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石刻天文图
原图为宋代地理学家黄裳于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根据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对恒星的观测结果绘制的。黄裳曾官至礼部尚书兼侍读,当时绘制的目的是为了给年轻的宋宁宗(1195—1224)讲解天文学。该图于宋淳祐七年(1247)在平江府(今江苏苏州)由王致远刻石,现保存在苏州市碑林博物馆。
此石碑高二点七米,宽一点一七米。上部绘一圆形全天星图,直径约零点九米。刻星一千四百三十四颗。以北极为中心,画出北极常显圈、赤道和南极恒隐圈。并绘有黄道和银河。内外规之间画有通过二十八宿距星的经线二十八条。下部刻有说明文字二千多字,介绍天文常识。碑额题“天文图”三字。该图绘刻精确,所绘星数较多,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恒星知识的比较可靠的资料,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全天石刻星图,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科学文物之一。
此石碑高二点七米,宽一点一七米。上部绘一圆形全天星图,直径约零点九米。刻星一千四百三十四颗。以北极为中心,画出北极常显圈、赤道和南极恒隐圈。并绘有黄道和银河。内外规之间画有通过二十八宿距星的经线二十八条。下部刻有说明文字二千多字,介绍天文常识。碑额题“天文图”三字。该图绘刻精确,所绘星数较多,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恒星知识的比较可靠的资料,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全天石刻星图,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科学文物之一。
今日更新
-
徐寿辉建立“天完”政权
[2020-06-27]
-
“小明王”亳州称帝
[2020-06-27]
-
高邮之战
[2020-06-27]
-
陈友谅篡权建“汉”
[2020-06-27]
-
明玉珍入川建“夏”
[2020-06-2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