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故垒西边3,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4。乱石崩云5,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6。江山如画7,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8,雄姿英发9。羽扇纶巾10,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11,多情应笑我12,早生华发13。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释】
1.赤壁有二。一在湖北嘉鱼东北江滨,三国时,吴将周瑜在这里大破曹兵。一在湖北黄冈城外,名赤鼻矶,苏轼据传说以为是周瑜破曹处。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它先写赤壁的形势景色,次述古人的英雄事迹和自己的感慨。
2.风流人物:才能出众、品格超群的人。
3.故垒:旧的营垒。
4.周郎:周瑜字公瑾,助孙策平定江南,少年英雄,时人称为周郎。
5.崩云:如云的崩裂。
6.雪:指浪花。
7.“江山”二句:由山水到人物,引起下片。
8.小乔:乔本作桥,桥玄女,周瑜妻,与姊大乔皆有美色,合称二乔。初嫁:泛言。乔嫁周在十年前。
9.英发:英气勃发。
10.羽扇纶巾:古代儒将的装束,用以形容周瑜的雍容儒雅。这是周的风采的另一面,与“雄姿英发”相统一。纶(音guan)巾:青丝带的头巾。
11.故国:故乡。神游。身不到,神魂往游。苏轼因政治失意,故有归故乡的念头。
12.多情:关心他的人。
13.早生:苏轼早在熙宁八年已言“鬓微霜”(《江城子》)。
【译】
浩荡的长江水呵,
滚滚向东奔流不息。
大浪淘沙、淘尽千古
多少风云人物、
多少辉煌业迹。
就在那古营垒的西边,
有人告诉我,那就是当年周瑜
大败曹军的赤壁。
只见乱石穿空,有如
崩裂的云霓,
巨大的波涛,拍打着
岸堤,
卷起千万朵浪花
如雪。
江山雄伟娇娆如画,
画中又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公瑾,
迎娶了江东最漂亮的小乔,
英气勃发,雄姿健矫。
头戴纶巾,羽扇手摇,
挥洒谈笑,就将敌军
强大的战舰烧掉。
而我呵,功名未立而人已先老,
孤独的魂灵,在思念的故土
神游一遭,
故友都笑我,
白发生得太早。
唉!人生万事皆如梦幻,
还是举杯,用酒将那
江上的明月
祭扫。
【评】
这是东坡豪放词之代表作。肯定东坡豪放者,以此称之,如《吹剑续录》所载,“有幕士善讴”者,称“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否定东坡豪放词者,亦不否定此词之豪放。如明人俞爰:“其豪放亦止‘大江东去’一词”(《爰园词话》)。
此词题目为“赤壁怀古”,此四字为两个内容,一是地点,是空间;一是历史,是时间;前者写江山风物,后者写人物豪杰。上片词人紧紧围绕这两点,时合时分。
此词由江山而人物,由今日而历史,由历史至现实,结构上大开大阖,情绪上大起大落、豪放里潜孕着悲哀,清旷里深蕴着凝重,更兼之以词人善用大布景、大空间、大时间、大字眼,跌宕起伏,确乎非婉约秀山丽水、九曲回肠者可同日而语。
起句凭空发落,“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说江水向东而去,本是寻常之事,自然之事,“江”冠以“大”,“东”缀以“去”,“大江东去”四字,遂将江水之浩荡气魄,一挥而出。此三句是江山人物合写。以无垠之空间,借大江之浪淘,推出无限之时间,使千古英雄人物登上舞台。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故垒西边”就将那浩荡无垠的“大江”,定格在一个确定的经纬点上,也就是题目之“赤壁”;一个“故”字,又轻轻引示出题目的“怀古”。但苏轼元丰五年所在黄州之赤壁,到底不是历史之真赤壁,东坡自己也未必真相信此地为三国大败曹军之赤壁,以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姑且信之吧!一个“人道是”三字,就巧妙地将这个问题留给历史学家去考索吧!“三国”二字,传说陈无己见之,提出“不必道‘三国’”,而东坡也采纳之,改为“当日”(参见《艇斋诗话》)。但今本还是多用“三国”二字。这是因为“三国”比“当日”来得自然、真实、气势响亮,时间也表现得更准确。一般来说,第一感、第一稿总是要更真实、自然一些。陈无己可以“闭门觅句”,作江西诗祖的一宗,却无法成为东坡一类的大文豪,由此也可见之一斑。此句承“千古风流人物”而来,将题“赤壁怀古”点足,下句则回到起句“大江东去”的境界,回过头描绘江山之壮伟:“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先将你的视野引入高空,极写乱石之高耸;再引领你倾听那惊涛拍岸的巨响,炫目于脚下卷起的千万堆浪雪!结句,词人与起首一句呼应,江人合一,总括上片:“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以“一时多少豪杰”结束上片,同时也就开了下片“怀古”抚今的具体内容。是段落的结束又是下段落的开端,极妙!
下片具体写“一时多少豪杰”的内容。将一幕幕历史画卷推上了银幕、推上了舞台。“遥想”两字,统领直至“灰飞烟灭”,贯注而下,一气呵成。对于周公瑾的描绘,词人写出了并列的一组意象,每个意象之间,都有着不同的审美风范:“小乔初嫁了”,写公瑾而先写小乔,有烘云托月之妙,并与下面“雄姿英发”的阳刚之美相反相成,阴柔与阳刚,女性之美与英雄伟业组合得完美无间。而“小乔”之韵事.又引人多少遐思,西方荷马史诗中描写了海伦引发的战争,小乔在赤壁之战中,至少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第三个意象:“羽扇纶巾”写服饰,“谈笑间”,这是写意态,写儒将风度,“强虏”句写英雄之伟业。这一形象,自从谢安之后,尤其是李白的一再推许之后,“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就成为了士大夫所倾慕的儒将形象。
然而,无论是如画的江山,还是名载千古的英雄伟业,都无法摆脱词人此时此刻的灰暗心理。此时,苏东坡乃是乌台诗案后死里逃生“魂如汤火命如鸡”的贬谪黄州的要犯。江山的雄伟,与古代的英雄,恰恰使自己感受到自己“奋厉有天下志”的雄心报负的破灭。所以,才会有“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和“人生如梦”的哀叹。东坡元丰二年(1079)遭诗案,至此47岁,早已白发满头。有人曾婉惜东词这首词的“灰暗的尾巴”,其实,如果没有这个“灰暗的尾巴”“大江东去”将不成为其“大江东去”,苏东坡也将不成其苏东坡!“与其相似而伪,无宁相异而真”。唯其如此,才是封建社会后期黑暗里的真实的苏东坡,也因此才成其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