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2019-05-13 可可诗词网-唐宋元小令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宋)潘阆

酒泉子·长忆观潮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杭州观潮,在宋代是一大绝景。吴自牧《梦梁录·观潮》、周密《武林旧事·观潮》等对此绝景都有详实、生动的记载。若论用词体来描绘这一绝景而又写得最早、写得最好的,当数潘阆所写的这首小令。

他从“长忆观潮”落笔,既点明这是回忆之作,又表露他对杭州观潮的盛况印象极深,永记在心,即使事过多年,记忆犹新。那么,“观潮”的盛况究竟如何呢?他从千头万绪之中,只选取“满郭人争江上望”这个阔大镜头,将观潮的人倾城而出、争先恐后、拥列钱塘江边、踮脚伸颈远望的喧闹景象和沸腾情绪,大笔勾勒出来,渲染出怒潮未来已自全城轰动、万人瞩目的浓烈气氛,就像正戏还没开场,已经响起了紧锣密鼓。在极力夸张、蓄势已足的情境下,词人再用“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绘形绘声地描画怒潮涌来之际令人惊心动魄的气势和震天动地的声势。他不说潮水来时,白浪滔天,声如雷鸣;而说看那潮水的来势,简直怀疑大海的水被全部倒得精光,齐集到钱塘江口,听那潮水的声响,简直就像万面战鼓齐声擂打。这种飞腾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新颖而又雄豪的比喻,把潮水之汹涌澎湃、观者之惊喜感受和词人之如醉如狂,表达得酣畅淋漓,无以复加。整个四句,由“长忆观潮”领起,第二句写人之“观”,第三句写“潮”来之势,第四句写“潮”来之声。四句连贯,一气之下,既表现了观者人山人海的盛况,又描写出潮水排山倒海、潮声喧天撼地的壮景,道出了不能不使词人“长忆”的原因。

上阕回忆观潮,着重描写势极雄豪的潮来壮景;下阕回忆弄潮,着重歌颂弄潮健儿的无畏气概。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词人紧接上阕末尾对钱塘怒潮的夸张描写。至此掉转笔锋,着力刻画那些迎着涛头、戏波弄浪的游泳健儿。这些“弄潮儿”竟然踩着潮头,挺立于惊涛骇浪之中;手举红旗,红旗却不被潮水溅湿。这是人对自然的挑战。如果说“沧海尽成空”的壁立潮头还带有浪漫主义的夸张的话,那么弄潮健儿之无视万仞鲸波的高超绝技和飒爽英姿,则是词人亲眼看到的一幅现实主义的健儿弄潮图。词人越是把潮头描写得惊险万状,也就越加反衬出弄潮儿的身手不凡和无畏精神。自然界的怒潮是天下的壮景,而弄潮儿的弄潮更是人间的奇观,是伟大者中之更伟大者!他们舞旗戏浪,为人们观潮增添了更瑰奇惊险的内容,也使词人为他们出没狂涛的命运而心惊胆战。正因如此,“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前句与开头的“长忆观潮”遥相呼应,表明离开杭州多少年来还屡次梦见这一人与大自然争胜比高的难忘场面;后句则紧承前句,描写就是从梦中惊醒过来还感到心惊胆战的心理状态,进一步用自己的切身感受,烘托“弄潮儿”之敢于藐视大自然的无畏精神,表达了对“弄潮儿”的担心、敬佩和歌颂的复杂心情,从而把对杭州观潮永志不忘的自然壮景和人类奇迹之无比赞叹推向了极点,使得全词成为浑然一体的完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