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应氏二首》

2024-06-09 可可诗词网-汉魏六朝诗歌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送应氏二首

(其一)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宣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其二)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天地终无极,人命若朝霜。

愿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

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

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

爱至望若深,岂不愧中肠?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

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



这两首诗为友人应氏而作。应氏,即汝南应玚、应璩,兄弟俩都是诗人,应玚更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植被封为平原侯,随其父曹操西征马超。途经洛阳时,与行将北上的应氏兄弟分手,于是作此诗以送别。诗共两首,作者并不象通常写送别那样只在刻画离情别绪上着墨,而是把惜别之情放到第二首去写,第一首却借送别来描写现实。这就不仅将送别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突出了此次离别的不平常的意义,更主要的是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关切、对人民的同情。正是诗中那宛如历史画卷般的对洛阳残破的真实描绘,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悲凉慷慨的风格,使之成为鲜明地体现了“建安风骨”的名篇。

诗一起,写作者登上北邙,四处遥望。北邙,在洛阳城北,为汉代王公贵族陵墓群集之地。一般文人在平常时候来到这里尚且容易产生人世沧桑的感慨,何况此刻登临的是自言“慷慨多悲心”的作者曹植,又适逢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代,心中的不平静自可以想见。因此,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两句虽只是叙事,而情自在其中。从结构来说,则起到总领全篇的作用。当其居高临下,俯视洛阳,呈现在他眼前的竟是如此触目惊心的景象: “洛阳何寂寞, 宫室尽烧焚。”宫室被焚毁是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的事。 当时军阀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遂将洛阳宗庙宫室付之一炬。如今20多年过去了,洛阳不但没有恢复旧貌,反而更加荒凉破败,几乎难以想象它曾经是一座宫阙巍峨壮丽、街市繁华热闹的都城。此情此景怎不令作者感慨万端,一个“何”字透露出他不胜惋惜和沉痛的心情。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紧承上文展开对宫室遗迹的具体描绘。残留下来的垣墙倒塌崩裂,已是一片废墟;丛生的荆棘却格外茂盛,竟呈参天之势。如果说前者是那场大劫的有力见证,后者则是对20年来社会动乱、民生凋蔽的生动说明。形容荆棘而曰“参天”,显然是高度的夸张,但唯其如此,才最真实地再现了洛阳的寂寞荒凉。军阀混乱所造成的岂止是宫室的破坏,战乱中灾难更为深重的乃是无辜的百姓,接下去作者自然由眼前颓败的景象联想到洛阳的人民。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高度概括了洛阳劫后余生的特点。旧时的老人缘何“不见”?是徙往他乡,还是不幸丧生?作者虽未作说明,但只要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的作品,如曹操《蒿里行》说: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王粲《七哀诗》说: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自不难对此做出回答。城市如此,乡村又如何呢?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两句诗展示出更为凄凉的情景:田园荒芜,野草丛生,掩盖了道路,人们走路不得不小心翼翼侧足而行。由此联想到久出不归的人,只怕连他们回到故乡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径。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既是泛指,也是设想应氏此次回归洛阳老家的情形;既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别之义,洛阳的面目全非也于此可见。写到这里,作者可说已经出色地完成了这幅凄凉悲惨的图画,但他并不止笔,而是由眼前的洛阳进一步扩展到广大的中原地区: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寥寥十字犹如一幅气势壮阔的历史长卷,更加广阔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这就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而且增加了诗的表现深度。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最后两句抒情: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是呵,一想到自己生活过的地方竟然成了这般模样,怎能不伤心哽咽得说不出话来。这里虽是代应氏设言,又何尝不可以看作作者沉痛悲凉感情的流露。

作者在这首诗里用史诗般的笔墨将北方大乱后若干年的劫后情景描写得如此历历在目,真实感人,并于字里行间表达出对军阀混战的愤慨、对时代乱离的感伤及对人民深刻的同情,实为难能可贵。即在他以抒怀言志为主的前期作品中,也属不可多得,因此屡为后人所称引。

第二首转入对送别的描写,一上来却说“清时难屡得”,这既是紧承前首抒写对社会动乱的感慨,又引出并烘托了下句: “嘉会不可常。”说友朋聚会同清平盛世一样不可多得,言下之意自当格外珍视。古代因交通不便,别易会难,离别遂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而与应氏的分别又当此战乱未息的多事之秋,自然会引发更多的感触。所以接下去用一个互相对比的偶句“天地终无极, 人命若朝霜”写人生的短促,其用意仍在于突出“嘉会”的难得和弥足珍视。这样,作者未及写送别情景就已经为即将到来的离别渲染出浓重的感伤情调。 “清时”、 “嘉会”既如此难逢,人生又如朝霜般短暂,真挚的友情自然显得格外珍贵,因此作者“愿得展嬿婉”,向友人奉献一片美好的衷情。但世间的事每每不能如愿,此时此刻偏又有“我友之朔方”之别,美好的愿望与无情的现实如此难以调和,这就更深一层地写出作者对友人的情深意笃和对即将到来的分离的惋惜惆怅。“之朔方”,似指应玚受命为五官将,即将北上赴五官中郎将曹丕处任职一事,应玚《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其中有“往春翔北土”之句,可以互参。 “我友”句始正面点出送别,接着便转入对送别宴会的描写: “亲昵并集送,置将此河阳。”亲密的朋友会聚一堂,在洛河北岸置酒为应氏送行,本当兴致很浓,尽欢而饮,谁知却是“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如果说一般的宾客酒不尽欢主要是由于离愁难遣的话,作为主人的曹植则除离情别绪外,还有更深一层的难以明言的痛苦,那就是: “爱至望若深,岂不愧中肠?”友人对自己既爱之极深,故期望也极深,自己辜负了这一期望,所以深愧于心。对这两句,张玉榖阐释说: “玩‘爱至’二语,朔方之役,应必有望植止之而植不能得者,故惜别中都带愤激。”(《古诗赏析》)可备一说。虽有爱才之心,惜无援才之力,歉疚中不免流露出对自己处境的不满,故语调十分深沉。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再回到眼前的离别上来,情深意重地抒发了别易会难的伤感以及由此而来的对别前时光的留恋和与友人款恋不忍分离的深情。但作者与应氏都不是那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人,所以在诗的末尾竭力从深重的离愁中振作起来,唱出“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的美好希望。这一方面是向志同道合的友人表明心迹,同时以此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和勉励。此诗情意深长、缠绵悱恻而不颓唐,其原因也在于此。

总的说来,《送应氏二首》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有着突出的成就。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将送别友人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写,从而不仅如一般送别诗那样传达出离情别绪,而且真实生动地反映了现实并表现了可贵的忧国忧民的感情,使之在立意方面高于一般的送别诗。其次表现在作者的善于表情达意。两首诗都使用了叙事、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几种手法不仅做到了有机结合,而且富于错综变化,从而有力地展示了深广的作品内容和作者复杂错综的感情。正因为这两首诗思深意远,苍凉悲壮,鲜明体现出建安的时代精神,所以朱嘉征称其“高步建安,不落黄初一格”(《乐府广序》)。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