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绀弩还活着》

    绀弩离开我们快五周年了。我们怀念他、谈论他时,还是亲切地感到,他仿佛依然活在我们身边:一位难得的率真......

  • 《遗嘱》

    一、我已经同几位来往较多的“生前友好”有过约定,趁我们现在还活着之日起,约好一天,会作挽联的带副挽联......

  • 《老赶不上趟》

    我今年七十九岁。当别人问我:“您高寿啊?”我总是伸着一个指头回答:“差一岁八十啦!” 我生在北京。我的......

  • 《访少陵原》

    出西安市南门南行,到韦曲,已是长安县境。再南行,道分为二,一路东到杜曲,是杜甫在八世纪中期居住和吟唱......

  • 《饥饿之忆》

    晚上,我从金陵饭店宴会厅上到最高层的转盘咖啡馆里坐下。这里非常美,下望南京街道上的灯光,如同一行一行......

  • 《法国,一个春天的旅行》

    应该说,凡尔赛宫和北京故宫相比,各极其妙。如果说凡尔赛宫不像故宫三大殿的巍峨、雄伟、威严,反过来,故......

  • 《吆喝》

    一位二十年代在北京作寓公的英国诗人奥斯伯特·斯提维尔写过一篇《北京的声与色》,把当时走街串巷的小贩用......

  • 《家狗记》

    两个月前,我的一个老同学来省城办事,到家里小坐。他在英国教会办的孤儿院度过童年,据说与他同时被收留的......

  • 《访柳泉杂记》

    对蒲松龄老先生,我一向在崇敬之外有几分亲切感。倒并非因为我有一半山东血统,并在蒲家庄左近住过一阵,相......

  • 《拾谚》

    一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这两句话太老了,老得令人记忆模糊了。先说雁过留声。雁,这种秋天往南飞的候......

  • 《登高杂说》

    近日南行厦门,到“海上花园”鼓浪屿一游,登上最高峰日光岩。立岩顶聆天风海涛,沐艳阳金辉。放眼远眺:大......

  • 《忙人·杂家·乐神——钟灵外传》

    从前,在学校里做化学实验是两个人成一小组,我那伙伴名叫钟灵,但不姓钟。后来,画漫画和我合作的伙伴,也......

  • 《记清水人形》

    从东京乘高速火车到京都已经过午。连日晴朗,这天却变了,多云转阴,阴又转雨。旅馆里出来走向故宫,已须撑......

  • 《成陵归来漫思录》

    春日,走访罢神府煤田,在朋友们的怂恿下驱车就近拜谒了一下成吉思汗陵。在此之前,我曾先后不知游览过多少......

  • 《静夜功课》

    子夜清时,匀如池水的夜静谧地等待着,悄悄拍了拍,知道小女儿这回真的睡熟了。 蹑脚摸索,漆黑不见门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