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代王夫人作》(文天祥)

2024-01-14 可可诗词网-唐宋词选 https://www.kekeshici.com

文天祥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官、半夜雨淋铃,声声歇。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词林纪事》评文天祥词云: “气冲斗牛无一毫委靡之色。”这首《代王夫人作》的《满江红》,可谓一例。

王夫人名清惠,南宋度宗昭仪(宫中女官)。宋亡,被俘往燕京。北去途中写了一首《满江红》(太液芙蓉)词,题于驿馆,在当时影响甚大,传诵中原。词中上片回忆过去宫中生活,下片叹说乱离中的悲苦,末句云: “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文天祥被俘至南京,读到王清惠的词,“惜末句欠商量”,重写了两首词,一题为《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后山“妾薄命”之意》,一首便是本篇《代王夫人作》。

代作,本有拟作、仿作之意,但这里主要是翻新的意思,即文天祥以自己的思想翻新词,纠正王清惠的原作在内容上的不妥之处。原作用典较多,为了适合这一表现特点,文天祥的代作也多引典抒情,但不隐晦难解,而言简意丰。

上片写被掳之苦和亡国之痛。汉武帝时,曾饰细君为公主,嫁给西域乌孙王,令以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后移用作王昭君远嫁匈奴。杜甫《咏怀古迹》诗有云: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文天祥这首词的开头借“琵琶”故事总指后妃宫女被掳北去。“移根仙阙”,离开宋宫,被驱北行,较之公主远嫁,处境惨,悲愁深,所以说“最苦”。“王母”句,以西王母瑶池美宴的古代传说,喻指宫中欢意消歇。“仙人”句,以铜仙坠泪的故事,感叹国家沦亡的惨痛。“听行宫”三句,亦是用典抒怀。唐玄宗避乱入蜀,在马嵬坡被迫缢死杨玉环,行至斜谷口,夜闻栈道上雨声与车马铃声相应和,触及时势,即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其恨。这里借此典表述被迫北去途中的悲苦心境。与王词比较,文词的上片未过多追叙昔日宫中的繁华景象,而是紧扣“最苦”二字,反复陈述亡国之痛,抒写集中,笔调沉重。

这首代作,翻王清惠原作之意,在下片表现得更为明显。下片写对敌之恨和守节之坚。王作过片原云: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文天祥则认为:龙虎不会散,风云不会灭,散灭的只是彩云和香尘。不是千古恨,是铜驼恨,亡国之恨;不是凭谁说,何人说,而是自己哪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不仅比“顾山河百二,泪盈襟血”的意境优胜,壮语感人,而且翻转来了。“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新月。”王清惠原作写的是“客馆”,而文天祥在这里翻作“昭阳宫”,故国之思,跃然纸上。“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是文天祥代作的关键一句。王清惠原作希望不致受到胁迫侮辱,能幸免苟活,安度余年。文天祥更新其意,不愿似天家者,即不愿似嫦娥奔月,冷冷清清,更不愿似太皇太后、太后、皇帝投降元朝,乞求敌人,要洁身自爱,坚守节操,宁为玉碎,不作瓦全。这既是对王清惠等后妃宫女的忠言劝告,又是对宋皇忍辱苟活的含蓄指责,也是矢忘不渝的自勉之词。

王清惠作为妃嫔,在国破家亡之后,以词表达其今非昔比的哀悲痛楚和企望逃脱屈辱、保持清白的合理心愿,也有其真切动人之处,然而不是英雄之词。文天祥作词甚少,但他的词每一篇都有一定的政治内容,都是有为而发。他的词,在艺术上值得重视的首先是塑造了个性鲜明的自我形象,是他的生活、情思、人格的艺术结晶。他的词,不专以文字技巧博取读者的欣赏,而是用喷涌的热情和悲愤的血泪激励读者的行动。这首《代王夫人作》的《满江红》,刘熙载在《艺概》中说: “文文山词,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意,不知者以为变声,其实乃正之变也,故词当合其人之境地以观之。”堪称的论。

元至元十一年丙子正月,伯颜以宋谢、金两后以下北去。有王昭仪者,名清惠,题《满江红》词于驿壁云: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恩承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簪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朝、鼙鼓揭天来,繁华歇。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沾襟血。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愿嫦娥,相顾肯从容,随圆缺。”五月二日抵上都、朝见。十二日夜,宋宫人陈氏、朱氏与二小姬沐浴整衣,焚香缢死。……清惠恳请为女道士,号冲华。王昭仪之词,传播中原。文天祥读至末句,叹曰: “惜也,夫人于此少商量矣。”为之代作一篇云。(〔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六)

文文山云,王昭仪题《满江红》于驿壁,为中原士夫传诵,惜其末句少商量耳。拘囚之余,漫和一阕,庶几“妾薄命”之意。……然予又按《佩楚轩客语》,以原词为张琼瑛所作,题之夷山驿中。琼瑛,本昭仪位下也。若然,则后世可以移责矣,第未审信否耳。(〔明〕陈霆《渚山堂词话》卷一)

王昭仪题驿壁词,结语为文山所讽。后抵北,乞为女道士,号冲华,卒不得与陈、朱二夫人比烈。观文山之惜昭仪,即以见文山审择自处,盖已有素,安得重有黄冠之请,与昭仪同符耶?赵翼《陔余丛考》谓当以《心史》为据,《宋史》诬为文山云云,记载失实。然《心史》记文山事,他亦未可尽信。徐乾学《通鉴后编考异》谓姚士粦所伪托也。昭仪词,陈霆《渚山堂词话》云,宫人张琼英作。(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