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 - 五代·顾敻
五代·顾敻
棹举,舟去。波光渺渺,不知何处。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鹧鸪相逐飞。
天涯离恨江声咽,啼猿切,此意向谁说?倚兰桡,独无憀。魂销,小炉香欲焦。
这是一首别具风味的怨别小词。
“棹举,舟去。”将本该大肆渲染的别时情景一笔撇过。桨摇起来了,船走了,一下子就把他带走,消失在渺渺的波光之中了。这短促的句式,传达出离别的迅速、突然和顿觉心中空虚、惘然若失的感受。不写离别之态,只描伤别之神,所以为高。“波光渺渺,不知何处。”使我们想起李太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太白之句放,顾夐之句秀,见出诗词之别。
人走了,只剩下茫茫一片的波光,迢迢似水的柔情,无可慰藉的痛苦立即向她袭来。微雨中,岸旁的花、水边的草摇摇晃晃地互相偎倚着,成对的鹧鸪互相追逐着飞翔,相形之下,她更感到孤单。在这烟雨朦胧美好季节里,她也更感到深情难遣,离别难堪。
过片,镜头转向云山迢递的远方,奔波在征途中的客子。他离家别妻,江峡行舟,流水呜咽,猿啼悲切,扰人情怀,催人下泪。种种思乡之情、流落之苦,向谁诉说呢?又有谁安慰他呢?这是从女方的想象中写男方远行的愁苦。接着,镜头回到女主人公身上:到湖上荡舟解闷吧,觉得孤单寂寥,没有兴致;回到房里怎样呢,却只能凝视着缭绕飘飞的炉香,渐渐地烧成灰烬,更觉愁闷。时而湖上,时而室中,离愁缠身,总难逃脱。这里用画面跳接形象地表现了“怨不能,恨不成,坐不安,睡不宁”(《西厢记》)的心境。
这首小词既不写“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也不写“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纯用避实就虚、旁敲侧击之法,极具空灵蕴藉之致。似乎毫不相干,却处处为伤离念远传神。不以情溢词外为长,而得意蕴言中之趣。词中画面的组合,颇似电影蒙太奇手法。从行舟远去、波光接天,到岸边花草、雨中鹧鸪,再到凄咽的江水、悲啼的江猿,再到独倚船舷于湖上、静对炉香于室中。从接踵而来的画面里,以形象化艺术语汇,充分表达了伤别的情感。这种化虚为实的手法,亦可称为“心境物化”。
《河传》的格律,音调短促多变,换韵频繁,节奏感极强。二言、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各种句式交替出现,促节繁音,纷至沓来,最能显示长短句的音韵之美。从声情效果上来看,很象一个为离情所苦的女子断断续续的絮语,音调与感情配合得恰到好处。
-
《渡汉江》 - 唐·宋之问
[2019-05-11]
-
《步出城东门》 - 古诗
[2019-05-11]
-
《蝶恋花 旅月怀人》 - 清· 宋琬
[2019-05-11]
-
《临河道中》 - 宋·黄庭坚
[2019-05-11]
-
《乡思》 - 宋·李觏
[201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