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割据

2024-12-24 可可诗词网-二十六史 https://www.kekeshici.com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王朝更加衰弱,从而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那些参加平定安史之乱的将领都想拥兵自重,有意保存安史余部,作为向唐王朝讨价还价的资本。当史朝义从邺城(今河南安阳)败退时,唐朝命令铁勒族人仆固怀恩、仆固场父子率兵追击时,怀恩父子为了固位,就接受了安史部下的许多大将投降,并表请这些降将就地担任本处节度使。《新唐书·仆固怀恩传》:“怀恩自见功高,且贼平则势轻,不能固宠,乃悉请裂河北分大镇以授之,潜结其心以为助,嵩等卒据以为患云。”唐代宗李豫继承了唐玄宗、肃宗的腐败政治,重用宦官苟且偷安,既害怕人民的反抗,又遭吐蕃的进逼,更无力消灭安史余部,收缴军事将领的兵权,只好接受安史余部名义上的归降。这些节度使在辖区内,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形成河朔三镇的割据。其节度使职位,往往是父子相继,或为部将所袭。此后,山东、江淮之间的节度使也多为仿效,列镇相望。九世纪初叶,藩镇约有四十几个,形成“天下尽裂于方镇”的局面。藩镇之间为了扩充地盘又不断进行战争,或联合反唐。唐廷虽屡图削弱,但无力根除,只好听之任之。宪宗元和年间(806—820)曾一度平定藩镇,使听命于中央,但由于割据势力并未根本消灭,不久又纷起叛乱。割据局面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将近两个世纪。人民惨遭兵祸,社会动荡不安,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参见“节度使条”。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