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
(宋)周邦彦
少年游·并刀如水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首词有说是“饮妓馆之作”,有说是写北宋名妓李师师之事。张端义《贵耳集》云:“道君(宋徽宗)幸李师师家,偶周邦彦先在焉。知道君至,遂匿于床下。道君自携新橙一颗,云江南初进来,遂与师师谑语。邦彦悉闻之,隐括成《少年游》云。”其事确有与否,说法不一。近代学者王国维即否定此事。无论此事有无,从词意来看,词中人物是一对秋夜相会的情侣,这是没有疑问的。词中所写的男女之事,细致入微,意态缠绵,无一点恶俗气味,却表现出真与美的光彩。
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记言,主要从女方着笔,全篇以景衬情,以声传情,显得自然协调。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三句,本是写一对情侣双双进食时鲜果品,却只用女方一个“破新橙”的细节毕现出来。而写这个细节时,先用静物铺衬。“并刀如水”,用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句:“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用如水的并州刀剪,来形容破橙之器的光洁澄澈;“吴盐胜雪”,则用李白《梁园吟》中句:“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如雪。”以雪亮晶莹的吴地白盐,来比喻玉盘明净、果品新鲜。这两个比喻先勾画出一幅光彩鲜亮的画面。以这个画面为背景,那女子的“纤手”,正在剥开黄橙橙的鲜果,含情脉脉地与情人品尝,使原来的静物画面顿时活跃起来。“破橙”女子的一片浓蜜情意也借此流溢出来。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三句,将视线拉开,放眼整个居室的环境。华美的帐幔轻垂,兽形的香炉不断散发出袅袅香烟,整个室内弥漫着暖融融的气息。那一对情侣的柔情蜜意也融化在这温馨的气息中了。在这如痴如醉的环境中,女子为了愉悦情人而吹笙。写吹笙既无吹奏的情态,也无对乐曲的描述,只写到“调笙”而止。这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笔法,确乎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绝妙至极。它不仅包含了无限不可言传之意,而且让人联想到,在这悠悠的笙笛声中,一对知音的男女,彼此间充满着体贴之情。
上阕两层意思写出了一个明光素洁的环境,衬出了一对情侣无限依恋之情。下阕则全写女子的缠绵之语。用“低声问”一语,直贯篇末。虽然是谁问并未点明,但从那形象入微的声口中,不难看出,问者正是方才纤手破橙之人。为何而问?也未说明,但从“向谁行宿”一句,可知是由男子告辞引起。以问话而表达出对情人的挽留之意,使两人亲昵之状跃然纸面。下句“城上已三更”,挽留之意更明,又说“马滑雪浓”,“直道少人行”,表情措语,极有分寸,那男子听后,可能欲走亦无法抬足了。这种写法,让读者从女子一方之口,闪闪烁烁的词语中去体会其中情味,比直言明说要高明得多。同时,那三更夜冷,马滑霜浓,风寒路旷的室外恶劣环境,不正与室内那种软玉温香、香气袭人的气氛形成强烈的对比吗?挽留者的柔情,欲行者的犹豫,尽在不言之中。
周邦彦词长处在“模写物态,曲尽其妙。”这首词的妙处,除了对环境的模写逼真细致外,还在于运用人物动作细节和语言声口,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缠绵情态。正如毛稚黄所说:“后阕绝不作了语,只以‘低问声’三字贯彻到底,蕴藉袅娜。无限情景,都自纤手破橙人口中说出,更不作别一语。意思幽微,篇章奇妙,真神品也。”
-
(清)孙廷璋《卜算子·又是夕阳边》原文鉴赏
[2019-05-14]
-
(宋)辛弃疾《卜算子·漫兴》赏析
[2019-05-13]
-
(宋)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句吊贾傅》原文赏析
[2019-05-13]
-
(明)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原文赏析
[2019-05-13]
-
(清)吴兰修《卜算子·绿剪一窗烟》初秋月夜吟赏之作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