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原诗今译】
清晨,我来到了古老的寺院,
初日喷红,把满山林木遍染。
古寺幽暗处,通着弯曲小路,
禅房呵,被葱茏的花木映掩。
鸟儿啼叫,喜这明媚的山光,
潭中清影,驱除着人的俗念。
万般声响,在这儿都听不到,
只有单调的钟声,续续断断。
【鉴赏提示】
此诗一题《题破山寺后禅院》。破山寺,在今江苏常熟县 西北虞山上,也叫兴福寺,是南齐时一处宅园改建的,到唐 代已被称为古寺了。禅院是佛家子弟居所。这首诗不从寺本 身着笔描画,而是题咏寺后院的静趣,抒发寄情山水的隐逸 胸怀。在盛唐山水诗中是独具一格的好诗。
首先,诗人用精巧的构思和质朴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幽 静清空的意境,那深远的诗旨将我们带到了一个远离尘俗, 佛音回荡的世外境界。构成于诗中的特殊氛围并不使人感 到孤独、清寂,而是让人感到在精神上达到物我一体的充 实。人的灵性和悟性仿佛只有在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中才得 以复苏和发现。这种传神动情的意境美,完全得益于诗中表 现出的一个“静”字和一个“空”字。“静”与“空”是最能够体 现佛家精神的,佛门之地无处不求一个“静”字,从物静、人 静到心静皆如此。“静”是实现“空”的基础,而欲求得“四大 皆空”则是佛家最高旨向。诗人一生政治上很不如意,于是 放浪琴酒,往来太白、紫阁诸峰(均在今陕西西安市附近), 以游历名山大川自娱,后隐居鄂渚(今湖北武昌樊山)。做为 归隐之人,要想抛却尘世,这求“静”达“空”当是不可少的, 因此常建自然对此二字备加礼赞。请看诗中首联“清晨入古 寺,初日照高林”两句,先从外部环境点出了破山兴福寺的 外貌和地理位置,并交待了入寺的时间。一个“清晨”包含着 一日尘俗嚣烦开始之前的寂静。“初日”与“清晨”照应。僧徒 所聚之所通称“丛林”,用“高林”便兼有赞美禅院之意。此处 已写出了“静”意。
再看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里的曲径、深 禅以及环绕其旁的青竹、素花、绿林,更是无一字不衬托出 景色的幽静宜人。这景致是游寺者(即诗人)于初步领略了 禅寺的 “静” 之后无意发现的,又进一步使诗人沉浸于其 中。紧接其后的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则从仰望、 低俯的角度更造“警策”之句。“悦”这里用作动词。“潭影”, 指山光倒映在空明澄澈的潭中。诗人远望旭日初照的早霞 轻笼着寺后青山,林间鸟儿似受这山光的召唤,愈发欢快地 飞翔、啾啾地叫着;又缓步清泉潭边,低头凝望倒映在水中 的晨景,心中烦恼顿时烟消云散。往日追寻的禅悦隐逸之趣 仿佛在此时此景中方得领悟。在这缤纷的晨色中,诗人独选 鸟性,似在隐喻要想达到物我合一的忘我之境,心灵首先要 自由自在,无所牵、无所挂。这儿已由求静升华为求“空” 了。而潭中景本是外界万物重叠之影,自然是“空”的了。这 怎能不触发诗人寻觅已久,终有所得的灵性呢?
尾联“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两句中的“万籁”,指自 然界的一切声响。籁,凡是能够发出声响的孔窍都叫籁。“钟 磬”是古代的两种乐器。僧人礼佛颂经时则敲击钟磬,又兼 有报时的作用。这一联讲处于心空意灵的诗人聆听着恍如 世外的钟磬声,早已忘记宦海沉浮的俗念,也忘记了空明的 山景,婉转的鸟鸣,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大自然和人世 间的一切声响这时都已消失,唯有那钟声引导着人们进入 那纯净的胜境。这钟磬声,当是发自诗人内心深处的回响, 这寂静当属诗人领悟禅悦后的感受。在此,诗人已完全从 “静”达到了“空”的境界。
在高手如林的盛唐诗坛,此诗已备受赞赏。除了时尚的 推崇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诗绝妙的构思。为突出静和空的 意境,作者采用以动养静,动静相兼的艺术手法,这在后二 联尤为突出:清晨光照山林为静景,却以飞鸣鸟声破之,恰 合了“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潭影相对为静,人的内心活动却 复杂多变,此处以“空”将二者相连,人心便显静态。尾联更 是以“唯闻钟磬音”突出此时此刻的“万籁寂无声”,最终用 “静”完整地、和谐地塑造出空的意象。这些不仅说明诗人的 艺术功力十分深厚,还说明了只有心有所想,意有所念,才 能写出意境深邃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