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原文赏析

2024-08-28 可可诗词网-唐宋元小令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清)张惠言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相见欢》一调的乐谱源于唐教坊曲。自南唐李后主填就两词(“林花谢了春红”、“无言独上西楼”)之后,它便成为词人们喜欢填写的词调。李词的白话风格,哀怨情调也为后人所追仿。清人张惠言此首便是其中颇为成功,堪称神似的一首。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首二句以忏悔之情写出作者年年辜负春时花期的痛苦。“花期”,又称“花时”、“花季”、“花候”,意即开花时节,开花的信息。这两句的意思是每年度过春天时都辜负了生机蓬勃、绚烂如画的花开时节。为什么如此?是因为他年年处于“愁绪”的笼罩之中:“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春来他不知晓,及至发现“春”时,春已在悄然退归。整整一春的大好时光,他没有充分地享用,现在春时将逝,他又如何能不愁?

写到这里,我们还是不能知道作者年年忧愁的深层原因。欲知答案,应了解作者的政治生涯与文学主张。张惠言于嘉庆年间中进士,后终身为庶吉士、翰林院编修之类的著述官员,事业上未见大的开拓。他开创常州词派,主张“意内言外”、“缘情造端”,倡导”比兴寄托”,以其理论推导此词,产生愁绪的真正原因自然是他事业上的壮志不竟。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下片进一步表达他对春的思念和感伤:无论是早春如雪的梅花,还是仲春如月的梨花,都能引起作者深深的思念。当早春还是寒风料峭,残雪未消时,梅花已悄然开放,送来花信,而当群芳争妍时,她却落红缀地,化为泥土;一般的花朵都以颜色争俏,唯有梨花,只是以素白面人,她的最美的时刻,该是“梨花一枝春带雨”,而大雨洗身之时,又常常是她香消玉陨之日。故而梨花的芳姿丽质常是终生无人睹见。这一层意思既是写梅花梨花,也是自写。作者孜孜追求,希望清词能比附唐宋。他主张“意外言内”,开创常州词派。数十年潜心于创业,未觉时光之飞逝。猛然间看到绿草萋萋,落红满地,方诧讶青春已去,事业亦未见大成,尾句“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便表现了作者这时的心境。

张惠言论词,好讲比兴,自己作词,自然要恪守其道。知道这一点,才可以更深刻地把握作者的创作意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