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鹊楼

2019-05-22 可可诗词网-千家诗翻译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原诗今译】


        太阳沿着远山慢慢沉没,
        流入大海的是浩浩黄河。
        要使目力看得更远更远,
        那就要再登上一层楼阁。


        【鉴赏提示】
        鹳鹊楼,也作“鹳雀楼”,故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城的西 南,黄河中游高阜处。时有鹳鹊栖其上,遂得名。楼高三层, 前瞻中条山,下瞰黄河,为登临览胜之地。唐人留诗者甚多, 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王之涣这首五言绝句 更是别开生面的千古绝唱。
        大概是在一个晴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鹳鹊楼,纵目远 望,但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夕阳依山缓缓西沉,透 过缥缈的云霭烟气,闪耀着一道道灿烂的辉光,异彩纷呈、 气象万千。鹳鹊楼下,黄河惊涛骇浪,自天而来,入海而去。 这气壮山河的美景,雄浑激越的气势,能不使人心旷神怡、 胸襟开阔么! 朴素简洁的十个字,容万里河山、千里江域于 笔下,绘制出一幅高阔、邈远的壮美图画。一个“依”字,逼真 地勾画出太阳下山时依傍着、紧贴着山边的情景,“尽”字则 真切而充分地表达了太阳从衔山开始就慢慢地下沉的整个 过程。不言红日,而言“白日”,也正显示出当地山岭极其高 峻、太阳衔山时阳光尚强的特征。不写“奔流到海”,而写“入 海流”,更活灵活现地表现出黄河一直奔向东南而去,诗人 的视线从近到远,逐渐随着流水越去越远越小,就像要注入 大海一样的情景,从而将眼前景与意中景融合为一,因为鹳 鹊楼距黄河入海处中隔河南、山东二省,即使楼再高,也无 从望见。可是,诗人妙运神思,驰骋想象,仿佛黄河入海的壮 景即在眼前。因而和畅当同题之作直言楼高“迥临飞鸟上, 高出世尘间”比较起来,这首诗的画面更具深度和广度,意 境也更趋高远和深邃。
        本来,前两句已把登楼所见的壮阔景象写尽了,诗人却 偏退一步说这不过是二楼所见境界,还不算阔大,“欲穷千 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就从眼前的景物中升华出一个更为 开阔的艺术境界,给读者留下了可资驰骋的想象余地。 “字到口中,仍要留顿”(《顾谈录》)。“径情一往”,把话说直、 说尽、说露,是艺术的大忌。前人咏月诗道,“最好莫如十四 夜,一分留得到明宵。”王之涣是懂得这个艺术辩证法的。只 不过是他实写了中秋之满月,却又偏说成是十四夜月罢 了。从而不仅使诗作的韵味更加悠长,而且格调更显昂扬, 因为诗人已从景物描写中提高到人生哲学上去,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一个普遍真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这首诗“四语皆对”,但“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沈 德潜《唐诗别裁》)。前两句用正名对写景,厚重有力的诗句 与雄奇阔大的景象相为表里。后两句用流水对抒情,与前两 句承接自然,气脉流畅地道出人人心中之所有。从而既给人 以美的感受,又给人以哲理的启迪。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