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河山亭留别钦叔、裕之①
谁识虎头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清朝无路到公卿。萧萧华屋②,白发老诸生③。 邂逅对床逢二妙④,挥毫落纸堪惊。他年联袂上蓬瀛⑤。春风莲烛⑥,莫忘此时情。
公元1222年,辛愿从家乡福昌 (今河南宜阳)女几山来到孟津,遇到了李献能、元好问两位好友。这首《临江仙》,很可能就是辛愿在孟津河山亭与他们分手时的留别词。
“谁识虎头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 “虎头”,在相面家看来,乃大富大贵之相,这种头骨,将来是要做大官的。峰以“虎头”名之,当然是风水宝峰。《明一统志》载: “河南府虎头山在巩县(今巩县)治南,其西有骆驼岭,二山并峙甚奇。”巩县与孟津相邻,附近既有名山,词中便顺手借用,意思是,谁有巨眼,能识得我这位风水宝山下的客人呢?言下之意,唯有二位老弟赏识而已。辛愿“博极群书”,秉“杜诗韩笔” (见《中州癸集》),却穷困潦倒一生。自称“虎头峰下客”,是在知心好友面前调侃自嘲发牢骚。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我这位“学成不仕”的“女几野人”,其实自少年时代起就“有意功名”了,只可惜“清朝无路到公卿”。海宴河清之朝,天下太平,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因而无路可致公卿之位。这是对朝政的尖刻讥刺。其实,当时的金朝,受北方强敌蒙古的压迫,自1214年金宣宗被迫徙都汴京后,形势更是岌岌可危。在这种险恶局面下,本来正是起用人才之际,但这社会却容不下一两位读书人。辛愿曾因诬被牵连而受讯掠,连赖以糊口的一头牛也被迫“卖之以为食”,其困苦可想而知 (事见 《中州癸集》 ) 。因此,他沉痛地感叹道: “萧萧华屋,白发老诸生。” “萧萧华屋”,用曹植 《箜篌引》 “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典。华屋指富贵之第。曹植的意思是说,即便生于富贵之家,死了也是黄土一抔。辛愿出身农家,以 “力田为业” ( 《中州癸集》) ,此处用 “华屋” ,与 “虎头峰”、“清朝”相呼应,同是 “黑色幽默”笔调: 老兄我虽然生于 “华屋”,但 “虎头”风水不灵,“华屋”如今已是萧萧欲堕,可叹便到满头白发时,也只能做一位没有功名的老儒生 “零落归山丘”了!
上片自述自叹之后,下片接着是对两位年轻兄弟的鼓励。“邂逅对床逢二妙,挥毫落纸堪惊。”他乡遇故知,对床论诗文,确是人生一大乐事。这一年,元好问三十三岁,李献能三十一岁,辛愿比他们年纪大一些。称两位小兄弟是 “二妙”,赞扬他们才艺过人,落笔便使人惊叹,这是发自肺腑的衷心称许。而 “他年联袂上蓬瀛”,则更体现了老友的一片拳拳之心。李献能二十四岁时以 “省元”特赐进士第,廷试第一,已授翰林文字。元好问则刚在前一年的三十二岁时中进士第,大约此时尚未授官。这首词是写给两位朋友的,而他们的功名如此不同,想在同一首词中祝愿他们,确实有点儿难处。分开说有势利之嫌,断断不可; 一起说又与实际对不上号; 若是泛泛而祝,又有客气生疏之弊。现在说“联袂上蓬瀛”就十分得体而又毫无做作之憾: 对李献能这位翰林来说,“联袂上蓬瀛”显其提携之功,而对于元好问这新进来说,“联袂上蓬瀛”则有后来居上的意思。况且李、元二人为莫逆之交,辛愿作为老大哥祝愿他们有朝一日双双携手翰林院,也有望二人友情长在永不生分的意思。结句“春风莲烛,莫忘此时情”更有深意在。人阔脸变,乃世间常情。老朋友希望二位御前供奉,春风得意时,莫忘了此时情谊。这话里还有一层意思是说,仕途艰险,得意时切不可忘形。作为比他们年长,历经人世沧桑的知心老友,辛愿这样真诚坦率地对他们直陈忠告,这正是友谊的体现。友谊不仅仅意味着赞扬鼓励,还应该有比这些更重要的指点规劝。后来,元好问入翰林知制诰,与李献能同为国家重臣。他们没有忘记当年情谊,也没有辜负老友的期望。元好问后来有 《过三乡望女几村追怀溪南诗老辛敬之二首》,就是悲悼已经去世的老友的。而辛愿的这首 《临江仙》,也赖元好问编 《中州集》而得以流播世间。元好问在此书中将辛愿列为 “三知己”之首。是啊,人世茫茫,能有元好问这样的知己,岂不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