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苏轼诗《题西林壁》

2019-09-13 可可诗词网-古代诗文名篇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歌·苏轼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是作者元丰七年(1084)游庐山时所作。“西林”,庐山寺名,宋时改为乾明寺。

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路经九江,畅游庐山,写了一系列诗篇。本篇是作者遍游庐山之后对庐山进行全面总结的短章,它写的不是庐山的一峰一景,而是宏观的概括与哲理的升华。

二句总摄庐山变化多姿的全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壮丽,秀甲天下。前人题咏甚多,诗人向往已久。他在《初入庐山》一诗中说:“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而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诗人对庐山怀有很深的感情,并以“要识庐山面”为目的,游山十余日,留下极深的印象。诗人身处层峦叠嶂之中,放眼远望,丛山峻岭,连绵不绝。横看,巨岭逶迤;侧看,奇峰壁立;远看,有高有低,气象万千;近看,千姿百态,移步换景。只觉得缤纷多彩,令人目眩神迷,得不出完整明晰的结论。最后,诗人不得不感叹地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本来这两句诗是游山多日所得出的具体感受,是有其情境的具体规定的,但是,因为它内涵丰富,概括性很强,形象地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生活中的普通道理,具有哲理意味,所以千百年来始终能打动读者,并得到广泛地引用。它客观上接触到现象与本质,局部与整体,微观与宏观,以及主观认识与客观真理之间这样一些重大问题,具有很大的涵盖面与启发性。就字面而言,似乎作者舍弃实践与微观考查,要人们超脱于“此山”之外。但只要联系前两句来读,就可体会到,诗人强调的是在微观考查的基础之上必须有宏观的概括,要充分注意局部与整体、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做到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诗人正是在“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之后,让人们认识“身在此山”的局限,以便“出乎其外”,作宏观的、客观的概括。这首诗是合乎辩证逻辑的。单就这两句看,它是议论,代表了宋代“以议论为诗”的特点。但就全诗来看,它又不是单纯的议论,而是和前两句形象的描绘结合在一起,是诗意的升华。它的深刻道理是通过引起这种感受的特定的客观形象和生活画面表现出来的。

由上可见,好诗是“不废议论”的,但诗中的议论,“须带情韵以行”(沈德潜《说诗晬语》)。所谓“情韵”,就是说,这种“议论”必须跟全诗的抒情性和形容性紧密结合在一起,诗中的哲理,毕竟是诗,而不是哲学课本,更不是“语录讲义之押韵者”。诗中的哲理议论,应当是全诗形象情感的自然生发,是全诗画龙点睛的妙笔,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赘语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