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2023-10-06 可可诗词网-千家诗翻译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田野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目蓬蒿共一丘。


        【原诗今译】


        含笑的桃李花儿,迎来了佳节清明。
        那无人祭扫的荒冢,似带淡淡忧愁。
        一声春雷,把蛰居的龙蛇纷纷惊起,
        半梨春雨,使郊原柔润,草木碧绿。
        啊,我看到人们在这天的酒肴祭祖,
        便想起齐人讨祭食诳妻的毫不知羞。
        这俗子与崇尚气节的介公比量起来,
        我真爱介公的焚死,不做晋国公侯。
        唉,千百年的贤愚之争,谁能说清,
        人死了总是满目的蓬蒿,墓草飞萤。


        【鉴赏提示】
        一年中很少有像“清明”这样体现出古代辩证法精髓的 节气。一方面,乍暖还寒,风和日丽与次第风雨并存,报春花 朵悄然开放与隔年秋草瑟瑟发抖共处而形成鲜明对立; 另 一方面,一切又都统一于春意盎然的融和天气。大自然在这 里展开它完美的法则。这首诗就是对这一法则细致观察和 深刻领悟后的总结。
        诗的前三联,写了自然和社会间事物的对立。“佳节清 明桃李笑,田野荒冢只生愁。”这是诗中的第一组对立。“佳 节”不仅是对诗题的照应,而更重要的是表明作者对“清明” 的评价,即这是个使人欣喜和焕发出勃勃生机的美妙时 令。“桃李笑”,从唐人“桃李依旧笑东风”脱化,将佳节具体 化。表面描写桃李之花迎着东风怒放,而实际也是作者对这 自然界良辰美景的会心微笑,是他对经过漫长冬夜后复苏 的生灵唱出的一曲赞歌。但自然界不但有生命的象征,而且 也有死亡的迹象。作者将目光从灼灼开放的花朵转向丘垅 荒原时,一座荒坟映入眼帘。清明也是祭奠亡灵的节日。看 到人们上坟的景象时,他不由想到,如果有人祭奠的亡灵感 到欣慰,那么荒坟下的孤魂在这“倍思亲”的时候无亲可思, 必定会加倍的悲哀。同时,也为诗的尾联埋下伏笔。作者直 接从清明节本身发现生命与死亡的对立,情绪顿时从大喜 跌入大悲。
        颔联“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两句是因果 关系,龙蛇被春雷震醒,因而开始履行职责,播云弄雨,使万 物充满生气。而其中仍包孕着对立,一方面在雷鸣电闪中, 蛰伏于地下的龙蛇突然腾空而起,将硕大无比的身躯展现 在昏暗的辽阔天空,翻飞凌越,使人惊心动魄;另一方面,在 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中,万千草木伸开柔嫩枝条,欢呼这生 机盎然世界的来临,在大地上铺开无垠的绿色地毯。这是阳 刚之烈与阴柔之美的对立。
        颈联用了两个与清明有关的典故。“人乞祭余骄妾妇”, 《孟子·离娄下》说,齐国有一个人经常去坟地乞讨人们祭 祀的酒肉,回家后向妻妾夸口说自己与富贵者同饮共食,后 来被其妻察知。作者从眼前祭灵的场面中,自然联想起那位 在坟场“必餍足酒肉而后返”的齐人。有这样的小人便必有 相反的高士。小人与高士的区别只不过是对生活与生命采 取了不同的态度。小人为了实现所谓“伟大”的生存,便披上 虚伪的外衣来使自己的形象光彩夺目。但是高士却恰恰相 反。因此作者想起了春秋时的介子推。介子推曾从公子重耳 流亡,但重耳返国登上晋文公宝座后,他却不讨封赏,与母 亲一道归隐绵山。晋文公逼他出仕,放火烧山,他坚不出,竟 被烧死。晋文公为悼念他,禁止在他的死日点火煮饭,只食 生冷,以后民间相沿成习,称为寒食节(清明前一两天)。作 者用这两位历史人物表示崇高与卑微的对立。中国传统哲 学以人伦道德为中心,认为自然现象是为印证人伦道德而 存在的。因此,诗的前两联中的对立,正是为此联而设的铺 垫,从而证实了这种崇高与卑微的区别,正同自然事物之间 的对立一样,是永恒而不可磨灭的。看来作者由衷地赞叹了 那种不求名利,为清白而勇于献身的崇高气节。
        可是诗的尾联却笔锋一转,对以人生为中心的自然和 社会中相互对立的事物进行了总括: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 目蓬蒿共一丘。”“贤愚”,承上联,是对介子推与齐人所作的 价值判断。而经历了上千年漫长的时光后,这高尚与卑微的 区别究竟还有什么意义!“是”,即是非的是,指正确。这判断 下得异常突兀,因为上联已经给读者以强烈的倾向,而这里 作者却亲手粉碎了自己树立的偶像。接着,作者用渲染的手 法做了回答: 因为他们在后人眼中不过同样是一冢长满荒 草的孤坟而已。这句不仅在结构上照应首联“田野荒冢”之 句,而且在诗义上回答了荒冢之魂为什么“生愁”的疑问,令 人回味无穷。黄庭坚深受禅宗影响,从这个充满寂灭之味的 结尾,也可见出几丝禅理。
        全诗从眼前的自然现象出发,而一步步深入到对于人 生的思索,最后形成独特的价值判断。写作上句句不离清 明,而所涉及的又绝不是清明这个节气所能包含。神游万 仞,思接千载,但却显得很集中凝练,毫不散乱。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