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枯箨走阶庭》
君不见枯箨走阶庭
(《拟行路难》之十一)
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著故茎?
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罂?
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
人生倏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
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燕。
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
胡为惆怅不能已?难尽此曲令君忤。
鲍照的这首诗,反映了他人生观中复杂的一面。鲍照家世贫贱,才秀人微,在他的诗文中,常常激射出对黑暗现实的抗议之声,塑造出自己孤直耿介的形象。但是,他并不是超凡出世的诗人,毕竟未能忘情于人生的欢乐。在他的诗中,常常也有“浮生念当几,欢酌忽盈衷”(见《代升天行》)、 “寄语后生子,作乐当及春”(见《望孤石》)这样一些可以理解的情绪。这种企羡荣华,及时行乐的情绪,构成鲍照诗歌感情世界中的一抹阴影。这一抹阴影的存在,我以为不能简单地、笼统地视为糟粕。如果具体细致地分析下去,透过这阴影,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鲍照真实的全人,看到他内心的深刻矛盾,看到他在解决人生态度问题时的某种自我申说和自我怀疑。从这个角度看鲍照,也是很有意思的。
上面这首诗,就为我们从这个角度看鲍照提供了艺术的证词。
开头四句,是冷峻而简劲的起兴。在“君不见”这种古歌行常用的诘问句中,有力地肯定了人生难再的事实。枯萎的竹叶绕阶乱飞,它不能返青再长到原来的竹枝上去;死去的亡灵空享祭祀,它不能举杯重饮甜美的酒浆。人生的历程是一次性的。生命之杯只许你啜饮一次。人生态度,只能在直面这个严峻的事实的基础上,才能合情合理地确立。
而且,人生还“倏忽如绝电”,华年盛德,为时极短,这又是一个冷峻的事实,也是思索人生态度问题的人不能不面对的。
鲍照就这样,把人生难再、人生倏忽这两个冷峻的事实用诗的意象,鲜明地摆在这首诗的接受者——大约是一位比鲍照社会地位高的友人——面前。
鲍照对这位友人的劝告,一是劝他不要与时人争竞,二是劝他意存高尚而不妨行乐忘忧。可能是这位友人在官场的倾轧中有些失意吧,鲍照劝他把人生想透一些。所谓“宁及得与时人争”,就是说人生只有一次,而且倏忽如电,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时人争竞呢?还是多想想自己的活法吧!所谓“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燕。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就是说只要心志高洁,及时行乐以忘忧也无妨,还是活得轻松一些,抓紧啜饮你的生命之杯吧!
这样的劝告,当然是对这位友人十分回护的。但也有几分阿Q味。只要意存高尚,就可以旨酒嘉肴从朝到暮。心灵的净土上,已经放逐了奔竞的小人,自己也弃绝了竞争之念,那么感官上就不妨放纵一些吧。但是,终日醉醺醺地打着饱嗝,忧愁恐怖可能消除了,但高洁之志呢,却不免要打点折扣的。
于是,开出药方的诗人自己也有些怀疑了。 “胡为惆怅不能已?难尽此曲令君忤。”这两句结尾太有意思了。诗人蓦然感到一种难以排解的惆怅。他可能感到自己并没有最终地解决人生问题,自己开出的药方也未必能治好自己的心病。他的歌唱不下去了,他不知道该怎样结束这样一曲人生之歌,只好自我解嘲地说“难尽此曲令君忤”。
如此坦率地把自己的内心矛盾和盘托出,把自己的困惑、迷惘、自疑、自嘲悉数写出,这正是诗人的可爱处。
-
《春咏》
[2019-05-16]
-
《七夕看新妇隔巷停车》
[2019-05-15]
-
《上邪》
[2019-05-15]
-
《与刘伯宗绝交诗》
[2019-05-15]
-
《与胡兴安夜别》
[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