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橹《华清宫》 - 唐山水诗赏析

2024-02-24 可可诗词网-山水风景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崔橹《华清宫》唐山水诗鉴赏

崔橹

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

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

这首诗的作者崔橹,一作崔鲁。晚唐诗人,其诗善于状景咏物。崔橹的《华清宫》诗,《唐诗纪事》录了四首,《全唐诗》剔出一首,只录三首。此诗为三首中的第三首。

华清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南骊山下,是天宝年间唐玄宗与杨贵妃以及亲贵宠臣日常游玩享乐的地方。唐玄宗晚年耽于逸乐,因而招致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的爆发。昔日的繁华歌舞胜地,顿时化为荒凉世界。诗人经过华清宫时,有感于此,写下了这组言外自有无限感慨的诗篇。

这首诗,写的全是宫外景物。首句,写昔日繁华的宫殿,而今大门紧锁。从而点明不但殿内已是荒废空虚,而且连四周也是死一般寂静,一个人影儿也没有。次句,写在落日惨淡余晖里,但闻秋风飒飒之声,渭水依然默默地从骊山脚下流过。可以想见,它已不再是以往那样欢腾跳跃地流淌。这两句从眼前所见所闻凄凉景象写起,已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昔盛今衰之感。但诗人意犹未足,又在第三句,写山中经霜的枫叶在秋风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使人感到格外孤寂和凄凉。结句,写阴沉潮湿的浮云,化为如尘的细雨,从天上飘洒而下,使眼前的一切景物迷离朦胧,仿佛都在梦幻之中。这一句,写景最为入神,境界全出。这里暗用了宋玉《高唐赋序》中楚王梦与神女相会高唐,神女自谓“旦为行云,暮为行雨”的典故,隐约寄寓了对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纵情逸乐招致祸乱的针砭之意。

诗人以其锐敏的观察和巧妙的构思,不是靠字斟句酌的词语制造景物,而是以一种凄惋悲凉的情感为纽带,将宫门紧锁、落日秋声、红叶凋零、湿云如梦、细雨如尘这一连串典型化了的景物意象,加以渲染、组合,并注入浓重的悲凉感伤之情,使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而且具有强烈的情感震撼力。这短短的四句诗,把华清宫的今和昔,盛与衰,眼前的荒凉寂寞和诗人的凭吊伤感之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个空灵隽永、如梦如幻的意境,使无尽的慨叹尽在言外,收到了“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的效果。

在中晚唐诗人中,以华清宫赋诗者甚众。著名诗人杜牧、李商隐等皆有佳制传世。而崔氏的华清宫诗,语言精美,用事含蓄,笔致空灵,意境凄绝,令人吟味不尽,受到历代诗评家的推许。南宋谢枋得称其诗: “形容离宫荒废寂寞之状尽矣。” (《唐诗绝句注解》)明文学家杨慎更称赞它“精练奇丽,远出李义山(商隐)、杜牧之上” (《升庵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