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虞集诗《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
诗歌·虞集诗《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
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据《元诗选》初集《道园学古录》)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祖籍四川,迁崇仁(今江西省崇仁县)。大德初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累迁奎章阁侍书学士。晚年告病辞归。能诗文,其时号为大家,著有《道园学古录》等。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一诗是虞集《道园学古录·归田稿》卷四中的作品,此时作者虚龄七十。虞集是南宋名相虞允文的五世孙,世代书香,他在一首七律诗题里说:“集家世以文学为业,乱离颠沛,忧患困苦,无敢失坠。”(见《道园学古录》卷二十九)他很重视这样的门第。中国古代传统观念对祖坟极为重视,虞集也一样,他的《在朝稿》卷三中有一首《到先陇为墓人作》七律,开头说:“未忍他乡作故乡,故因使骑入陵阳。”因公外出仍要迂道扫墓,并且叮嘱看坟人好好培修。在选的这一题目里,作者一共写了两首诗,第一首“疾风吹雨作春深,抱膝西窗独自吟。百世诗由千古事,只凭孙子不虚心”,表现作者对“百世诗书千古事”的一往情深。从两首诗的内容看,作者因为寒食日未能亲自祭扫祖墓感慨万端。写这首诗时作者虚龄已七十,在古代“人生七十古来稀”,很容易有“狐死正丘首”的感觉。
“江山信美非吾土”,用《登楼赋》的名句道出无限思乡之情。“飘泊栖迟近百年”,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一层指家庭的迁徙,另一层,“百年”借指一生,指飘泊栖迟将了一生。此时作者已经归田,息影宦途了。“山舍墓田同水曲”,两地迢迢,虽然同滨江岸,可是何年何月可以远返蜀地?此种情怀每逢寒食节近就愈加难堪,而杜鹃却偏偏催归,令人如何忍受?“不堪梦觉听啼鹃”,从“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傍耳边啼”化来,但多了一层意思。“不堪梦觉听啼鹃”,这个梦即指还乡之梦,梦中还乡,梦后凄惨,却偏偏在梦觉时听到杜宇催归的声音。一般人用杜鹃只取“不如归去”的意思,而蜀地人用就更为亲切,因为杜宇传说中是古蜀帝魂,是蜀鸟,以蜀人而在他乡闻蜀鸟,其情怀自与他人不同。本诗第一句只说“江山信美非吾土”,第二句接着感慨“飘泊栖迟近百年”,那末“吾土”何在呢? 第三句只交代“山舍墓田同水曲”,在何地水曲也没有点明,而末句却巧妙地运用“啼鹃”这种蜀鸟点出思蜀的深切。这一句确实用得恰当而且内涵丰厚。绝句以少数字表现丰富的内容,必须讲究用词的精炼,内涵的包容。可以说这首诗的精彩处在末句,但如果没有前三句的层折而下,这末句的“不堪”就没有力量,因此我们既要注意最精彩的语句,又要注意全篇的结构。
-
张籍诗《江南曲》
[2019-09-19]
-
词·况周颐词《江南好》
[2019-09-19]
-
诗歌·乐府民歌《江南》
[2019-09-19]
-
世说新语《桓公入洛轻诋门》
[2019-09-19]
-
词·朱彝尊词《桂殿秋》
[2019-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