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台
官署名。中央监察机构。职掌为“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下属三院,为台院、殿院、察院。皆沿自唐制。宋初,御史大夫,不置正员,为加官,称兼宪衔。台长为御史中丞,以他官兼领则称兼、权。有知杂御史一人为中丞之副,判台事。三院多出外任,风宪之职由他官领之。太平兴国三年(978)监察御史始正名举职。旧制,中丞兼理检使。殿中侍御史兼左右巡使,右主文,左主武,分纠不如法者;又有监祭使,掌受誓戒致斋,检视纠劾;廊下使,专掌入閤监食;监香史,掌国忌行香,通称为五使。天禧中置言事御史。元丰三年(1080)又以监察御史专领“六察”,即吏察、户察、礼察、兵察、刑察、工察,六部及相关部门分别隶属,称为“台察”。也有些机构不隶于台察。御史专领六察则不言事。元丰改官制,罢御史大夫及他官所兼宪衔,御史中丞为台长,知杂御史改为侍御史,言事官为殿中侍御史,六察官为监察御史,中丞所兼理检使,殿中侍御史所兼左右巡使及其他诸使名皆罢。元丰八年(1085),又下诏殿中侍御史兼察事,监察御史兼言事。大观中,殿中省六尚局等部门也隶于台察。
今日更新
-
徐寿辉建立“天完”政权
[2020-06-27]
-
“小明王”亳州称帝
[2020-06-27]
-
高邮之战
[2020-06-27]
-
陈友谅篡权建“汉”
[2020-06-27]
-
明玉珍入川建“夏”
[2020-06-2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