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牡丹花的古诗词大全

2019-01-06 可可诗词网-其他题材 https://www.kekeshici.com

中国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其花色艳丽,花朵硕大,花姿端庄,品种繁多。乃花中之王,是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综观中国花谱,佳葩三百六十余种,无一可与牡丹伦比。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对牡丹情有独钟。以花咏诗,以花言志,以花抒情,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千唱不绝的牡丹诗篇。成为中国文化史和牡丹栽培史上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花的国度。在中国尽管名花繁多,历代名人所爱不同。诸如屈子滋兰九畹,陶令采菊东篱,白傅咏莲吟柳,林逋子鹤妻梅。然而,更有老杜对花溅泪,滴仙醉卧花阴。这 “花” 正是指的牡丹,“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历代文人墨客在咏叹百花诗中,惟咏牡丹诗词者最多。雍容华贵的牡丹,用诗词的形式反映出来,无愧于诗与花二者完美的结合。由于中国历代诗人对牡丹的偏爱,故牡丹之诗,浩若瀚海。每逢牡丹盛开时节,文人墨客,蜂拥蝶聚,赏花漫游、饮宴集会、引吭高歌、酬唱赠答。或描写牡丹怒放时的繁华景象,或吟咏牡丹的娇媚香艳; 他们以牡丹自况借物喻志,直叙胸中对美好憧憬的情怀,抒发对家国之思的志趣。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笔法,勾勒出中国牡丹姹紫嫣红、绮丽绚烂的 “繁华图卷”。

中国牡丹有多富贵? 诗人笔下随处可见。“多著黄金何处买,轻桡挑过镜湖光”(五代·徐寅)。“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棵” (唐·柳浑)。“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唐·张又新)。“谁知洛阳三月暮,千金一朵买姚黄” (宋·张耒)。“豪士倾囊买,贫儒假乘观” (唐·白居易)。也难怪牡丹曾有芳名叫 “百两金”。牡丹花朵硕大,大到连自身繁殖后代的雄蕊和雌蕊器官,也都进化成花瓣,真是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唐·王溥)。

牡丹大都不与百花众香争春斗妍。而却单选谷雨三朝,百花盛开之后开放。以咏歌牡丹不争宠、不嫉忌、不媚俗、“邀勒春风不早开,众香飘后上楼台” (李山甫) 的风度气质,以吟颂牡丹象征中华民族虚怀若谷、谦逊礼让、俏不争春、宽厚容人之雅量。当桃、杏、梅、李落红之后,牡丹才相继盛开,花海春潮,流香溢彩,芳馨袭人。诗人对牡丹咏得最多的,当为一个 “香” 字。王建 《赏牡丹》。道: “香逼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王恽 《和仲常牡丹诗》 云: “色酣中省乐,香重锦窠春”。皮日休赞牡丹为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对牡丹花香的辨别,可谓因诗人而异,有人称之为冷香,如薛能 《牡丹谱》 云: “浓艳冷香初盖后,好风乾雨正开时。”有人呼之为馨香,如唐彦谦诗 《牡丹》 谓 “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唯解掩兰荪。” 谦光在 《牡丹诗》 中 “艳异随朝露,馨香逐晓风。” 也有人赞之为异香,如李山甫 《牡丹》 道: “数苞仙葩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王梅溪 《牡丹诗》 中 “庭院深深,异香一片来天上”。还有人喻之为狂香,如张维 《牡丹诗》 云 “百味狂香三昧神,就中谁解独知真。” 更有人咏之清香,如黄庭坚 《谢王舍人剪送状元红》 颂: “清香拂袖剪来红,似绕名园晓露丛。” 韦骧在 《八月二十四日咏牡丹》 中: “冷艳自然欺竹柏,清香足以荐樽得。” 香在牡丹诗词中随处可见,真是牡丹花香醉诗人,咏诗笔下更溢香。诗人们把牡丹咏得香的不能再香了,就干脆称牡丹为天香。大概天是至高无上的,“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正是唐代李正封这句牡丹之诗,从此使牡丹冠以 “国色天香”。既然是天香,就会像雨一样播撒,然后变为香雾云烟,“非烟非雾倚雕栏,珍重天香雨后看” (宋·冯琦)。

牡丹的娇艳,近乎妖娆。面对这旷代绝姿,诗人们感慨万千,浮想联翩。白居易官居京都,几起几落,晚年辞官定居洛阳,死后葬在伊阙香山,对牡丹情有独钟,咏牡丹的诗颇多。他在 《牡丹》 中道 “绝代只西子,众芳唯牡丹。月中虚有桂,天上漫夸兰。夜濯金波满,朝倾玉露残。性应轻菡萏,根本是琅玕,夺目霞千片,凌风绮一端。” 罗隐本名横,因十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未考中,乃改名 “隐”。他的诗多用口语,用词朴实,但咏物写人却形神兼备。罗隐 《牡丹》 云: “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擅。公子醉归灯下见,美人朝插镜中看。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无力凭栏杆。” 我国古代美女最著名者,前有西施,后有杨太真。用西施和杨太真来比喻牡丹花,可见再无花卉能出其右了,特别是罗隐诗中采用的拟人手法,一句 “太真无力凭栏杆”,明写贵妃的娇惰倚栏,实则把夕阳西下,虽有疲意却别有美艳风姿的牡丹刻画得淋漓尽致。

白牡丹冰清玉洁,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是咏白牡丹的诗,诗人们吟得斑驳陆离,各具特色。王建的 《同于汝锡赏白牡丹》 写道: “月光裁不得,苏合点难胜。柔腻沾云叶,新鲜掩鹤膺。” 诗人笔下,白牡丹皎洁妩媚,连月光、奶酪、白云和鹤脯都相形见绌,黯然失色。王贞白诗《白牡丹》 道: “谷雨洗纤素,栽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一个拟人化的白牡丹仙子跃然纸上。苏轼是文学大家,其 《堂后白牡丹》 诗也不同凡响。他先将红牡丹高扬: “城西千叶岂不好,笑舞春风醉脸丹。” 然后笔锋急转: “何似后堂冰玉洁,游蜂非意不相干。”他用鲜明的对比手法,突出了白牡丹冰肌玉骨孤芳自赏的品性。

在中国历代牡丹诗词中,赞咏白牡丹者占有相当的比例。钟爱白牡丹者莫过于白居易。他姓白,自身洁白,酷爱穿着白装,更爱洁白如雪的牡丹。他曾以 “白牡丹”为题咏诗多首且赞誉与众不同。“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白花冷淡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他为白牡丹自豪而自信地自我安慰道: 不管人们是否喜欢白牡丹,我终归还是牡丹。“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 “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他进一步赞叹牡丹那纯洁朴实与世无争的内在之美。

牡丹诗词不仅仅咏花、抒情、言志,而且也记载栽培历史、栽培技术、栽培品种等等。在牡丹发展史上,先是以长安、洛阳为牡丹栽培中心,而后发展到淮阳、亳州、曹州。如贺铸 《牡丹》 词里 “开元天宝盛长安”,张耒诗 “淮阳牡丹花,盛不如京洛。” 陈廷敬诗“牧佐旧为芸阁史,曹南今有洛阳花。” 韩琮诗 “移得花王自洛川,格高须许擅春权。” 曹寅诗“可知国色无兼美,刚数曹州又亳州。” 在记叙牡丹不同品种的花期上,如裴潾诗“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在牡丹适应性上,如白居易诗“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将百处开。” 徐铉 “中国名花异国香,花开得地更芬芳。” 以咏叹牡丹远移国外,也能适应环境,开出绚烂的花来。诗人们既歌颂牡丹适应性强,也未忽视种植牡丹的科学性,写出牡丹娇贵的一面。“野草凡花着地生,洛阳千叶种难成。姚黄性似天人洁,粪壤埋根气不平。换土移根花性安,犹嫌入伏午阴烦。清泉翠幄非难办,绝色浓香别眼看。” (苏辙《补种牡丹二绝》)。诗人们咏叹牡丹的诗中,亦能看出他亲手栽植牡丹的快乐。“携锄庭下刨苍苔,墨紫鞓红手自栽。老子龙钟逾八十,死前犹见几回开” (陆游 《栽牡丹》)。看到自己栽的牡丹开花,多么骄傲,多么自豪,得意之情,难于言表。南宋诗人范成大对牡丹爱极,其咏牡丹诗有十几首,几乎咏尽当时的名贵品种。在他的笔下,崇宁红为 “晓起妆光沁粉,晚来醉面潮红。” 紫中贵则 “沉沉色与露滴,泥泥香随日烘”。鞓红是 “猩唇鹤项太赤,榴萼梅腮弄黄”。水晶球是“缥缈醉魂梦物,娇娆轻素轻红”。寿安红为 “丰肌弱骨自喜,醉晕妆光总宜”。御衣黄则 “舟前鹅羽映酒,塞上驼酥截肪”。叠罗红是“襞积剪裁千叠,深藏爱惜孤芳”。他用生花妙笔,夸张、比喻、拟人、写神、绘色、描形,给我们留下了这些牡丹千年前的丽姿倩影。

诗人的笔触,几乎涉及到牡丹的方方面面。未开的牡丹,“嫩蕊包金粉,重葩结秀囊。云凝巫峡梦,常闭景阳妆。” (韩琮 《咏牡丹未开者》)。“青苞虽小叶虽疏,贵气高情便有余。浑未盛时犹若此,算应开日合何如。寻芳蝶已栖丹槛,衬落苔先染石渠。无限风光言不得,一心留在暮春初。” (五代孙鲂 《题未开牡丹》)。盛开的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 《赏牡丹》)。凋谢的牡丹,“索莫红芳又一年,老郎空解惜春残。才闻莺啭夸杨柳,已被蝉声哭牡丹” (宋·王禹偁 《暮春》)。“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 (元稹 《牡丹》)。“残红零落无人赏,雨打风吹花不全” (白居易 《微之宅残牡丹》)。有写雾雨中看牡丹,“雾雨不成点, 映空疑有无, 时于花上见, 的走明珠” (苏东坡 《雨中看牡丹》)。 有写雨中看牡丹,“东风未放晓泥干,红药花开不奈寒。待得天晴花已老,不如携手雨中看” (五代·窦梁宾 《雨中看牡丹》)。“不嫌雨后泥三尺,且趁春残醉几回” (陆游《赏牡丹》)。有写雪中看牡丹,“不知何事妆如此,一道瑶天白凤凰” (徐渭 《雪牡丹》)。“谁信漫天雪里逢,明日东风为扫看” (叶梦得 《雪中赏牡丹》)。有写秋天的牡丹,“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 (白居易 《秋题牡丹丛》)。有写冬天的牡丹,“西林枯卉著繁霜,一品仙葩独自芳。天意似教惊世俗,岁寒方信属花王” (韦骧 《小雪后牡丹》)。“谁谓冰雪惨刻辰,暗中和气自生春”。“芳丛不贵雪霜时,已是春腰独见容” (刘才邵 《冬日牡丹》)。

诗人们白天尽情地观赏牡丹,到了夜晚仍忘情地欣赏牡丹。李商隐曾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白居易曾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襄红把火看”。曹勋 “正宜夜色阑秉烛。” 张孝祥 “红烛通宵,与醉千场”。就是卧榻入寝,仍梦赏牡丹。陆游 “一朵妖红梦里看。” 辛弃疾 “梦里寻春不见,空肠断,怎得春知?” 即使诗人如此昼看夜看梦里看,牡丹也不过 “花开花落二十日” (白居易)。“自恨开迟又落早” (王维)。无奈只得 “蜡封水养松窗底,未似雕栏倚半醒” (杨万里 《谢张公父送牡丹》)。这还不过瘾,甚至连落下的牡丹花瓣也拣起煮之食腹。“依栏凋谢若为情,旋拾残红入鼎烹。吞秀嚼香须细细, 送春唯此一杯羹” (韦骧 《赋牡丹黄》)。 真是爱牡丹, 吟牡丹、赏牡丹、惜牡丹,如痴如醉。

咏叹牡丹的众多诗人中,莫过于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竟使他旦夕得宠又失沉,从此改变了命运。“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清平调词三首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玄宗与太真妃杨氏 (后封贵妃) 在兴庆宫沉香亭前赏牡丹花,命李白写新乐章,李白奉命写了这三首诗。杨贵妃以诗自比,陶醉一时,对李白大加赞赏。然后经高力士解说,杨贵妃又恼羞成怒。原来,赵飞燕曾有背着汉武帝把情人藏在壁橱里的风流逸事。而杨贵妃先与太子相爱,后又嫁给皇上做妃,显然暗含嘲讽。李白终于因此被贬出了京城长安。

写牡丹诗作为相别赠言者是诗人常用的方式。诗友李绅将别长安,白居易邀其同赏牡丹,情意缱绻,惜别依依。赏花之余,白居易挥笔写下 “人人散后君须看,归到江南无此花” 的诗作为赠言。与同时代边塞诗人王昌龄著名的送别诗 “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有异曲同工之妙。牡丹花、送别酒,虽然物非,但却情同。元稹的牡丹送别诗则更别致: “可怜颜色经年好,收取朱阑一片红。” ( 《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暮春时节,牡丹凋谢,堕满朱栏,收拾落花为友人饯行,花载恋情,真是浪漫而又富有诗意。

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谁都留恋自己工作过的地方。在繁多的牡丹诗词中,诗人总也少不了歌颂自家的牡丹好。清代祖籍陇上的诗人吴镇诗“牡丹真富贵,狄道(临洮)堪称雄。绝艳生天末,芳华比洛中。”又“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临夏)”。曾在西安任官的斐潾诗“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武原衡诗“闻说庭花发暮春,长安才子须看频。”崔道融在《长安春》中也曰: “长安牡丹开,绣毂辗晴雷。若使花长生,人看应不回。”清代宜宾诗人赵年熙《丹景山花儿街》中“不让中州独艳香,倾城千古自流芳。”宋代诗人范镇,祖籍四川成都双流人,他在诗中夸赞家乡的牡丹“自古成都胜,开花不似今。径围三尺大,颜色几重深。”欧阳修和梅尧臣都曾在洛阳任过官,对洛阳牡丹有着特殊的感情,诗述“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欧阳修《洛阳牡丹图》)。“洛阳牡丹名品多,自渭天下无能过” (梅尧臣《牡丹》)。菏泽牡丹先民赵世学在《牡丹富贵说》中曰: “牡丹一种,百花之王。”“洛阳名盛,曹南称强。”柳浑《牡丹》中写长安牡丹名贵“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棵。”谁家牡丹好?何处牡丹香?随着时代的变迁,牡丹栽培中心位移。不同时期牡丹盛地不同。地理气候的差异,各地牡丹又各具特色。例如:甘肃牡丹花奇紫斑,洛阳牡丹色艳朵大,曹州牡丹品多盛茂,铜陵牡丹单瓣洁雅等等。正是这各具特色的牡丹,组成了中国牡丹的群体形象,成为百卉之王,独占鳌头。“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冯琦牡丹句)。

诗人不是只为牡丹唱赞歌。以诗言志,面对美丽的牡丹,既有王维“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借花抒情、怀才不遇的慨叹; 又有白居易“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以花自喻,对虽有芳名却受人冷遇的不满。但是,诗人并未只停留在个人的恩怨和进退上,面对挥霍无度、虐及生民的朱门贵胄,忧国忧民的诗人不禁拍案而起,发出声声呐喊。白居易就曾写出过“灼灼百朵红,盏盏五束素”,“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愤慨;王睿则直言斥责: “牡丹娇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其实,牡丹何罪之有?罪过全在那些挥金如土的贪官污吏和暴富比富的剥削者。爱国志士更是以花述怀。北宋爱国诗人陈与义历经战乱,流寓江南,阳春三月,而对牡丹引起乡思,忧国之情油然而生: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诗人陆游也曾慨叹: “洛阳牡丹面径尺,鄜畤牡丹高丈余。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见辄谓无。周汉故都亦岂远,安得尺棰驱群胡。”诗人由于怀念洛阳和陕西洛川的巨株牡丹而引起对国土沦丧、古都遭劫的哀伤,从而表达出他愿带兵北伐,光复故土的强烈愿望。他的愿望是念及北国故土名花而迸发的。

60年代初,远离祖国,旅居美洲巴西的中国画家张大千,依然怀念祖国,怀念他的家乡。他在《故乡牡丹》中写道: “不是长安不洛阳,天彭山是我家乡。花开万萼春如海,无奈流人两鬓霜。”他以咏叹家乡牡丹来表达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历代诗人如此热爱牡丹,歌唱牡丹,当今的诗人也不甘逊。年年牡丹花开时,总有诗人观赏来。他们一睹雍容华贵的牡丹,无不啧啧称奇,联想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联想到民族的富强和祖国的强盛,又无不动心,吟诗咏词 “开放功同改革侔,花王又得幸花州。香分九派湔江暖,色晕三山玉垒浮” (王耀南 《咏天彭牡丹》)。“绿艳红香烂彩霞,春回大地绽奇葩。须是富贵仙乡种,已是人间自由花。” (楚图南 《题曹州牡丹》)。“香风伴送跃进曲,赏花笑语意气豪。喜看年年翻新样,争道今日胜前朝。”(康巽 《牡丹题词》)。牡丹盛开时,诗人赶花会,观花展。“千姿百态合称王,宜在芳园宜入堂。娇嫩淡浓西子样,骚人惹得赋诗忙” (张华 《洛阳牡丹》)。既当花开之后,诗人虽未见花,但浮想联翩,照样吟诗 “占尽春光带露开,牡丹端合洛阳栽。古城别有迷人处,不是花时我亦来。” (霍松林 《洛阳杂咏》)。也许是中国的唐诗宋词水平达极,也许是当代诗人更加谦虚从不与古人争高低,他们干脆直接用牡丹芳名集名巧联诗 “玉楼点翠梨花雪,乌龙捧盛黑花葵。争春二乔丛中笑,姚黄赵粉珊瑚台” (阎丽川 《牡丹名集句》)。吟诗作词千千万,难表诗人一片心。他们对牡丹无数的夸赞集成一句 “天上有香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李孝光 《牡丹》)。

牡丹花海,牡丹诗海。古往今来,漫无止境,观花赏诗,其乐无穷。大海拣贝,您可流览不同牡丹品种姿色; 窥斑见豹,您细细品尝牡丹诗词的韵律。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您可从牡丹诗词字里行间领略到 “功名身外物,富贵眼前花” 的境界。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