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真称汗后,引起札答兰、泰赤乌部的敌视。札答兰首领札木合以部人劫掠铁木真马群而被射死为理由,联泰赤乌等部兵力,起兵三万进攻铁木真。铁木真得到札木合部下亦乞列思人孛秃的报告,将自己的部众和各家贵族兵力,组成十三翼(古列延,或译圈子),布列于答兰版朱...
在蒙古诸部争战中,蒙古乞颜氏贵族铁木真的势力逐渐壮大。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他依靠克烈部首领王汗的支持,打败蔑里乞部,又相继消灭了蒙古部内强大的主儿乞氏和泰赤乌氏贵族,击溃以札答兰部首领札木合为首的各部贵族联盟,乘胜灭塔塔儿,降服弘吉剌诸部。在...
蒙古民族共同体形成于十三世纪初。构成蒙古族核心的蒙古部,是东胡语系室韦的一支。蒙古部在唐朝时已有记载,史书称其为“蒙兀室韦”,居于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九世纪末十世纪初成吉思汗十一世朵奔蔑儿干时,开始西迁,在斡难河(今鄂尔浑河)、怯绿连河(今克鲁伦...
是阿拉伯语Gadi的音译。一作合的。又称哈的大师。伊斯兰教法官称号。职责为依据宗教法律断决教徒的案件。伊斯兰国家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此职,以精通法律和数理的学者充任。元代允许入居中国各地的中亚、波斯、阿拉伯人各依本俗处理本族事物,伊斯兰教徒聚居地都...
牌符是元朝皇帝赐给其臣属的通行证件。佩带牌符犹如皇帝亲临,因此“中外军民官所佩金银符,以色组系于肩腋,庶无亵渎。”维护牌符的尊严,实际也就是维护皇帝的尊严,并使佩带者获得特权和利益,因此人们千方百计地获得。牌符的式样不同,赐给的对象、赋予的权力也...
亦称社仓。由地方村社经办。至元六年(1269)始置。丰年村社内每亲丁纳粟五斗,驱丁二斗,无粟可纳可用杂粮代替。荒年以义仓之粮分给社内农民。义仓由社长主持,一般每社设一义仓。义仓遍布全国各地,数量很大。据《至顺镇江志》载,仅镇江一处义仓就达九十六所。...
锄社是元初北方农民自愿组织的一种互助合作形式的村社组织。一般以十家左右,自愿结为锄社,先锄一家之田,本家供其饮食,其余次之。旬日之间,各家田都得到锄治。如果有病患之家,或缺少劳力的人家,大家共力助之,故苗无荒秽,岁皆丰熟。劳动时“自相率领,乐事趋功,...
元朝学校名。负责训练培养阴阳人,即通晓天文、历法的人。至元二十八年(1291)夏六月,始置诸路阴阳学,凡在腹里、江南的阴阳人,由各路官员详加取勘,每路设教授加以教诲,业务精通者可由司天台录用。延祐初,按儒学、医学例,路府州设阴阳学教授一员,管辖阴阳人,统属...
元朝学校名。至元六年(1269),世祖下诏置,命许衡为国子监祭酒,教授蒙古生员,属集贤院。八年,增置司业、博士、助教等教职。国子生选自随朝蒙汉官员及近侍子弟,初无定额。大德八年(1304),定为二百名。至大三年(1310),为三百名。延祐二年(1315),增至四百名。文宗...
元朝用于教育的官田。元朝各地儒学、书院都有学田,蒙古字学、医学也有学田。各地学田数量不等,少则一、二百亩,多则数千亩,乃至数万亩,由学校经营出租,所得主要用于学校经费开支。沿袭前代的旧学田和官府拔赐的学田免输官赋,捐献和购置的田土则须输赋。...
元朝学校名。世祖至元七年(1270)颁布立社令文,其中规定每社设立学校一所,选择通晓经书者为学师,于农闲时令子弟入学。先读《考经》、《小学》、然后读《大学》、《论语》、《孟子》等,以达到“各知孝悌忠信,敦本抑末”的目的。至元二十五年,大司农司统计全国立...
元代官出本钱营利来扶助公共事业。元历代帝后创建的佛寺,一般设有规运总管府或提点所,官出本钱,经营商业,高利贷等,以其所得作为佛寺经费。部分官署、站赤由官府发给本钱,规运息钱,以充日常费用。在市舶方面也曾实行此法,官出本钱,进行海外贸易,营利之后分成。...
元中统元年(1260)印造发行中统元宝交钞,以银为钞本。中统钞两贯同白银一两。各路设钞库,全称平准行用交钞库,为元代用来稳定钞值的机构。其职责是发行钞币,兑换金银、收换昏钞。中统元年(1260)印发中统元宝钞,诸路各置钞库,掌金银与钞互易,及昏钞收换。四年,禁...
元朝商业发达、经营形式多样。其中最典型、最重要的是盐的生产和销售政策。一、“行盐法”。它是政府在已经控制了盐的生产之后,利用到手的盐来换取货币的方式。政府颁发盐的专卖凭证盐引,商人用货币购买盐引,凭盐引收盐,运销各地。盐引上有收盐的数量和规定的...
元朝时,来华经商的外国人很多。政府为这些外国人,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供他们生活、工作的居留地,叫做番坊。在番坊设署专门的管理机关,负责番坊的公务。主要任务是接待、招揽、邀请外商来元经商贸易。番坊的地点一般要考虑方便外商。例如泉州的番坊在城南,因其...
元朝海外贸易管理中的一项。元朝海外贸易管理规定:舶船由海外进港时,所带货物必须全部交市舶司清点、抽分(上实物税)后,才能发卖。如果进港前先停舶他处发卖,或进港后隐匿部分货物,不交市舶司清点抽分,即称之为漏舶。漏舶者,要被判处杖一百七十下,全部货物没收...
元朝对海外贸易非常重视,制定许多优惠政策。一、往来互市,各从所欲。至元十五年(1278)忽必烈命令中书省唆都、蒲寿庚等向外国人宣布:“诸番列国居东南岛屿者,皆布慕义之心,可因番舶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元史》卷十《世祖记...
元朝商业极为繁荣,原因很多,其中元朝的重商政策作用重大。蒙古民族是游牧民族。畜牧生产的局限性,使他们不可能建立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历来有重商的传统。战争使元朝南宋之间的榷场时开时停,对越境私贩,均予宽宥。中统二年(1261)八月宋私商七十五人入宿州,...
蒙古统治集团在征服战争中,俘获大量各地的工匠,其中最多的是汉人。安置这些工匠进行生产活动,并逐步形成了宠大的政府手工业系统,其规模和产量远超前代之上。政府直接控制的有工部系统、将作院系统、大都留守司系统、武备寺系统和地方政府系统。工部“掌天下营...
元朝驿传的名称,蒙古语音译。站即汉语“驿”的意思,元代汉文文献中有时兼汉、蒙语,作“站驿”或“驿站”;站赤,意为司驿者,元代汉文文献中除用于称站官和站户外,尚混用于称驿站。成吉思汗时,仿效中原驿传制度,于境内设立驿站。窝阔台即汗位后,又命各千户从所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