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芜《冬夜》赏析
艾芜《冬夜》原文
《冬夜》记述的是作者在1925年夏到1931年夏整整六年的时间里,从四川经云南出境到缅甸、新加坡再回到上海的生活经历与人生阅历。《冬夜》只有短短几分钟的一个镜头(乞丐老人的一段话),但道出一个深沉的话题,也是一个至今仍然喋喋不休的话题。
这个话题,就是关于“人性”以及“人的异化”现象,就是在人类文明更加发达的当今社会,人自身却更加远离自然、更加冷漠与不可捉摸的现象。
难能可贵的是,艾芜在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里就接触到这个话题,可以说他的思想在当时就已经“与国际接轨”。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艾芜在当时只能极其敏锐地“捕捉”问题或提出问题,而并未就此进一步再作深究或探讨。《冬夜》里,路边乞讨的老人,由于惧怕城市的寒冷,忘形地回忆起壮年时在南方山中冬夜赶路的往事,……山中灯火人家纯真的人情,毫无保留地欢迎异乡过客的热诚,对比城市中的万家灯火,却“不准一个异乡人进去烤烤手”,不禁使人心寒!老人拉着作者问道:“先生,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哪?”此刻的艾芜,只能告诉他:“因为他们是文明的人,不像那些山里的……”。虽然这个带有嘲讽意味的应答不能尽如人意,但他却将这一深沉的主题,展现在读者们的眼前,令读者不得不沉默与思索。
如今红尘万丈的城市里,人口密集,空气污染,噪音严重,人际关系上矛盾重重,日常生活已无多少雅兴可言。于是,到山野去,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去,到保留了自然真面貌的地方去,去面对大自然,已成为时尚。国内的张家界、九寨沟已经是游客如云人满为患,便是一例。还有去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或罗布泊干热沙漠、去青海昆仑山、去西藏高原等等荒凉人少、景色雄伟之处的人,也不在少数。当然,这样的旅行也少不了吃苦,可人们就是为了吃苦、为了获得人生经历而去的。不过,他们现在没有谋生的压力,只是为了追求人在旅途的感受而出门,但昔日的艾芜可是为了谋生而四处漂泊的。
不无遗憾的是,中国的旅行家们,大多只是平面地描述沿途风光或人情方面的所见所闻,加上他们的所感,读者若想从中再多了解民俗、地理、地质等其他方面的知识,这类游记大部分显得无能为力。而徐霞客、达尔文等人所写的科学考察的游记,却成为人类文化的经典,不论多少年后仍然有生命力,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著作有科学知识方面的丰富内容。
-
茅盾《雷雨前》赏析二
[2018-10-19]
-
许地山《落花生》赏析二
[2018-10-19]
-
西西《看画——《胡子有脸》代序》赏析
[2018-10-19]
-
宗璞《哭小弟》赏析
[2018-10-19]
-
邓拓《可贵的山茶花》赏析
[2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