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诗

2019-07-05 可可诗词网-言情赠友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霜露纷兮交下,木叶落兮凄凄。
        候雁叫兮云中,归燕翩兮徘徊。
         妾心感兮惆怅,白日忽兮西颓
         守长夜兮思君,魂一夕兮九乖
          怅延伫兮仰视,星月随兮天回
         徒引领兮入房,窃自怜兮孤栖。
         愿从君兮终没,愁何可兮久怀


        
        封建社会中,“从一而终”的纲常之网遮天盖地,做女人难,做寡居的女人更难。寡妇的辛酸痛苦,“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虞美人》 ) 。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曹丕能够正视寡妇的辛酸痛苦,并通过 《寡妇诗》将此种辛酸痛苦生动表现出来,实在难能可贵。
        人易悲秋,而秋之物象对于寡妇内心的触动和思绪的拨扰,尤为强烈。据此,作者一起笔便连写四种秋日物象,为抒写寡妇那孤寂凄苦的心绪垫实了基础。秋霜秋露裹寒挟冷,交而下之,足见寒意不轻,伤容损体。秋意迫临,山寒水瘦,候鸟南迁,但又割舍不了对旧巢的眷恋,于是鸣叫,徘徊。所以这“候雁叫兮云中,归燕翩兮徘徊”二句,就把人何处归的悲愁有力反衬了出来。这里,“寒”、“孤”、“悲”三意揉为一体,与寡妇的心理感受多么相类! 正因为此,清代张玉谷评论此诗时才会说: “首四,就秋景说起,感时触物,苍莽而来。” (转引自中华书局 《三曹资料汇编》 )
        以下八句,紧承上四句中的“寒”、“孤”、“悲”三意,更具体更细腻地摹写寡妇的思夫之苦,字里行间充满忧伤悲酸。“妾心感兮惆怅”,“感”是睹秋之感,这不仅承接了上文,而且露了心绪不宁之端倪; 着“惆怅”二字,便把“感”具体化了,情怀之伤跃然纸上。“白日忽兮西颓”,一个“忽”字,便写尽了寡妇因愁思而起的感觉失常之态。如此,怀思之苦给予寡妇的万般折磨,也就可想而知。
        白天满心惆怅,神情恍惚,夜里又将如何呢?秋夜对于寡妇来说,最易牵愁惹恨,因为它又凉又静,无什么热闹可转移目标,只有 “寒商动清闺,孤灯暧幽幔” (谢惠连 《秋怀》 ),所以作者不惜用六句诗来极写寡妇的夜思之苦。这里先以 “守长夜兮思君,魂一夕兮九乖”总叙一笔,将 “长夜”与 “九乖”对应,透出了寡妇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的思夫苦情,然后分流而叙,通过观夜、入室、独息三个侧面,详尽展示其苦。“怅延伫兮仰视,星月随兮天回”为其观夜。她久久仰视夜空,但见星月相伴,不分不离,而自己则孤孑一身,再难唱随,不禁悲从中来,不忍再观。“徒引领兮入房”为其入室。因仰视夜空引发了无限伤感之情,故而只能垂头丧气、悄无声息地独入室内。此时,秋劲天高,夜阑人静,谁也不会注意到她的存在,她的愁苦。她简直连叹息一声的勇气都没有了! “窃自怜兮孤栖”为其独息。“窃”为偷偷意,“自怜”为自己怜惜自己。在这漫漫秋夜中,夫君难再伴,愁多梦不成,唯一能够怜惜自己的,只有自己。但这种怜惜,反增愁怀,只能悄然领味。看来,她已被失去丈夫的痛苦悲伤摆弄到进退维谷、举止无措的艰难境地了。她的出路,竟在何方?
        最后两句 “愿从君兮终没,愁何可兮久怀”,正是寡妇悲不胜悲、苦不胜苦而企望寻求出路的长声哀叹。人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可她时常被怀思的愁苦悲伤所累,却认为赖活着不如一死为好。这不近情理的诉说,足见怀念丈夫的种种煎熬,已把她从肉体到精神都拖垮了,把她生存的意念摧残得没有一点支撑之力了。这两句是倒装句,作者有意置果于前,列因于后,我们便更能体味出寡妇对于已逝之夫的一片忠贞之情,领会到她的苦痛悲伤绵绵无绝期,惟“死”才是解脱之术。
        曹丕主张 “文以气为主” ( 《典论·论文》 ) ,《寡妇诗》 是实践了这一主张的。本诗先以秋景秋物引愁,再以人之行思现愁,最后以人之言语结愁,文气一贯,脉脉相通。如此,寡妇对于已逝之夫的绵长思念,便自然流出,不见丝毫斧凿之迹。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