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李清照《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
(宋)李清照
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这首词现在仍有不少人认为“乃送别明诚赴任莱州之作”,我们觉得与词情不合。赵明诚约于宣和三年(1121)守莱州。此词当为李清照由青州赴莱州,途中旅宿昌乐的馆舍写给留居青州的姊妹的。元代刘应李《事文类聚翰墨大全》后丙集卷四收此词,就题为《晚止昌乐馆寄姊妹》。词中“泪湿罗衣脂粉满”,系指分别时双方的情态;“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合于“晚止昌乐馆”的情况。因此将此词解为寄姊妹之作较妥。
上阕写独居馆舍,回忆送别时的景象。词人从与姊妹们握别的场面写起,“泪湿罗衣脂粉满”,概及送行的和被送的双方,“罗衣”、“脂粉”表明了女性的身份,“满”字极言伤别的感情。继而以唱《阳关曲》披沥难舍难分。苏轼在《论三叠歌法》里说:“旧传《阳关》三叠,然今世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若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乐天《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注云:‘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一句再叠,则此句为第五声,今为第四声,则第一句不叠审矣。”由此可见,李清照说“四叠阳关”并非误写,也非以多唱一叠以表情深。表姊妹间情意深厚乃是“唱到千千遍”。结拍两句,“人道山长山又断”是说人们说山脉绵延,而今自己已走到“山断”之处,言途程遥远。离开姊妹们越来越远了,独坐孤馆之中,听着窗外潇潇雨声。处于离情别绪缠绕之中,又有声声微雨敲窗,犹如击叩着心扉,更感凄惶、哀怨。词从远写到近,实际上是从近想到远,处于孤馆之中,听到雨声想到临别的歌声,见到雨水想到分手时的泪水,馆也孤,人也孤,孤感映照着别情,写足了当时的心境。
词的下阕又回复到临别时的情景:“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上阕写临别时外在的表现,这里转而为内在的心象。“方寸”,寸心,即心。方寸乱,犹言心绪凌乱。忘了酒盏的深和浅,正是方寸乱的具体表现。泪在流,歌在唱,越悲越要唱,越唱心越悲。一声声“劝君更尽一杯酒”频频举杯;一声声“西出阳关无故人”纷纷泪下,自然顾不上酒盏的深和浅了,也就是不计酒的多与少了。其实,这正是讲酒喝得多,酒入愁肠化作惜别泪,酒多泪多,怎不使罗衣尽湿!煞拍“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这是嘱咐姊妹之词。蓬莱,仙山名,传说在渤海中。李商隐诗云:“刘郎已恨蓬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作者这里慰人也在自慰,我去东莱并不如蓬莱那么缥缈、遥远,“青鸟殷勤为探看”,鱼雁相通,消息常传,还可得到慰安。词情至此昂扬起来,使人由黯然惨别中冲决而出。全词至此,显出了亮色,奏出了清音,精神大振。
这首词上下阕的前三句都是追忆与姊妹离别时的情景,后两句都是写身处孤馆中的心情。上阕的前三句写外观,下阕则写内视。上阕的后两句写得悲抑,下阕则写得昂奋。这样,内外映照,其情同一;先后相比较,格调不同,从而使整首词前后相映相发,多侧面、多层次地展现了内心世界,收到感人至深之效。
-
(清)孙廷璋《卜算子·又是夕阳边》原文鉴赏
[2019-05-14]
-
(宋)辛弃疾《卜算子·漫兴》赏析
[2019-05-13]
-
(宋)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句吊贾傅》原文赏析
[2019-05-13]
-
(明)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原文赏析
[2019-05-13]
-
(清)吴兰修《卜算子·绿剪一窗烟》初秋月夜吟赏之作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