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炎《甘州》
《甘州》
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各处杭越。①逾岁,②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并寄赵学舟。③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④寒气脆貂裘。⑤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⑥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⑦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⑧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⑨
【注释】 ①辛卯岁: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沈尧道:沈秋江,名钦。各处杭越:沈尧道和张炎北游归来后,沈居杭州,张寓越州(今浙江绍兴市)。②逾岁:过了一年。③赴学舟:名与仁,亦赴北写经。④玉关:玉门关。此泛指北方。⑤脆貂裘:语出岑参《北庭贻宗学士道别》:“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 ⑥江表:江南。西州:古城名,在今南京市西。晋羊昙受谢安推重。谢安扶病还都时,曾经西州城门而入。安死后,羊县行不由西州路。尝大醉,不觉至西州门,痛哭而去。见《晋书·谢安传》。⑦“一字”二句:用“红叶题诗”典。见前周邦彦《六丑》(《正单衣试酒》注⑧。) ⑧楚佩:《楚辞·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州。”楚,楚女,即湘夫人。佩,玉佩。此句化用《湘君》句意,以表现送别友人的依恋之情。⑨登楼:王粲有《登楼赋》,抒思乡之情。
【译文】 记得我踏雪在北方漫游,严寒似刀几乎要割碎我的衣裘。行憩在枯林古道,饮马在黄河岸滩,这心中的悲酸啊不尽悠悠。北游一场梦觉,我依然身在江南,不禁老泪纵横、如羊昙泪洒西州。难言的苦衷实在是无法题书,难怪御沟的红叶都因此而生愁。
你姑且载一车白云归去,试问有谁能似湘君,留下玉佩于澧浦,徘徊顾影在中洲?折一枝芦花送你远去,芦花零落沾满了一身秋意。在和往常一样的野桥流水处等待,招来的却不是故友沙鸥。空怀着万千情感,却又怕敞襟登楼,因为见到夕阳西下,会爆发出怀念故国的悲愁。
【集评】 清·谭献:“一气旋折,作壮词须识此法。白石嘤求稼轩,脱胎耆卿,此中消息,愿与知音人参之。”“(“一字”二句)颇诙诡。(结句)不著屠沽”(谭评《词辨》卷一)。
清·陈廷焯:“一片凄感,似唐人悲歌之诗。结笔一往情深。”(《云韶集》)
近代·俞陛云:“上阕‘短梦’以下四句能用重笔,力透纸背,为《白云词》中所罕有。‘折芦花’二句传诵词苑,咸推名句”(《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近代·陈匪石:“结拍从稼轩‘休去危栏倚,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化出,而气味各别;言尽意不尽,则与高阳台同一机杼。至‘枯林’、‘古道’、‘落叶’、‘芦花’、‘沙鸥’、‘斜阳’及‘悠悠’、‘寻常’等字,均非泛设,且中所蕴蓄只同游旧侣可以共喻,有不能明言且无可与语者。在玉田词中,为直抒胸臆之作,通篇一气直下,不使一提笔、转笔、衬笔,尤见力量”(《宋词举》)。
现代·唐圭璋:“此首追念北游寄怀故人之作。起两句,记当年北游之豪情。‘傍枯林’三句,记北游之地。五句一气直下,气象苍莽。……收处与稼轩之‘斜阳烟柳’句意相同。举友朋聚散、家国兴衰之感,并收入此结句也”(《唐宋词简释》)。
现代·沈祖棻:“此词文字极为警策,而以疏宕之气行之,故流畅而不纤,浑厚而不滞,玉田词中上乘也”(《宋词赏折》)。
【总案】 1290年秋,张炎与沈秋江、曾心传携手北游,1291年自大都回归杭州,此次短暂的游历,在张炎的一生中留有深刻的印记。此词即从追忆北游叙起,依然不减《壶中天》词之雄浑壮阔,凄冷苍茫,把过去与现实,大都与杭州、送别与感怀,身世之感与故国之思交织在一起,和谐浑厚,其情感之流向如小溪曲水缓急自适。杭州处境之悲苦,送别场景之伤感,写得可感可见,深切动人。既苍茫悲壮,又深情绵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