可诗词网-古代剧曲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敲板唱弋阳腔介) 俺樵夫呵!
        【哀江南】 【北新水令】 山松野草带花挑,猛抬头秣陵重到。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
        【驻马听】 野火频烧,护墓长楸多半焦。山羊群跑,守陵阿监几时逃。
        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谁祭扫,牧儿打碎龙碑帽。
        【沈醉东风】 横白玉八根柱倒,堕红泥半堵墙高,碎琉璃瓦片多,烂翡翠窗棂少,舞丹墀燕雀常朝,直入宫门一路蒿,住几个乞儿饿殍。
        【折桂令】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沽美酒】 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太平令】 行到那旧院门,何用轻敲,也不怕小犬哰哰。无非是枯井颓巢,不过些砖苔砌草。手种的花条柳梢,尽意儿采樵,这黑灰是谁家厨灶?
        【离亭宴带歇指煞】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桃花扇》 在末出第四十出之后增加 “续四十出” 《余韵》 一出,这是孔尚任别出新裁的创造。梁廷楠《藤花亭曲话》 评论说: “《桃花扇》 以 《余韵》 折作结,曲终人杳,江上峰青,留有余不尽之意于烟波缥缈间,脱尽团圆俗套。” 的确,此剧至第四十出 《入道》 写侯方域、李香君在张薇的经坛前重逢,并受张薇的指点而双双入道,全剧至此应该算是结束了。但是,作者意犹未尽,又增写了一出 《余韵》,可以说是全剧的尾声。此出写南明灭亡后,苏昆生在南京附近的牛首山、栖霞岭打柴为生,柳敬亭在龙潭江上捕鱼度日。顺治五年九月十七日福德星君生日这天,苏柳在江边相会,适逢《桃花扇》 剧中人物老赞礼到福德神祠祭赛之后经过这里,三人相见,共话沧桑。老赞礼自弹弦子自唱 【问苍天】 一段,柳敬亭自弹弦子自唱 【秣陵秋】 一段,苏昆生则自敲云板唱弋阳腔 【哀江南】 套曲一套。杨恩寿《词余丛话》 云: “《桃花扇》 结尾,一首弹词,一套北曲,亦是悼南都。以余论之,似高于《芝龛记》 也。” 《芝龛记》 是清中期董榕所撰反映明清之际历史的传奇作品,情节繁杂,曲词平庸,无法和《桃花扇》 相比,这里仅从 【哀江南】套曲来看,曲词把全剧的离合之情、兴亡之感渲染到了极致,曲词典雅工丽,深沉婉转,艺术品位也达到了顶峰。
        苏昆生对柳敬亭和老赞礼说,他自从同侯生、香君分别之后,三年没有去过南京。前不久忽然高兴,进城卖柴,路过明孝陵,看见那宝城享殿成了放牧之场; 路过明故宫,看见那皇城墙倒宫塌,已是满目蒿莱; 路过秦淮河,看见那长桥已无片板、旧院已成一堆瓦砾。因此感慨伤心,自编一套北曲,名为 【哀江南】。但又标明用弋阳腔演唱,实际上是南曲化了的北曲。
        第一支曲子 【北新水令】,唱的是苏昆生挑着柴担前往南京,沿途看见的景象。战争时期留下的军营壁垒还依稀可见,有瘦马卧在那空荡荡的壕沟里晒太阳,郊野村庄满目萧条,夕阳下一条古道通往城边。南京城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动荡,已经不是旧时的模样了。人还未走进南京城,历史的沧桑之感已油然而生,这为整套曲子定下了基调。


        第二支曲子 【驻马听】 是凭吊明孝陵的。明孝陵在南京城东,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在苏昆生的眼中,这里已经过野火的焚烧,墓旁的楸树烧得枝枯叶焦; 山羊乱跑,原来看守陵墓的小太监早已无影无踪; 陵前地面上到处是鸽子毛、蝙蝠粪和枯枝败叶; 陵墓久已无人祭扫,墓碑的顶盖也不知道什么时侯被牧童们打碎了。明孝陵是明朝在南京一带有标志性的古迹,它如此残破真令人感慨不已。
        第三支曲子 【沉醉东风】 是凭吊明故宫的。在苏昆生的眼中,那宫门的八根白玉柱已经倒下,宫墙的断垣残壁红泥剥落; 地上到处是零零碎碎的琉璃瓦,殿舍的窗户破烂不堪; 檐下栖息着燕雀,路上长满了蒿草; 这里已无人看守,成为乞丐们落脚的地方了。回想起大明朝曾经有过的兴盛与繁华,如今已成为遥远的历史,故宫的陈迹使人产生如古人所说的荆棘铜驼之感。
        第四支曲子 【折桂令】 和以下的第五支曲子 【沽美酒】、第六支曲子 【太平令】 是凭吊秦淮河一带的旧院的。【折桂令】 一曲写苏昆生眼中秦淮河畔的萧条景象。这里原是南京城中著名的歌舞繁华之地,绮靡温柔之乡,而如今人去楼空,魂消梦断; 窗棂间的破纸迎着秋风瑟瑟作响,门槛上的横木已被潮水沤烂; 当年如花似玉的佳丽,赏心悦目的歌舞,如今都已烟消云散,无论是端阳节还是重阳节都变得冷冷清清; 野鸟乱飞,绿水长流,彩蝶曼舞,红叶飘落,这些景致已无人前来观赏了。【沽美酒】 一曲写苏昆生回想起那座著名的青溪长板桥,如今桥上长板连一条也看不到了,这桥已无人行走; 残阳下,河岸边,只剩一棵弯腰的老柳树。【太平令】 一曲写苏昆生来到他曾经教香君唱曲的旧院门前,这里是他熟悉的地方,不用敲门,也不害怕有小狗出来咬他; 但是眼前却是倒塌的空屋、干枯的水井和荒草青苔,原来他亲手栽种的花条柳枝被人随意折取当柴烧,破屋中好像有人在这里起灶做饭而满是黑灰。以上三支曲子极力描写秦淮旧院一带的荒凉破败的景象,给人以恍如隔世之感,这同此剧开始时《传歌》、《访翠》、《眠香》 等出中所描写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七支曲子 【离亭宴带歇指煞】 是总吊南明灭亡的。苏昆生作为明朝的遗老,曾经在南京城中生活过,亲眼目睹过明朝故宫的辉煌壮丽、秦淮风月的绮靡繁华,如今又亲眼目睹了南京的残破与败落。兴亡盛衰的巨大反差,引起他强烈的思想震撼。“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三句话就像当代电影的闪回镜头似的,形象地展示了富贵繁华由生到灭的快速演变过程。而他苏昆生正是这一快速过程的目击者。五十年间,南京城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剧烈动荡,风流梦断,英雄魂消,乌衣巷、莫愁湖、凤凰台这些著名的胜景经历了血与火的浩劫,也记下了历史的演进和岁月的变迁。这些都在苏昆生心中形成深沉的感叹和巨大的伤痛,并凝聚到他自编的这一套 【哀江南】 套曲中。他要把这套曲子一直唱下去,以此寄托自己故国之情与兴亡之慨。
        苏昆生唱的这一套 【哀江南】 同老赞礼唱的 【问苍天】、柳敬亭唱的 【秣陵秋】 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问苍天】 是老赞礼自编的神弦歌,即祭神时为娱神而唱。唱腔为巫腔,曲词用 “三三四” 型的 “十字句” 式,其体例来自乐府里的神弦曲,其内容是老赞礼自述他在敬神时对于人生命运无常和社会世道不公的感慨。【秣陵秋】 是柳敬亭按照盲女弹词唱法所唱的弹词,曲词用 “七字句”式,其体例相当于七言排律,其内容是叙述南明建都南京的那段历史,中间寓以兴亡之感。【哀江南】 套曲是传奇中通用的曲牌联套体,和全剧的曲词体例保持了一致性。其曲词由于是苏昆生自叙亲身经历和现实感受,因此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桃花扇》 原刊本中此处有眉批云: “吊孝陵也,谁不堕泪? 吊故宫也,谁不堕泪? 吊秦淮也,谁不堕泪? 吊长桥也,谁不堕泪? 吊旧院也,谁不堕泪?”总之是说,读此曲而不下泪的,那就是无情之人了。吊古伤今,人之常情,这套曲子如此牵动人们的情感,足以说明它不仅是《桃花扇》全剧中的绝妙好词,也是古代戏曲作品中难得的绝妙好词。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