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颂
屈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圓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可任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相兮。
这是一首颂赞体的咏物诗,又是一首言志诗。
上段主要对橘的本性和外美作描绘说明,是体物寄情。“后皇佳树”六句,写橘天生适应南国,有不可迁移性。象征志士扎根祖国,以求发展。“绿叶素荣”十句,从花叶、枝干、果实各部分对橘进行描写。诗人称赞橘树颇具锋芒、富于文彩、内质有用,都是有所寄托的,咏橘即咏人也。
下段进一步突出橘的品性,托物言志。“嗟尔幼志”六句,承篇首赞橘树“受命不迁”的品性,把橘树比成一个从小立有与众不同的志向的少年。“苏世独立”二句,谓其处世清醒,坚持独立思考。“秉德无私”二句,谓其忠诚无私,德参天地。“淑离不淫”二句,谓其美而不淫,梗直有理。这与其说是咏橘本身,还不如说是作者托橘树以自抒矢志不渝、独立思考、忠诚无私、梗直有理等高尚志向。末四句承“嗟尔幼志”的拟人,表明愿意向“橘树少年”学习,言志之意甚明。
全诗头绪似多,但主要是赞橘的不见异思迁这一根本之点。根据之一是橘的特性——“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根据之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楚国是屈原的宗国,所以他的事业只能在楚国,他永远忠于楚国。故诗前言“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一志兮”,后言“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不惜反复强调。
好的咏物诗应做到不即不离。“不离”就是要切合于所咏之物的特点,“不即”就是在咏物外应有寄意。本篇就做到了这样一点。一篇小小物赞,说出许多道理,看来句句是咏橘,句句又不是咏橘,但见人与橘,分不开来,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前人或据诗中“嗟尔幼志”、“年岁虽少”等语,猜测此诗乃屈原少作;郭老则认为此诗是赠给一位年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