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欧阳修《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

2022-09-02 可可诗词网-唐宋元小令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宋)欧阳修

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鉴赏

这首词是写作者泛舟西湖、饮酒作乐、醉眠舟中的情景,反映出作者放情山水的欢乐心情。首句说,西湖是那么美好,景色宜人,作者一行携带酒肴,乘着画船游览西湖。这本身就充满了诗情画意。然而,这仅是泛写,至于画船载酒的具体情况如何呢?下面就加以描述了。“急管”二句是说,节奏明快的管弦乐声,正催着游客们传杯畅饮。反映出作者他们狂欢戏谑的情景,使人若闻其声,若见其状。“急管繁弦”句,只写其声音的急促,未写其美。它和白居易《琶琵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写琵琶声的美妙悦耳迥异。这是因为欧作意在宴饮之乐,并非描摹管弦之声;而白作却是以欣赏琵琶乐声为主,两者要求不同,所以写法也各异。“玉盏催传”句的“催”字很有份量:一、它体现了欢乐的情绪;二、它表现出兴奋的神态;三、它反映了戏谑的动作。正因为有了这个字,才能逼真地反映出当时宴席上欢笑碰杯的场面。正因为这样,所以,船上的人们就必然是“不醉难休”了:“稳泛平波任醉眠。”他们醉了,躺在船上,船行在平稳无波的湖面上。此刻,尽欢的醉客是多么的舒坦、闲适呀!他们就好像逍遥于纷争豪夺的人世之外,寄身于山水之间。这种感情与作者在《醉翁亭记》中所写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是一脉相承的。然而在这种寄情山水的乐趣后面,却有一定的隐痛,即对自己仕途的坎坷,以及对某些不合理的现实,自己无能为力来改变。这样醉了,既可暂时忘记隐痛,又可尽情享受山水之乐,度过余生,所以“稳泛平波任醉眠”,正是他的处境、他的心情、他的期望的真实写照。以此句结束上阕,使人对词人的自我形象有一个比较完整而又深刻的印象。这个自我形象就是爱山水、爱音乐、爱饮酒、爱和平安静生活的醉客。

那么,作者醉卧船中,他的那双朦胧睡眼究竟看到什么呢?下阕接着就写了:“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作者以十分巧妙而又细微的笔触勾画出天水一体,一片相连的景色。既是行云,自然在天上,而“却”在行舟之下,可见其空中与水中一样清澈透明,空中的行云才能鲜明地倒影在水中,轻舟缓行,所以俯视云在行舟之下。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清澈明快的湖天画面!又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人在其中,真是心旷神怡,毫无牵挂。“空水”句,实际上是“行云”句的补充和说明。有了它,不仅突出了湖水的清澈、空明,使之形象更为鲜明,给人的印象更深,而且境界也推开了一步,显得更为广阔、深远。那么,作者对这些难以名状的美妙景色,到底有什么感受呢?那就是“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正因为天水一样的澄清醉人,人在舟中,仰观行云坦荡,俯览碧水浸空,贪婪地享受着大自然的幽美,于是轻舟迟迟,留连忘返。凝眸之余,宛如湖中另有一个天地。“疑是湖中别有天”句和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疑是银河落九天”句,语言组织结构相似,但含义却不相同。李作是形容瀑布的下泻;欧作却是表达他游湖之乐的那种像置身世外的感受。从他的一生经历来看,这是作者追求安宁天地的幻想。虽不如陶渊明《桃花源记》写得那么具体,但他何尝不希望有一个宁静无争的太平环境呢?所以“湖中别有天”实质上是作者晚年向往的理想世界。

词的首句统领全篇,一个“好”字贯穿始终。醉客喜爱西湖,是因为西湖好。好在哪里?好在天水一色,空中与水中浑然一体。那里是平波十顷,空透鲜明。一个渴望有平静环境以安度晚年的人,在这样一个恬静清幽的景致中,怎不使他称心快意呢?作者写景幽美,抒情真挚,也把读者带进了图画之中,共赏西湖好景,同享自然之美。大凡欣赏一幅好的山水画,读一首好的山水诗、词,或一篇好的游记,总使人有心旷神怡的精神享受。这就是这类作品魅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