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徭
明代徭役之一。均徭略似唐宋以来的色役(供官府支使的职役)。《明史·食货志》:“一岁中诸色杂目应役者,编第均之,银、力从所便,日均徭。”这是官府按民户丁粮多寡产业厚薄分派的经常性差役。分力差和银差两种。力差由应役者本人或雇人承担,有祇候、禁子、弓兵、巡拦、厨役、粮长、解户、库子、斗级、仓脚夫、长夫、铺司、铺兵、馆夫等差使。银差由应役者供应实物,或折纳银两,多派在远地,有岁贡、马匹、车船、草料、盘緾、柴薪、厨料等。勋戚、权贵、士绅都有优免均徭的特权。力差、银差轻重不一,编定之时,大抵依户则(大抵分为三等,或三等九则)为准,户则高者应重役,低者就轻役。力差中的解户、库子为极重难之役,大抵以上户充之。均徭编审之期,依黄册改造之期,大抵十年一次与里甲同时编定。每十年应役一次,于里甲正役歇后五年充当,意在使民力有休闲之期。均徭名义上按民户丁粮多少、产业厚薄分派,实际上并非如此。《明史·食货志》:“稽册籍,则富商大贾免税,而土著困;核人户,则官吏里胥轻重其手,而小民益蹙。”均徭在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代替均工夫在全国实行。神宗万历九年(1581)一条鞭法在全国实行,均徭和里甲并入田赋。
今日更新
-
徐寿辉建立“天完”政权
[2020-06-27]
-
“小明王”亳州称帝
[2020-06-27]
-
高邮之战
[2020-06-27]
-
陈友谅篡权建“汉”
[2020-06-27]
-
明玉珍入川建“夏”
[2020-06-2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