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其一)》

2019-06-25 可可诗词网-中外名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回乡偶书(其一)》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大意】 年轻时离开家,年老了才回来。鬓发已经斑白疏落,家乡的口音还没有改变。路上碰到的儿童看见我都不认识,他们笑着问我从哪里来。

【赏析】贺知章于天宝三年(744年)辞官归故里,时年86岁。这首诗记下了他回到家乡与家人久别重逢时的感受。

在历代诗歌名篇中,不乏描写羁旅行役的佳作。如古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写的就是战争年代普通老百姓服兵役少小离家年老回的情景。贺知章的这首《回乡偶书》,首句虽同样从少小离家年老回乡写起,但反映的却是不同的内容。当时不少读书人或者为了谋生,或者为了实现抱负,或者为了取得功名,而离开了家乡,由于古代社会交通极其不便,关山阻隔,不像今天那样回家探亲方便,以至一旦离家远行,常常不得不长期羁留异地,数十年方能归来。到那时,青丝已成白发,真是“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怎不令人感慨万端。这首诗的前二句所写便是这一当时普遍的现实。流光抛人,逝者如斯,早年离家,绿鬓年少,今朝归来,鬓发如霜,朝如青丝暮成雪,更增一番惆怅。然而尘世之间,在不可避免的变化之中,也有不变者在。那就是鬓毛虽改而乡音未改。开始二句“少小”与“老大”,“鬓毛衰”与“乡音未改”形成鲜明对照,流露出老诗人对乡土的热爱。这种恋乡的情怀,不仅表现在对故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深情上,也表现在与家乡人的关系上。为此,后二句一转,选取了与故乡儿童相见的场面来从另一个角度表达诗人的怀乡之情。相见而不相识,可见离乡之久,未免有凄然之感;但从儿童天真而亲切的问句“客从何处来”中,诗人久客伤悲的情怀顿时一下子淡化了,同时也表达出诗人旷达的襟怀。

贺知章在唐王朝为宦多年,这次自请归田,得到玄宗的批准,并赋诗饯别,也可谓富贵归故乡了。元代睢景臣在散曲《高祖还乡》中以讽刺的笔调刻画出汉高祖衣锦还乡时耀武扬威的丑态。贺知章的身分地位虽与刘邦不同,但两相比较,诗人在本诗中自我描写的情景,朴实平淡,如实地抒发出诗人长期蕴蓄胸中的乡思之情,毫无一点庸俗的夸张,品格之高,于此可见。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