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李重元《忆王孙·春河》
(宋)李重元
忆王孙·春河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李重元,生平事迹不详。黄升《花庵词选》里有他的《忆王孙》词四首,副题分别为《春词》《夏词》《秋词》《冬词》,表现了怀念王孙远游未归的共同主题。
这首《春词》写的是闺阁之情。首句从汉刘安《招隐士赋》“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出。点明了作词时的特定环境:草木茂盛的春天;特殊心境:对远游未归的情人的深切怀念。因“忆”而登上高楼,但眼前只见烟柳笼罩,看不到远隔一方的心上人的踪影,怅惆、失望、凄恻,种种感情合成了无可言状的痛苦。着一“空”字,既有登高望远而一无所获的怅惘,又有独立高楼、无人相伴的孤寂,更有甚者,它使这种极度的哀伤显得那样地无济于事,这就更加深了痛苦的程度。恰在这时,杜宇鸟的鸣叫声声入耳,使人不忍卒闻。“百花深处杜鹃啼”,“声声只道不如归”(晏几道句),这凄厉的鸣叫声,拨动着望远者的心弦,勾起了对远游人的思恋。最后两句,写得尤其委婉、深沉。到了黄昏,这种痛苦的感情是否可以得到暂时的超脱呢?“雨打梨花”的现实给了否定的答复。这就把词人怕度过黄昏,怕看见雨点摧残梨花的孤独愁苦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小令的结句构制历来认为是词中之难事,宋张炎说:“末句最当留意,有存余不尽之意始佳。”(《词源》)应该说,这首词的结句留给读者“存余不尽”的艺术想象的空间是十分广阔的,这恐怕也是它传诵千古、历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这首词的题目是《春词》。但通篇三十三字,没有出现一个“春”字,作者只是撷取了萋萋的芳草、摇曳的柳条、声声啼鸣的杜宇、春雨击打的梨花这些春天的寻常之物入词,便勾勒了春天的景色,以抒发春天的情思,这种含蓄、寄托,也是词作的共同特点之一。
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在本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者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通篇似专注在写景,而每一景语俱是情语,熟练地把握了“情为主,景是客”(李渔语)的艺术创作规律。明沈际飞说:“一句一思,因楼高日空,因闭门日深,俱可味。”(《蓼园词选》引《草堂诗余正集》)这个特色最为显著的当推结句,前人评曰:“‘雨打梨花深闭门’、‘落红万点愁如海’皆情景双绘,故称好句,而趣味无穷。”(清沈祥龙《论词随笔》)
-
(清)孙廷璋《卜算子·又是夕阳边》原文鉴赏
[2019-05-14]
-
(宋)辛弃疾《卜算子·漫兴》赏析
[2019-05-13]
-
(宋)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句吊贾傅》原文赏析
[2019-05-13]
-
(明)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原文赏析
[2019-05-13]
-
(清)吴兰修《卜算子·绿剪一窗烟》初秋月夜吟赏之作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