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游金山寺》 - 宋山水诗赏析

2019-06-03 可可诗词网-山水风景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苏轼《游金山寺》宋山水诗鉴赏

苏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波涛。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伟大的诗人胸怀博大,他们爱自己的故乡,也爱他乡他土,试看李白、杜甫的诗,其中写景之作简直象中华锦绣河山图。更为一般人所不及的是读其诗往往能从他们的笔底体味到随诗变化的强烈感情。苏轼写景记游诗也有这些特点,人们读后谁也忘不掉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等诗,它们是绝唱,是美丽赞歌,也可移作西湖、庐山美景的定评。《游金山寺》诗予人的感受,亦复如此。

金山寺在江苏镇江金山上。山原在长江中,又称金鳌岭或浮玉山。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初名泽心寺,后因开山得金而改名。它矗立于山颠,建筑宏伟,寺内寺外,古木葱郁,与浩浩大江互相映衬,是江南名胜之一。宋真宗梦游山寺,赐匾额,其后游人更多。宋神宗即位后,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不能忍受朝官谢景温的诬陷,于熙宁四年(1071)夏,请求外任,被授杭州通判,途经镇江,十一月初三往游金山寺,访问宝觉、圆通二僧,写了这首诗。

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评此诗说: “ 一起高屋建瓴,为蜀人独足夸口处。”“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确实发端不凡,但绝非因系蜀人而故作夸示之语,而是往游金山,临江待渡,伫立岸边触景生情的话。苏轼在此之前,曾三次出蜀,其中两次翻越秦岭,一次放舟出峡。他的故乡眉山在岷江之滨,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轼兄弟为母亲程夫人守丧期满,与父亲苏洵乘船东下,由岷江入长江,经三峡,一路游览唱和,大江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南行唱和集》里,几乎每首诗他都咏及长江。如 “长江连楚蜀,万派泻东南” (《入峡》),“大江从西来,上有千仞山”(《神女庙》),“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新滩》)等等。事隔十余年,他在长江下游看到长江,自然有 一种亲切感。《尚书《禹贡》论“岷山导江”,故郭璞《江赋》说: “唯岷山之导江,初发源乎滥觞。”苏轼时代,他当然知道长江源远流长,不发源于蜀中。诗中遣词属用典性质,意在强调长江是故乡水。镇江离海不远,他宦游至此,仿佛是亲自送江入海。一个“送”字,下得有分量。它既写了诗人目送大江东去之状,又是将长江拟人化了。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咏的是江水送人,苏轼诗化用其意,有异曲同工之妙。接下去两句“闻道潮头 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叙写江头谈天之状。同游者说金山与江岸之间,夏秋水涨,白浪高涌。长江惊涛骇浪,是天地间一大奇观,古代诗人常有艺术夸张之语,如李白“ 一风三日吹倒山,白 浪高于瓦官阁” (《横江词》)、杜甫“江间波浪兼天涌” (《秋兴》)。苏轼听了友人的话,低头看看延伸向岸的沙滩,频频点头。

从“中泠南畔石盘陀”起,至“非鬼非人竟何物” 止,写摆渡到金山后整整 一天的游览生活, 山光水色,历历如绘。 “中泠(líng)”,为天下名泉,在金山西北部,附近有郭璞墓。“盘陀”,形容巨石突起的样子。泉西石崖在山麓,所以江涨石没,潮退石出。“金山”,寺院沿山而建,诗人由中泠泉方向登上山的顶峰,千里江山尽收眼底。乡国,犹言故乡。水自蜀中来,他哪能不想家呢。但举目西望,青山遮断望眼。思家而不能归家,惹起了他的旅愁(羁愁),游兴随着天色向晚而锐减,他意欲寻船归城,宝觉、园通却热情相留,劝他欣赏大江日落之景。“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以精工富丽的对偶句刻画迷人的暮色: 广阔的江面,微风吹来,水波细得象靴子皮上细细的皱纹; 万里长空,霞光映亮了半边天,象鲜红的鱼尾色。《诗经《周南《汝坟》: “鲂鱼赪尾。” 赪,赤色。鱼尾赤红的还有鲤鱼。诗人形容落霞,就近取譬,比简单地直说它象某种颜色更有生活气息,也更能引起人的联想。诗人大约被江天奇景吸引住了,流连光景,不知不觉到了月落。“魄”,古代记叙天象的术语,指月球被地球遮住的阴影露出光亮。《尚书》和《礼记》都说每月初三月亮初生魄。苏轼游金山寺这天正值是日故说弦月初现。使他惊诧的是二更月落之后,天黑沉沉的,忽然出现 一种奇异的现象,江心好似燃起了火炬,那光焰照亮了金山,吓起了栖鸟。兴奋之余,他的心绪陡然变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怅惘之情又向他袭来。他归卧僧舍,对江上阴火,百思不得其解。篇末四句写诗人猜想这种不平常的现象出现,难道是江神告诫我不得贪恋仕宦吗?“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意为我对江神谢罪说,没有马上辞官,完全出于无奈。待有田养家活口时,决心归去。指水为誓,典出《左传》。该书《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晋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流亡在外,渡黄河时,他对舅父子犯说: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诗人未必真的相信江有江神,不过是借用典故抒发归乡之志。

这首七古写景抒情富于变化,能以汪洋恣肆之笔写缥缈之思。感情起伏,如长江大河随山石而激发,时起微波时涌大浪。诗人利用古诗用韵的自由,使之与内容变化合拍。结构上开阖变化,颇见工力而又不露斧凿之痕。这些都使它在完美性上超过了张祜、王安石的咏金山之作,也胜过诗人其他几首金山诗。陈衍盛赞这首诗如《庄子《秋水篇》(详《宋诗精华录》卷二),颇为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