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六、刘七起义
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京畿地区农民因反对皇庄、勋贵兼并土地和明政府强制推行的寄养官马的政策,在刘六、刘七率领下,在霸州(今河北霸县)起义。后来与杨虎领导的起义军会合,声势更大。第二年,义军兵分两路,东路由刘六、刘七统领,西路由杨虎统领,两军流动作战,纵横数千里,沿途狠狠打击了地主豪绅和贪官污吏,赈济百姓,深得人民拥护。刘六、刘七统领的义军还曾三次逼近京师(今北京)。正德七年(1512),明朝统治者动用京营兵力、同时征调边军进行围剿,义军为官军所挫败而退往湖广。刘六、刘七相继战死,起义失败。这次起义历时三年,起义军曾扩展至二、三十万人,纵横黄河、江淮南北,转战冀、鲁、豫等八省,先后三次逼近京师,震撼了明朝的封建统治。
今日更新
-
徐寿辉建立“天完”政权
[2020-06-27]
-
“小明王”亳州称帝
[2020-06-27]
-
高邮之战
[2020-06-27]
-
陈友谅篡权建“汉”
[2020-06-27]
-
明玉珍入川建“夏”
[2020-06-2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