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省
官署名。宋承唐制,尚书省为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亦称尚书都省、中台;长官治事及与僚属议事的处所称都堂、都台。尚书省的职责为“掌施行制命,举省内纲纪程式,受付六曹文书,听内外辞诉,奏御史失职,考百官庶府之治否,以诏废置、赏罚。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曹)为其直属机构。“凡天下之务,六曹所不能与夺者,总决之;应取裁者,随所隶送中书省、枢密院。事有成法,则六曹准式具钞,令、仆射、丞检察签书,送门下省画闻。审察吏部注拟文武官及封爵承袭、赐勋、定赏之事。朝廷有疑事,则集百官议其可否。凡更改申明敕令格式、一司条法,则议定以奏复,太常、考功谥议亦如之。”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副长官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尚书左、右丞通治省事。宋初,尚书令虽置而不任命,尚书左右仆射、左右丞,均为寄禄官,不任其职,另以诸司三品以上官判省事,“总辖二十四司及集议定谥,文武官封赠、注甲、发付、选人出雪投状之事”。元丰改制,升左右丞为执政,诏左、右仆射、丞合治省事。尚书省恢复原来职权,在三省中为“承而受之”的政令执行机构。元祐元年(1086)下诏,再次明确尚书省的职责,“本省应受御扎事,大者送中书省取旨,事小、急速止本省行讫奏知,仍关报中书门下,其不便者听执奏。又六曹拟钞,左右丞签书,仆射书检。又事有条例不至大者,六曹长官专决,非六曹所能决者申省。章程及讼牒止付左、右丞”。尚书省的办事机构为左、右司,亦称都司,不置吏设案,由郎中、员外郎随省房分治所领之事。左司治吏、户、礼、奏钞、班簿房,右司治兵、刑、工、案钞房,而开拆、制敕、御史、催驱、封桩、知杂印房,则通治之。南宋建炎三年(1129)废尚书左右丞。乾道八年(1172)以左、右丞相为宰相,废尚书令、左右仆射而不再置。于是,左、右司郎中、员外郎成为尚书都省行政事务的实际主要负责人。
今日更新
-
徐寿辉建立“天完”政权
[2020-06-27]
-
“小明王”亳州称帝
[2020-06-27]
-
高邮之战
[2020-06-27]
-
陈友谅篡权建“汉”
[2020-06-27]
-
明玉珍入川建“夏”
[2020-06-2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