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裔介
清初著名理学家,字石生,号贞庵,又号昆林。直隶柏乡人(河北省柏乡县)。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顺治三年(1646)入京会试,考取进士,为庶吉士,后升为兵部给事中。顺治十二年(1655)升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不久升为左都御史,顺治对他非常宠信。在镇压清初农民起义中,他多次为顺治出谋划策,顺治采纳其言,结果都“悉如所画”(《魏裔介列传》)。顺治十四年、十七年因先后两次弹劾大臣,触怒顺治,遭到革职处分,回家治学。直至康熙八年,魏裔介才官复原职。康熙即位之初,吴三桂杀了桂王,势力很大,魏裔介即建议朝廷派兵镇守,朝廷不纳,后来吴三桂果然起兵反清,人服魏裔介有先见之明。康熙九年会试,由他主持,所取多为英才。但不久就遭到弹劾,说他“走漏消息而窃福”(《清圣祖实录》),康熙虽然未加追究,但他仍以“知止不辱”的信条“以病乞假”,离京回家。
魏裔介是清初著名的理学家,他著有《理性大全》,被海内推为“学宗朱子”的理学名家,还编有《圣学知统录》、《知统翼录》、《致知格物解》等书。六十五岁时完成《希贤录》。诗宗陶潜,文崇韩愈,主张不必“随古人论断为是非”,而应“得其肯綮之所在”(《兼济堂文集》)。康熙二十五年(1886)病逝,后人称他“敢言第一”。
魏裔介是清初著名的理学家,他著有《理性大全》,被海内推为“学宗朱子”的理学名家,还编有《圣学知统录》、《知统翼录》、《致知格物解》等书。六十五岁时完成《希贤录》。诗宗陶潜,文崇韩愈,主张不必“随古人论断为是非”,而应“得其肯綮之所在”(《兼济堂文集》)。康熙二十五年(1886)病逝,后人称他“敢言第一”。
今日更新
-
徐寿辉建立“天完”政权
[2020-06-27]
-
“小明王”亳州称帝
[2020-06-27]
-
高邮之战
[2020-06-27]
-
陈友谅篡权建“汉”
[2020-06-27]
-
明玉珍入川建“夏”
[2020-06-2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