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王实甫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
戏曲·王实甫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
第二折
(旦上云)红娘伏侍老夫人不得空便,偌早晚敢待来也。起得早了些儿,困思上来,我再睡些儿咱。(睡科)(红上云)奉小姐言语去看张生,因伏侍老夫人,未曾回小姐话去。不听得声音,敢又睡哩! 我入去看一遭。(红唱)
【中吕】【粉蝶儿】风静帘闲,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扉摇响双环。 绛台高,金荷小,银釭犹灿。 比及将暖帐轻弹,先揭起这梅红罗软帘偷看。
【醉春风】则见他钗亸玉斜横,髻偏云乱挽。 日高犹自不明眸,畅好是懒、懒。(旦做起身长叹科)(红唱)半晌抬身,几回搔耳,一声长叹。
(红云)我待便将简帖儿与他,恐俺小姐有许多假处哩。我则将这简帖儿放在妆盒儿上,看他见了说什么。(旦做照镜科,见简看科)(红唱)
【普天乐】晚妆残,乌云亸,轻匀了粉脸,乱挽起云鬟。将简帖儿拈,把妆盒儿按,拆开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旦怒叫)红娘! (红做意云)呀! 决撒了也!(红唱)俺厌的早扢皱了黛眉,(旦云)小贱人,不来怎么! (红唱)忽的波低垂了粉颈,氲的呵改变了朱颜。
(旦云)小贱人,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帖儿来戏弄我?我几曾惯看这等东西?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红云)小姐使将我去,他着我将来。我不识字,知他写着甚么?(红唱)
【快活三】分明是你过犯,没来由把我摧残;使别人颠倒恶心烦。你不惯,谁曾惯?
(红云)姐姐休闹,比及你对夫人说呵,我将这简帖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旦揪住红科)我逗你耍来。(红云)放手,看打下下截来。(旦云)张生近日如何?(红背云)我则不说。(旦云)好姐姐,你说与我听咱! (红唱)
【朝天子】张生近间、面颜,瘦得来实难看。不思量茶饭,怕见动弹;晓夜将佳期盼,废寝忘餐。黄昏清旦,望东墙淹泪眼。(旦云)唤个好太医看他证候咱。(红云)他证候吃药不济。(红唱)病患要安,则除是出几点风流汗。
【四边静】怕人家调犯,“早共晚夫人见些破绽,你我何安?”问甚么他遭危难? 咱撺断、得上竿,掇了梯儿看。
(旦云)红娘,不看你面呵,我将与夫人,看他有甚么面颜见夫人?虽然我家亏他,只是兄妹之情,焉有外事。红娘,早是你口稳哩;若别人知呵,甚么模样! 将描笔儿过来,我写将去回他,着他下次休是这般。(旦做写科,起身科,云)红娘,你将去说:“小姐看望先生,相待兄妹之礼,如此非有他意。”再一遭儿是这般呵,必告夫人知道。和你个小贱人都有说话。(旦掷书下)(红唱)
【脱布衫】小孩儿家口没遮拦,一迷的将言语摧残。把似你使性子,休思量秀才,做多少好人家风范。(红娘拾书科)
【小梁州】他为你梦里成双觉后单,废寝忘餐。罗衣不奈五更寒,愁无限,寂寞泪阑干。
【幺】似这等辰勾空把佳期盼,我将这角门儿世不曾牢拴,则愿你做夫妻无危难。我向筵席头上整扮,做一个缝了口的撮合山。
(红云)我若不去来,道我违拗他,那生又等我回话,我须索走一遭。(下)
(末上云)那诗倩红娘将去,未见回话。我这封书去,必定成事。这早晚敢待来也。(红上云)须索回张生话去。小姐,你性儿忒惯得娇了;有前日的心,那得今日的心来?(红唱)
【石榴花】今日个晚妆楼上杏花残,犹自怯衣单,那一片听琴心,清露月明间。昨日个向晚,不怕春寒,几乎险被先生馔,那其间岂不胡颜。为一个不酸不醋风魔汉,隔墙儿险化望夫山。
【斗鹌鹑】你用心儿拨雨撩云,我好意儿与他传书寄简。不肯搜自己狂为,则待要觅别人破绽。受艾焙权时忍这番,畅好是奸。“张生是兄妹之礼,焉敢如此!”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
(红见末科)(末起云)小娘子来了。擎天柱,大事如何了也?(红云)不济事了,先生休傻。(末云)小生简帖儿是一道会亲的符箓,则是小娘子不用心,故意如此。(红云)我不用心?有天哩,你那简帖儿好听! (红唱)
【上小楼】这的是先生命悭,须不是红娘违慢。那简帖儿倒做了你的招状,他的勾头,我的公案。若不是觑面颜,厮顾盼,担饶轻慢。(红云)先生受罪,礼之当然。贱妾何辜?争些儿把你娘拖犯。
【幺】从今后相会少,见面难。月暗西厢,凤去秦楼,云敛巫山。你也讪,我也讪,请先生休讪,早寻个酒阑人散。
(红云)只此再不必申诉足下肺腑,怕夫人寻,我回去也。(末云)小娘子此一遭去,更着谁与小生分剖;必索做一个道理,方可救得小生一命。(末跪下揪住红科)(红云)张生是读书人,岂不知此意? 其事已知矣。(红唱)
【满庭芳】你休要呆里撒奸;你待要风情美满,却叫我骨肉摧残。老夫人手执着棍儿摩挲看,粗麻线怎透得针关? 直待我拄着拐帮闲钻懒,缝合唇送暖偷寒。(红云)待去呵,小姐性儿撮盐入火。(唱)消息儿踏着泛;(红云)待不去呵,(末跪哭云)小生这一个性命,都在小娘子身上。(红唱)禁不得你甜话儿热趱,好教我两下里做人难。
(红云)我没来由分说! 小姐回与你的书,你自看。(末接科,开读科)呀,有这场喜事! 撮土焚香,三拜礼毕。早知小姐简至,理合远接,接待不及,勿令见罪! 小娘子,和你也欢喜。(红云)怎么?(末云)小姐骂我都是假。书中之意,着我今夜花园里来,和他哩,也波哩,也啰哩。(红云)你读书我听。(末云)是四句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红云)怎见得他着你来? 你解与我听咱。(末云)“待月西厢下”,着我月上来。“迎风户半开”,他开门等我。“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着我跳过墙来。(红云)他着你跳过墙来,你做下来。端的有此说么? (末云)我是个猜诗谜的社家,风流隋何,浪子陆贾,我那里有差的勾当。(红云)你看我姐姐,在我行也使道儿。(红唱)
【耍孩儿】几曾见寄书的瞒着鱼雁,小则小心肠儿转关。写着道“西厢待月”等得更阑,着你跳东墙“女”字边“干”。原来那诗句儿包笼着三更枣,简帖儿里埋伏着九里山。他着紧处将人慢,您会云雨闹中取静,我寄音书忙里偷闲。
【四煞】纸光明玉板,字香喷麝兰,行儿边洇透的非是春汗? 一缄情泪红犹湿,满纸春心墨未干。从今后休疑难。放心波学士,稳情取金雀丫鬟。
【三煞】他人行别样亲,俺根前取次看,更做道孟光接了梁鸿案。别人行甜言美语三冬暖,我根前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为头儿看: 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
(末云)小生读书人,怎跳得那花园过? (红唱)
【二煞】隔墙花又低,迎风户半拴,偷香手段今番按,怕墙高怎把龙门跳?嫌花密难将仙桂攀。放心去,休辞惮;你若不去啊,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了淡淡春山。
(末云)小生曾到花园,已经两遭,不见那好处;这一遭知他又如何?(红云)如今不比往常。
【收尾】你虽是去两遭,我敢道不如这番。隔墙酬和都胡侃,证果的是今番这一简。(红下)
(末云)叹万事自有分定,谁想小姐有此一场好处。小生是猜诗谜的社家,风流隋何,浪子陆贾,到那里扢扎帮便倒地。今日颓天百般的难得晚。天,你有万物于人,何故争此一日?疾下去波! (末念)读书继晷怕黄昏,不觉西沉强掩门;欲赴海棠花下约,太阳何苦又生根?(末云)呀,才晌午也! 再等一等。(又看科)今日百般的难得下去也呵。碧天万里无云,空劳倦客身心,恨杀鲁阳贪战,不觉红日西沉! 呀,却早倒西也,再等一等咱。无端三足乌,团团光烁烁;安得后羿弓,射此一轮落! 谢天地! 却早日下去也! 却早发擂也! 呀,却早撞钟也! 拽上书房门,到得那里,手挽着垂杨滴溜扑跳过墙去。(下)
王实甫,生卒年不详,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主要活动期约在元贞、大德间(1295—1307),元代杰出剧作家,堪与关汉卿比肩,元杂剧人们常以关白马王四大家为代表。著作颇丰,有《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等。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根据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改编而成的一部元杂剧杰作,热情歌颂了莺莺和张生这一对青年男女为争取婚姻自主而反对封建礼教束缚的斗争,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人都成了眷属”的民主思想,表达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主的愿望。《西厢记》的这一进步内容加上她在艺术上所具有的卓越成就,使她在几百年来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家传户诵,誉满曲坛。如明初贾仲明在给王实甫所作的吊词中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录鬼簿》)
《西厢记》的第三本第二折通常称作《闹简》或《妆台窥简》,这是《西厢记》中的精彩折子之一。在这一折戏之前,由于老夫人过河拆桥,毁约赖婚,张生相思成疾,莺莺十分挂念,便遣红娘前去探视。张生就央红娘带给莺莺一封简帖,渴求与莺莺幽会。而在这折戏里,就围绕着这一简帖展开了红娘与莺莺之间的矛盾冲突。红娘与莺莺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构成《西厢记》全剧戏剧冲突的重要部分。她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是由于两人不同的身份和性格所造成的,莺莺作为一个相府小姐,大家闺秀,一直受到封建家长的严厉管束和封建礼教的薰陶,虽然内心已产生了对张生的爱慕之情,向往幸福自由的爱情,但她又顾虑重重,遮遮掩掩,惟恐被母亲发觉。而红娘是老夫人派到莺莺身边监视莺莺的,她既要服侍小姐,又要担负“行监坐守”的任务。因此,莺莺对红娘处处提防,她埋怨红娘,“但出闺门,影儿般不离身”。尽管自老夫人赖婚后,红娘出于正义感,在行动上对莺莺和张生表示了同情和帮助,可是莺莺对红娘还是有戒心。这样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就势在必然了。而《闹简》是表现红娘与莺莺之间矛盾冲突的重要场次。
若按舞台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及上场人物的变化来划分,整折戏可以分为两个段落,自开头至[斗鹌鹑]曲为第一段,以下则是第二段。第一段的中心事件是莺莺窥简。首曲[粉蝶儿]是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与空间,即通过红娘所见,描绘了莺莺所居的深闺。[醉春风]曲则由景及人,即通过红娘的眼睛,描绘了莺莺因不见红娘回话十分记挂患病的张生,一夜未眠而“只见他钗亸玉斜横,髻偏云乱挽,日高犹自不明眸”的倦懒神态。而此时的红娘却满心喜悦,因为她不仅完成了探视张生的任务,而且还带来了张生给莺莺的简帖,但她对莺莺的脾性和心理了如指掌,知道莺莺内心虽然十分爱张生,但表面上不敢承认,假装正经,“小姐有许多假处哩”。接着便从小姐的“假处”做文章。先写莺莺见了红娘放在妆盒儿上的简帖,便迫不及待地“拆开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竟把家法、母亲都置之不顾了,甚至也一时忘掉了旁边站着的红娘。但等到她意识到了红娘的存在以及这封简帖的由来,便马上又改变了神态,只见她“厌的早扢皱了黛眉”,并“忽的低垂了粉颈”,思考怎样发付这封简帖,便“氲的呵改变了朱颜”,对红娘大加训斥,并要“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然而莺莺的这种外强中干的做作,并没有吓倒机智的红娘,她据理反驳,以“小姐使将我去,他着我将来”,“分明是你过犯,没来由把我摧残”,“你不惯,谁曾惯?姐姐休闹,比及你对夫人说呵,我将这简帖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等语反击后,终于使莺莺的口气立刻软了下来,连忙对红娘说:“我逗你耍来。”同时,还掩饰内心,口是心非地说道:“红娘,早是你口稳哩,若别人知呵,什么模样。”把莺莺内心的矛盾和装模作样的情态写得十分细腻深刻,其情态跃然纸上,红娘看透了莺莺的心态,便劝莺莺接受张生之约。她先在[朝天子]曲中,向莺莺叙述了张生相思成疾、卧床不起的情形。并且向莺莺挑明,若张生的“病患要安”,只要能得到莺莺的爱情,“除是出点风流汗”。接着在[四边静]曲中直接指出相思病全是由莺莺挑起的,“咱撺断、得上竿,掇了梯儿看。”直揭莺莺之“假”,并使莺莺看到了红娘“口稳”与可靠。因此,莺莺又露出了真意,放心地让红娘传递信息,立即写了回简,仍叫红娘送去,但为了瞒着红娘,仍说她与张生只是兄妹之礼,“非有他意”,“着他下次休是这般”,是为了教训张生,依然做假。“把似你使性子,休思量秀才,做多少好人家风范”,又一次被红娘看破,一心只愿他们“做夫妻无危难”,决心“做一个缝了口的撮合山”。接着用[石榴花]和[斗鹌鹑]两曲写莺莺月夜听张生弹琴,撼动春心,一往情深,分明已流露出对张生的爱。“几乎险被先生馔”,进一步伸足莺莺的真心与假意,以及红娘对这桩爱情的乐意玉成。整段故事,摇曳多姿,将莺莺的复杂心态写得栩栩如生。
自[上小楼]以下便是这一折的第二段落,这一段落的中心事件是红娘送回简。[上小楼]、[幺]、[满庭芳]三曲承接上段,写红娘被委曲后的自艾自怨心理和对张生的同情,因不知回简的内容而对张生寄予同情,而当张生说穿了回简的内容后,她才恍然大悟,发觉自己上了莺莺的大当,“你看我小姐,原来在我行使乖道儿”。这样一来,本来蕴藏在心中的对莺莺的满腹怨恨,这时又在心中腾腾升起。在下面的[耍孩儿]到[收尾]五支曲文中,红娘用尖刻激愤的语言痛诋莺莺的这一不“义”之举,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愤懑和满腹冤屈,这是对前一段的反照。当张生以自己去与莺莺约会时跳不过花园围墙,而恳求红娘再给他提供帮助时,红娘便用刻薄的语言说道:“你怕墙高怎把龙门跳?嫌花密难将仙桂攀。”并鼓励张生放心快去吧,那个自称与张生只有“兄妹之礼”的莺莺正等着呢,“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了淡淡春山”。张生还有顾虑,怕这次赴会又和前次一样遭到莺莺的冷落和拒绝,红娘则告诉他:上次因是张生自己找上去的,故当初“隔墙酬和都胡侃”,而这次是莺莺主动来约他的,“证果的是今番这一简”。既是给张生壮胆,又是在挖苦莺莺,正如清代戏曲批评家金圣叹所说的:“盖红娘怨毒莺莺,诋之无所不至,因谓张生: 汝偷不如他偷”(《西厢记·闹简》折批语)。第二段也写得生动传神。
从思想内容看,《闹简》是体现全剧反封建主题的重要场次。在这一折戏中,虽然主要是表现莺莺与红娘之间的矛盾冲突,老夫人并未出场,但以她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却始终支配和影响着这一矛盾冲突。莺莺提防红娘,实际上就是提防老夫人,因此,尽管事实上红娘是站在张生和莺莺一边的,但她与莺莺的矛盾,归根结底就是莺莺与老夫人之间的矛盾,即要求婚姻自主的初步民主思想与封建礼教的矛盾冲突。作者通过这一矛盾冲突,形象地展现了青年男女为争取婚姻自由所作的艰苦斗争,莺莺不但要克服封建教养对她的束缚,而且还要防备老夫人的阻挠和破坏,而这也正是全剧主题的重要内容。
从艺术手法看,这折戏也有较高的成就。一是结构严谨紧凑。整折戏虽按时空的转换可分为两个段落,但又紧密相联。作者将简帖这一道具贯穿剧情发展的始终,围转这一道具来组织情节和安排人物之间的冲突。在安排情节时,又瞻前顾后,注意前后照应。如在第一段中,莺莺精心设计了一个骗局,而在第二段中,张生却拆穿了这个骗局,两者前呼后应,相映成趣。又在第二段中,正面表现的是红娘与张生之间的纠葛,而实际上仍是写红娘与莺莺之间的冲突,是红娘与莺莺之间矛盾冲突的继续,虽然舞台的时空与人物发生了变化,但整折戏的中心,即表现红娘与莺莺的矛盾冲突没有变化,一线到底。
二是矛盾冲突的设置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在安排红娘与莺莺的冲突时,既层层推进,又波澜起伏。在冲突发生前,有意突出红娘入门时轻快喜悦的情态,一再给观众造成冲突不可能发生的印象,而等到莺莺窥简发怒,就使剧情突起波澜。同时为了突出“闹简”时“闹”的气氛,戏的开头还设置了一个十分幽静安谧的环境,一“静”一“闹”,首先在氛围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以增强冲突的波澜。又如在第二段中,当红娘拿着莺莺自称是教训张生的回简来到张生书房时,迟迟不交给张生,等到张生又跪又哭,一再恳求,她见自己劝说无效,只好拿出来让张生自看,让他放弃追求莺莺的念头。想不到莺莺的回简竟是约张生幽会的情书,这就给人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感。而且由于张生的“傻”,戳穿了莺莺精心设计的骗局,也使红娘与莺莺的矛盾冲突又陡起波澜。
三是人物性格鲜明,作者十分细腻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描写莺莺窥简的心理状态,先是惊喜至极,继而低头沉思,最后是佯装发怒,把她在这一短暂时间内的心理活动的三个阶段十分细腻逼真地描绘出来,使这一人物神形兼备,栩栩如生。明代李贽评点《西厢记》时曾对此大加赞赏,说:“尝言吴道子、顾虎头只画得有形象,至如情思情状,无形无象。《西厢记》画来的逼真,跃跃欲有,吴道子、顾虎头又退数十舍矣。千古来第一神物,千古来第一神物。”(《西厢记·妆台窥简》折总评)
另外,在语言上具有优美而且平易的特色。一般都认为《西厢记》的语言风格是典雅,如明初朱权评价王实甫的剧作为“花间美人”,“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太和正音谱》)。这一折的语言虽然也以文采典雅见长,曲文中多丽语和典故,但由于这一折曲文是由红娘一人主唱,为了与其身份性格相符,作者在曲文中融入了许多成语和口语,使得曲文艳而不涩,优美而且平易。
今日更新
-
张籍诗《江南曲》
[2019-09-19]
-
词·况周颐词《江南好》
[2019-09-19]
-
诗歌·乐府民歌《江南》
[2019-09-19]
-
世说新语《桓公入洛轻诋门》
[2019-09-19]
-
词·朱彝尊词《桂殿秋》
[2019-09-1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