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类·化腐为奇的宋词赏析

2019-05-30 可可诗词网-宋词艺术 https://www.kekeshici.com

创新类·化腐为奇的宋词赏析

【依据】秦观 《鹊桥仙》“纤云”,清黄苏: 按七夕歌以双星会少别多为恨,少游此词谓 “两情若是久长,不在朝朝暮暮”,所谓化臭腐为神奇。凡咏古题,须独出新裁,此固一定之论。(黄苏《蓼园词选》)

【词例】

鹊 桥 仙

秦 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解析】 秦观这首词讲了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但他一反前人旧说,讲出了新意,讲出了人间化了的美好的爱情。

新和旧是相对而言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起源当由民间传说,流传的历史已相当悠远。《诗经·小雅·大东》: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可见 《诗经》 中已将牛、女二星拟人化。此后更有种种演衍。《文选》 李善注引曹植《九咏》云:“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二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矣。”又《艺文类聚·岁时部》 引吴均《续齐谐记》云:“桂阳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弟问曰:‘织女何事当渡河?’答曰,‘织女暂诣牵牛’。世人至今云织女嫁牵牛也。”可见汉魏间牛女故事已基本形成。此后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代代不绝。其主题多谓牵牛、织女二星平时不得相会,应有无限愁苦。而秦观此词,做出了极为漂亮的“翻案”文章。千百年来,人们歌咏这个爱情故事的篇章何止千万,而能长久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首推秦观这首 《鹊桥仙》了。

这首词为何能卓然秀出呢?主要就在于它的立意之新。前人一般歌咏牛郎织女的作品,大都从同情他们的遭遇立意,写他们聚少别多,咫尺天涯的哀怨。如《古诗十九首》之一的《迢迢牵牛星》,就是表现他们相思却不得相聚的痛苦,以及他们遥遥无期的期待心情。由于这首诗产生的时代较早,题材较新,加之以独特的艺术技巧,得以流传千古,不失为一首歌咏双星的优秀之作。但随着写这个题材的人增多,众口一辞,毫无新意,不免变得陈腐,这在许多名家那里也不能免俗。象欧阳修的《渔家傲》“一别经年今始见新欢往恨知何限?天上佳期贪眷恋,良宵短,人间不合催银箭”。写他们相逢难得,良宵苦短; 张先的《菩萨蛮》: “牛星织女年年别,分明不及人间物。匹鸟少孤飞,断沙犹并栖”。则写他们享受不到人间夫妇团聚欢乐的凄苦。秦观的这首《鹊桥仙》并没有因袭传统的写法而自出机杼,他既没有慨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而是创造出美丽的意境,歌颂了感情真挚的爱情,并将爱情的理想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词的开头,是一幅七夕美景: 星繁月淡,片片彩云,如巧手织就的云锦。偶尔一颗流星划过夜空,似在传递着深沉的离恨。牛郎织女经过长时间不得相见的煎熬之后,将渡过那迢迢的银河赶来相会了! 词人满怀着情丝,点出人们传诵的牛女相爱的故事。但他没有按传统的写法继续写下去,而是浓蘸巨笔,写出了新的意境:“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反众说,认为牛女一年相会一次,比人间朝暮相会更好,因为它来的珍贵,也就比人间幸福。不仅高度地概括了双星故事的爱情意义,而且嘲笑了世俗那些虚伪短暂的爱情,树立了牛郎织女双星的崇高形象。词的下片开始写双星一段短暂的相会:“柔情似水”,道出了双方感情的深沉广大,浩渺无际。他们长年分居,一旦聚首,两人的柔情蜜意就如银河水绵绵不尽;“佳期如梦”,但这难得的佳期又是十分短暂的,使他们感到象是做了一场好梦似的,梦中的美景倏然而逝,离别的痛苦就更加深重了,为此怎能不让他们“忍顾鹊桥归路”!这里有多少的依恋,多少的怅惘,尽管这样,作者也没有以无限感伤的俗套之语作结,而是推开一层,翻出新意,用昂扬的笔调书写出令人感奋的警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它向人们昭示着爱情的真谛: 即爱情重在两心相知,重在执着不衰,真挚的爱是不会因时光的流逝、空间的阻隔而消亡的。词人就这样歌颂了这天长地久刻骨镂心的爱情,并从某个角度阐明了爱情的永恒与短暂的辨证关系,使词作的整个境界升华,美学意蕴更加深厚。它反映了秦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待爱情的高尚的精神境界,不仅“化臭腐为神奇”,脱出前人创作的窠臼,而且自标高格,以他独特健康的爱情观在文学史上传诵千古。

清代戏剧家李渔在 《闲情偶寄》 中指出:“才人所撰诗、赋、古文与佳人所制锦绣花样,无不随时变更。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这就是说,只有不断地变,文学才能不断地获得新的生命,否则,它就会变成腐朽的、板滞的、凝固的、僵死的东西。一言以蔽之,不创新,文学就要死亡。这是历代有成就的作家、理论家在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共同认识,也是文学创作的普遍真理。秦观的这首词之所以能立意高古、意境清新,情思隽永,正是他在艺术天地里不拘常法,不为物役,言必己出的独创精神的结果。这也正是为什么千万首以牛郎织女故事为题材的作品都湮没不闻,独这首《鹊桥仙》 能世代相传,经久不衰的原因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