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竹枝词

2019-06-01 可可诗词网-古代爱情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东风送客上江船,西风催客下江船。
        天公若肯如侬愿,便作西风吹一年。


        《竹枝词》原是巴渝地区的民间歌谣,郭茂倩《乐府诗集》云:“竹枝本出于巴渝,唐,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里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词》新调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实际上,自宋元明清直至民国期间,拟写《竹枝词》之风历久不绝,尤盛于明清,著名诗人大多写有《竹枝词》。盖因此种诗体,形制颇似七绝,语言则平易通畅,既简便灵活,又清新可读,故流传极广。
        由于《竹枝词》源于民间,故其内容多纪写地方风俗,男女欢爱,本诗即一首真挚的情歌。最早产生《竹枝词》的巴渝地区,实即长江流域;本诗题为《江上竹枝词》,显系描摹沿江地区风习人情的诗作。古时陆路运输困难,长江流域又多崇山峻岭,交通往来主要仰仗浩浩江水,诸多商贾常年来往于长江上下游之间,遂使商人夫妇间的离愁别绪成为历代吟咏不绝的主题。本诗也正以年轻女子的口吻,渲染了思妇怀人的痴情。
        “东风送客上江船,西风催客下江船。”“上江船”,逆江水西行的船只;“下江船”,顺江水东归的船只。二句意谓,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夫君将溯流而上;直待秋天西风吹起的时节,才能顺流而回。言外之意是说,一年的大好时光,竟有大半年独宿空房,这怎能不令人内心伤悲? 李白的《长干行》(二首之一)早曾写到这种思妇幽怨:“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值得留意的是,李白所作也是春季伤别,秋节盼归,可见这是江上思妇共有的生活体验。
        “天公若肯如侬愿,便作西风吹一年。”“侬”,少妇自称。二句意谓,假使天遂人愿,那就该一年到头只刮西风。言外之意是说,假使夫妇能够终年长相厮守,那该多么幸福! 全诗的构思,以风起,以风终,通篇以风向作为贯穿线索,既由风向的变换想到夫妇的分离与盼归,又由对风向的祝愿寄寓了夫妇团聚的欲求,生动地反映了江上思妇对风向的关切。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二)早曾叙写了一个少女从不识烟尘到留意风向的变化过程: “忆昔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可见思妇对风向的关切,实有生活经验作基础;以此为线索展示思妇心绪,自然显得真切感人。
        少妇的心愿,当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正是这种强烈的夸张,格外有力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风向固不能随人所欲,但思妇对夫妇团圆的向往却不能不令人感动。保加利亚伦理学家瓦西列夫在《情爱论》中说:“诗歌的譬喻性创造出一个引人入胜的瑰丽的世界。文字的丰富,语言的妙用,比喻的恰如其分,表现着人的精神对更宽广的自由和完美的不懈追求,使人的意识高于日常生活的平淡无奇,高于动物本能的实现,帮助它以形象来体现崇高的幻想和理想美。”本诗中思妇的祝愿,便呈现出这种艺术美感。它体现了人物对现实的超越,凝结着人物对更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