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元好问诗《雁门道中书所见》
诗歌·元好问诗《雁门道中书所见》
金城留旬浃,兀兀醉歌舞。出门览民风,惨惨愁肺腑。去年夏秋旱,七月黍穗吐。一夕营幕来,天明但平土。调度急星火,逋负迫捶楚。网罗方高悬,乐国果何所? 食禾有百螣,择肉非一虎。呼天天不闻,感讽复何补! 单衣者谁子,贩籴就南府。倾身营一饱,岂乐远服贾? 盘盘雁门道,雪涧深以阻。半岭逢驱车,人牛一何苦!
诗作于蒙古太宗十三年(1241),距金亡已是第七个年头。是时,元好问已定居故乡秀容(今山西忻县),以撰写金史自任。在收集史料的过程中,他多次往来于晋、豫、鲁、冀等地;在遍遊名山大川的同时,对社会现实也有了更多的接触。本诗以悲愤的笔触记载了诗人自金城(今山西应县)返回,在雁门道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在蒙古贵族统治下的悲惨处境。
首四句为全诗总起,交代写作本诗的动因。诗人首先由追叙在金城的情形落笔:“金城留旬浃,兀兀醉歌舞。”这两句是反衬,意思是说在金城逗留了整十天,深深为歌舞升平的假象所迷惑。“出门”二句急转:“览民风”指诗人在雁门道中所亲见的人民生活的情景。显然,这对诗人是一次巨大的震动,也是写作本诗的直接原因。“愁肺腑”三字,进而交代出诗人对民生艰辛的哀切、悲愤之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去年”以下十二句,具体写当地百姓备受压榨呼告无门的种种情形。“去年”四句,叙述天灾、兵燹之后庄稼颗粒无收的凄凉景象,特别是人祸甚于天灾的现实——“一夕营幕来,天明但平土!”“营幕”,指军队的营帐。大军过后,农田夷为平地,一切荡然无存。点出“一夕”,意味着灾难发生的突然与整个过程的短暂。这就使“但平土”的结局显得更为令人震惊,而蒙古军队的野蛮横暴亦昭然若揭。然而,统治者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对当地百姓的剥削压迫。“调度”二句,描写了调征赋税、急于星火的情景,以及用严刑逼迫、勒索“逋负”者的残忍作法。诗人不禁愤怒地质问: 在这种法网高悬的森严统治下,所谓的“乐国”究竟在哪里?“乐国果何所”中的“乐国”一词,出自《诗经·魏风·硕鼠》;元好问在这里借用这一说法,旨在讥讽,表达了对蒙古贵族残暴统治的愤怒。下面的“食禾”四句,是加一倍写法。诗人是运用“食禾”之“螣”(害虫)和“择肉”之“虎”来比喻那些助纣为虐、为虎傅翼的走狗爪牙,并沉痛地指出其无所不在。中国诗人历来有以诗歌讽刺时政,希望以此感化统治者的“感讽”传统。然而,元好问在亲睹百害横行、上下勾结的黑暗现实后,对此再也不抱有任何幻想。“呼天天不闻,感讽复何补!”这正是诗人对现实最彻底的揭露和最强烈的批判。
“单衣”以下八句,由直抒其愤作一顿折,转而叙述在雁门道中与一贩粮者相遇的情景:“单衣者谁子,贩籴就南府。”在接连遭受天灾人祸打击之后,往官府贩粮者的出现,显然是引人注目的。诗人并没有从正面去说明其中原委,而是以反诘形式暗示了这位“单衣者”内心的悲愤与苦衷——“倾身营一饱,岂乐远服贾?”这里的“远服贾”,也就是指上句里的“贩籴就南府”。这显然是在“调度急星火”的催逼下,对百姓的又一次吸髓吮血式的勒索。接下来的描写是充满了悲苦之意: 弯曲盘旋的雁门道上,雪深路阻;半山腰中一架装载着粮食的牛车正艰难地前行着。完全用写实手法,以具体事例为线索展开,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也使控诉更有力量。
以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是本诗的特点。诗人以雁门道中的见闻感受结构全篇,随着叙述、议论的层层递进,对社会现实的揭示也越来越深刻。全诗语言直朴而感情沉挚,很能代表元好问晚年诗歌风格的特征。
-
张籍诗《江南曲》
[2019-09-19]
-
词·况周颐词《江南好》
[2019-09-19]
-
诗歌·乐府民歌《江南》
[2019-09-19]
-
世说新语《桓公入洛轻诋门》
[2019-09-19]
-
词·朱彝尊词《桂殿秋》
[2019-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