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府
又称内库。明代京师库藏。内府共十库:内承运库,贮缎匹、金银、宝玉、齿角(象牙、犀角)、羽毛(翠羽);广积库,贮硫黄、硝石;甲字库,贮布匹、颜料;乙字库,贮胖袄(军装上衣)、军士裘帽;丙字库,贮棉花、丝纩(丝棉);丁字库,贮铜铁、兽皮、苏木;戊字库,贮甲仗(指弓箭、弦条、盔甲、军器等);赃罚库,贮没官物;广惠库,贮钱钞;广盈库,贮紵丝、纱罗、绫锦、绸绢。乙字库属兵部;戊字库、广积库、广盈库属工部;内承运库、甲字库、丙字库、丁字库、赃罚库、广惠库六库皆属户部。又有天财库,亦名司钥库,贮各衙门管钥,亦贮钱钞。还有供用库,贮粳稻、熟米及上供物。以上通谓之内库。英宗正统元年(1436)以前,国家每年收入白银数万两,悉入内承运库,正统元年以后,南畿、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米麦四百余万石折银百万两,谓之“金花银”亦入内承运库。英宗正统七年(1442)以前,内承运库基本为政府与宫廷合用之库,其银两除十万余两为武臣俸禄及各边用外,绝大部分供御用,基本为皇帝私财,故称内帑。英宗正统七年户部太仓库设立,政府与宫廷库藏分开。但孝宗、武宗、世宗都曾大肆侵夺政府银两,收太仓银入内承运库,以满足其挥金如土的奢侈欲望。万历时,神宗朱翊钧以种种借口向户部索取白银多达一千余万两。最后,不但内承运库银两用完,连“太仓、光禄、太仆银,括取几尽”(《明史·食货志》)。
今日更新
-
徐寿辉建立“天完”政权
[2020-06-27]
-
“小明王”亳州称帝
[2020-06-27]
-
高邮之战
[2020-06-27]
-
陈友谅篡权建“汉”
[2020-06-27]
-
明玉珍入川建“夏”
[2020-06-2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