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类·纯用赋体的宋词赏析

2019-05-30 可可诗词网-宋词艺术 https://www.kekeshici.com

记叙类·纯用赋体的宋词赏析

【依据】此词纯用赋体,描写确肖。(俞陛云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词例】

浣 溪 沙

咏 橘

苏 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解析】赋有多种含义。在 《诗经》 里,它只是一种区别于比兴的叙述手法。后来这种手法在不断的运用中得到发展,出现了以敷陈铺叙为特征的特殊文体,人们把这种文体也叫做赋。作为文体之赋,这里暂且不谈。关于叙述手法之赋,历代有不少论述。如“诗文直陈其事不比喻者,皆赋辞也”(《毛诗正义》);“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刘勰《文心雕龙》);“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朱熹 《诗集传》)。从古人的这些论述中不难看出,所谓赋实际上是一种铺陈叙述的表现手法,主要用来写景叙事或述志言情。这是诗之赋。词是诗的变体,历来有 “诗言志,词言情”之说,可见述志是诗的特长,而言情则是词的专擅。但是,正如诗歌并非皆为述志之作一样,词也有不言情,不兴寄而仅以写景叙事取胜的。俞陛云所说的 “纯用赋体”便是指这类词作。

苏轼的 《浣溪沙·咏橘》 的确是一首纯以写景赋物取胜的佳作。它的好处并不在于作家在词中寄托了什么深刻的情志,而在于其文辞的优美,写景的具体形象,叙述的生动活泼。一句话,在于其境界的优美传神。上片纯写景物,但紧扣所咏的本题——橘。“菊暗荷枯一夜霜”,在一夜经霜之后,菊花已失去原来的光彩色泽,显得暗淡,荷叶也枯萎了,而橘树则相反,“新苞绿叶照林光”,经霜后树叶不仅没有凋零,在晨曦的照耀下反而显得更绿了。“林”字说明不是孤立的一棵,而是一大片,而且还为下文 “出”字做了铺垫。到此为止,橘的形象已经得到初步的刻划,但若仅此而已,读者还无法见出橘的特征。所以词人紧接着又写了一句 “竹篱茅舍出青黄”,用竹篱茅舍来给橘林作衬托。好比一个画家,先画出一片橘林,虽也有暗菊枯荷作衬,但毕竟是纯自然之景,太单调了。于是在青黄掩映的橘林中又画了一角茅舍,一片竹篱,使之隐约可见。这样画面便生色不少。因为这样的景已不再是孤立的,它已融进了人事,因而有了生趣。苏轼之所以能通过词句传达出这样的意境,妙处全在于 “出”字。它不仅照应了上文的 “林”字,而且还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景物的层次感,使竹篱、茅舍和橘林相映成趣。“青黄”二字则具体地点出橘的形象特征: 青的是叶,黄的是果。这又为下文写尝橘暗作铺垫。照一般写法,词的上片写景,下片便该抒情了,苏轼则不然。“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出人意料地在这幅已经画得相当美的景物画中再画上一个尝橘的女孩来,并通过“噀人”、“惊”、“怯”等词语的形容,传神地写出她尝橘的动作情态。这样,这幅画就不但具有静态的美,而且有了诗意了。“初尝”二字还照应 “新苞”,明写动作情态,而暗点咏橘之本题,这也是苏轼的高明之处。这首词写到这里,似乎没有什么可再补充的了,苏轼却想落天外,韵味悠悠地写上一句“吴姬三日手犹香”,既夸张地写出橘的香气,令人向往,又点明了所咏之物的产地——“吴”,亦即江南。这样,词虽仅咏物,境界却很阔大,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因而能给人以很高的美感享受。

苏轼纯用赋笔而写得优美传神的词作,除了这首《浣溪沙·咏橘》 外,还有《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阮郎归》(绿槐高柳咽新蝉) 等。在唐宋词人中,除苏轼外,晏殊的 《浣溪沙》(玉腕冰寒滴露毕)、《清平乐》(金风细细),欧阳修的 《采桑子》 咏西湖诸作,周邦彦的 《浣溪沙》(翠葆参差竹径成),朱敦儒的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辛弃疾的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吴文英的 《满江红·淀山湖》,王沂孙的 《西江月·为赵元父赋雪梅图》 等等都是纯用赋笔之作。特别是辛弃疾的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就其意境的刻划,情趣的浓郁来说,比之苏轼的这首《浣溪沙》一点也不显逊色。虽“不着妍词,不着情语”,“随手写来”,却“盎然成趣”(俞陛云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当然,正如词不都是言情之作一样,并非所有的词都可以“纯用赋笔”来叙述。即使是咏景咏物之作,也并非全部都“纯用赋体”,借咏物以抒怀的词作也比比皆是。谁也不能断言二者的高下,因为技巧本身并没有好坏高下之分。另一方面,纯用赋体的咏物写景之作,往往是词人心情比较平静、舒畅的表现,相反如果词人有浓郁的感情要抒发,或心中有“块垒”不得吐,他是绝对不会悠哉悠哉地去欣赏风景,描物状形的,因而也就不会纯用赋体来创作。不难想象,欧阳修要是情绪不佳的话,他是绝对不会连写那么多首 《采桑子》 来咏颍州西湖的。即使勉强为之,写出来的词也决不能那样赏心悦目。另外,纯用赋笔还要求作家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从社会生活或自然景物中发现美的意境,要赋自然景物以生活的情趣,遣词用语要精炼生动传神。一句话,要善于从社会生活或大自然中寻找美,表现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