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孙《眉妩新月》

2019-05-21 可可诗词网-唐宋词精品译注 https://www.kekeshici.com

《眉妩 新月》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注释】 ①痕,眉痕。新痕:新月。语本李贺《房中思》诗:“新桂如蛾眉。”依约:隐约。②便有句:反用唐·牛希济《生查子》词:“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深深拜:宋·金盈之《醉翁读录》:“中秋,……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唐·李端《拜新月》诗:“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③画眉未稳:语本吴文英《声声慢》词:“新弯画眉未稳。”素娥:嫦娥。二句语本李商隐《嫦娥》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④银钩:指新月。语本宋·秦观《浣溪沙》词:“宝帘闲挂小银钩。” ⑤慢:同谩,徒也,空也。“叹慢磨”二句: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月乃七宝合成……常有八万二千户持斧凿修之。”此语反用宋·曾觌《壶中天慢》词: “何劳玉斧,金瓯古无缺。”金镜:月亮。⑥“太液池”二句:典出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太祖夜幸后池,对新月置洒。问当直学士为谁,曰:‘卢多逊。’召使赋诗,……其诗云:‘太液池边看月时,好风吹动万年枝。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些子儿。’”⑦端正:指圆月。韩愈《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诗:“三秋端正月,今夜出东溟。”窥户句,语本姜夔《玲珑四犯》词:“端正窥户。”⑧桂花影:指圆月。唐·徐坚等《初学记》卷一引虞喜《安天论》:“俗传月中仙人佳树。”“看云外”二句反用曾觌《壶中天慢》词:“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何劳玉斧,金瓯古无缺。”云外山河:山河,即山河影。原指月中阴影。宋·何䓕《春渚纪闻》七:“王荆公言:‘月中仿佛有物,乃山河影也。’至东坡先生亦有“正如大圆镜,写此山河影。”

【译文】 新月如眉渐渐升悬于柳树梢头,淡淡的月彩穿过花丛,隐约划破初罩大地的暝色。(一见新月)便产生团圆的期望,深深拜月祈愿。(然而昔日)相逢于香径的人今在何处?新月犹如月中嫦娥无心画就的娥眉,料想她还怀着深深的离恨。最堪怜惜这曲似小小银钩的一弯新月,在秋空中为她冷寂地高挂夜幕宝帘。

千古以来,月亮的盈亏往复之律不由人问,叹息玉斧空磨,人力难以补圆残缺的月亮。(昔日帝王赏月的)太液池犹在,如今却已成物是人非的凄凉之处,(对此)谁人还能重新赏赋清景?此时故国残月黯淡,长夜耿耿。试想等到他日新月复圆、窥人门户之时,看那云外圆月映照下的故国山河,却依然残缺如故,在月光下衰颓老尽。

【集评】 清·张惠言:“碧山咏物诸篇,并有君国之忧。”(《词选》)

清·谭献:“圣与精能以婉约出之。律以诗派,大历诸家,去开、宝未远。玉田正是劲敌,但士气则碧山胜矣。‘便有’三句,则寓意自深,音辞高亮。”(《谭评<词辨>》卷一)

清·陈廷焯:“句句是新月,却句句望到十五。‘渐’字及‘便有’字,用得婉约。‘千古’句忽将上半阕意一笔撇去,有龙跳虎卧之奇,结更高简。”(《云韶集》卷九)又云:“后半忽用纵笔,却又是虚笔,寄慨无端,别有天地,极龙跳虎卧之奇,海涵地负之观。”(《词则·大雅集》卷四)又云:“碧山《眉妩》、《高阳台》、《庆清朝》三篇,古今绝构,……一片热肠,无穷哀感,《小雅》怨悱而不乱,诸词有焉。”(《白雨斋词话》卷二)

清·沈祥龙:“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如王碧山咏新月之《眉妩》,咏梅之《高阳台》……,皆别有所指,故其词郁伊善感。”(《论词随笔》)

【总案】 此词上片绵密,下片疏宕;上片轻柔婉丽,下片苍凉怆痛。上片展示清新轻柔的新月清赏情景。过片三句点明今日回天无力,以空际转身的突兀之势,一笔扫空上片情景。词人把心灵深处潜藏的记忆复呈于前,把现今情景抒写于后,上片明明是追忆,却以实写虚,令人初读误以为写眼前情事,至过片才加点破。纵观全词,其意象是以突出自然时间顺序的“昔(上片昔赏新月情景)——今(下片“太液池”至“故山夜乐”)——他日(“试待他”至结)为结构脉络。引发过片三句慨叹的,实是今日和他日情景,却将原因后移,结果前置,着意使之与上片形成强烈反差。月之“千古盈亏”这一亘古无限的空阔宇宙意象,及其“叹慢磨”二句展示的无情时势,即使一切人世英雄业绩与之相比,亦是转眼成空的瞬间。这种小与大、近与远、有限与无限、支配无限时空的客观规律与被支配的渺小个体相形,造成强烈的对比反差和大起大落的转折之势,不仅使过片有龙腾虎跳之奇,而且传达出一种充满虚无意味,怆痛人心的深永悲哀。“太液池”三句逆挽过片,化实为虚,托出宗社沉沦的盛衰之变。与上片形成强烈的物是人非的今昔对比。结尾的设想和惨淡情景,再次与上片见新月“便有团圆意”的美好期待呼应,形成强烈对比,造成愈转愈悲、低抑无尽之势。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