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城东门》

2019-05-15 可可诗词网-汉魏六朝诗歌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步出城东门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雨中,故人从此去。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

这是一首游子思归诗,东汉文人作。

诗人欲写久客思归,先写送客还乡;送客还乡又是通过回忆来表现的。所以,诗的首句“步出城东门”,既不是兴之所至,也不是信步而行,而是形为心役,受着意向的驱使,欲罢不止的。诗人出得城来,不望东,不望北,单向通往江南的大路遥望,这是为什么呢?“前日风雨中,故人从此去。”原来,诗人在思念着日前分手的故人,来这里重温送别时的情景。那天,故人从此地出发,沿这条大路到江南去,临别时风萧萧、雨凄凄的情景,使人久久不能忘怀。这两句描写天气,点染气氛,烘托黯然销魂的离愁别绪,而且又是诗人头脑中的图景,从而使读者如临其境,与诗人作感同身受的回味。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赞美说: “‘前日’二句,万古清警,似是客中送客作。”

说是“客中送客”,依据在后四句。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梁,桥梁;鹄,天鹅一类的大鸟。关于这四句,方东树认为“言涉世险艰,故愿还故乡”。这样象征性的理解,自有其深刻性,但从具体情境出发,似不如把“河水深无梁”看作眼前景物:水深无桥,还乡路断,故人已行,我独滞留此地,于是生出下面“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的幻想。至此,对于诗人“步出城东门”的意向,我们又有了深一步的认识。 “愿为双黄鹄”,与谁为双?无疑是已去江南的故人。诗人站在深不可渡的河水岸边,遥望通向江南故乡的茫茫大路,油然生出这样的想象:要是能和故人化作一双黄鹄,展翅高飞,同还故乡,那多好啊!因此,如下的推想应该是合理的:诗人和故人都是从江南来的游子,故人的离去,在诗人不仅是客中送客,而且是送同乡还故乡,自己的心早随同故人一道归去了。别情更兼乡情,联合起来,不断袭击着诗人,使他无法平静,怅惘,寂寥,孑然一身,百无聊赖,这才踽踽而行,步出城东门外,来向通往江南的茫茫大路遥望的。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类似的开头在东汉五言诗中还有。 “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梁甫吟》),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古诗十九首》之十三),它们谁先谁后,谁模仿谁,殊难论定。 “我欲渡河水”四句,更是汉诗中的常见语。 《楚辞·哀时命》“江河广而无梁”,《乌孙公主歌》“愿为黄鹄兮还故乡”,可能出现最早;乐府舞曲歌辞《淮南王篇》的“我欲渡河河无梁,愿为双黄鹄还故乡”,与这四句五言诗不过几字之差。从立意修辞来看,本诗独出机杼之处,只在“前日风雨中,故人从此去”二句。这两句景中含情,有意境,有特色,乃是全诗的核心。而且,它通过追叙的方式把前后两组常见语连接起来,将它们纳入一个自然完整的叙事抒情过程,在结构上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

这首五言古诗的感情色彩和艺术风格,与流传民间的乐府歌辞迥异其趣;它的袭用套语,缺乏独特个性,则显现着初期文人五言之作的不够真熟。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