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咏《望蓟门》 - 唐山水诗赏析

2019-06-03 可可诗词网-山水风景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祖咏《望蓟门》唐山水诗鉴赏

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题中“蓟门”,为唐时防御契丹的重镇,故址在今北京德胜门外。本篇是诗人初至边塞时所作。

“燕台一望客心惊”,起手便极为突兀,极富概括性,既点明了题旨的“望”,又表现了望的总体印象“惊”,全诗的境界即从这一望一惊生发开来。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黄金台,这里代指蓟门重地。这一“望”,当不限于“望”某一地某一景,而是以一种极目纵览的眼光,写边塞重镇给诗人的总体印象,总体感受。所以只这一“望”,就让人感到其气势的不凡了。“客心惊”则写出诗人初到边塞的特定感受。这一个“惊”字极为逼真,又极为巧妙,不仅含有大开眼界的意味,而且更为下文一系列值得大惊的热烈兴奋场面打下伏笔,接下去五句都是对一“望”一“惊”的具体描写。

首先诗人的目光落在了“汉将营”上。汉将营中,笳声阵阵,战鼓喧喧,一派生机勃勃、紧张操练的景象,其气氛的热烈、军纪的严整,已先令诗人一惊。这一句是从听觉形象上写诗人之惊的,下面两句则从视觉形象上下笔。“万里寒光生积雪”,北国大地,万里雪封,一片寒光,这奇寒、奇雪该是何等壮阔的景象。读王维“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诗句,已觉其境界之开阔,但比起这万里寒光、万里积雪来就略逊一筹了。这里的积雪不是一星半点,也不是满山满地,而是万里寒光闪烁,怎能不叫人大为震惊,大开眼界! 这是俯视中的景色,“三边曙色动危旌”则是仰视中之景。三边,指古代幽州、并州、凉州之地; 危旌,指战旗。这一句写朦胧曙色中,到处一片寂静,唯独鲜艳的战旗在高空中飞扬。这一动一静的对比,一大一小的映衬,使诗境格外庄严肃穆,格外壮观。在这字里行间能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振奋的精神和高昂的情绪。

五、六两句,则从边塞重镇的特定环境落笔。蓟门位于抵御契丹入侵的前线,一旦烽火点燃,其攻可深入胡地,守则有海畔云山为天然屏障,其地理位置,简直就是天生的军事要塞。这一“连”一“拥”两字,生动地写出了蓟门能攻能守的地势,其境界的开阔,格调的高昂,已将诗人之望与惊推向了高潮。

于是,最后两句就很自然地逼出了堪称全诗精魂之笔,即由望而直抒胸臆:“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这里,前句用班超投笔从戎、封定远侯比喻自己从军的决心,后句用终军请缨缚番王来朝表示自己欲建奇功的抱负。这里虽连用两典,却毫无板滞堆砌之嫌,读来反而有一种音调铿锵、字字千钧之感,使全诗在高亢的音调中结束。

这首诗由 “望”而“惊”开篇,通过不同角度,写望中所见,从不同层次展示“惊”的心理过程,最终落到从军出塞上,真可谓大笔起,大笔收,在惊心动魄中出场,又在慷慨从容中落幕,使这首诗具有格调高昂、意象雄伟、气势磅礴的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