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清明作》 - 明·屈大均
[明]屈大均
朝作轻云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消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这首诗作于1682年,此时诗人尚在怀念故国,感慨抗清运动的消沉。
早上轻云飘动,傍晚便阴云密布,因为陷在愁城中,竟未发觉时令的转移。首联渲染了深春的阴霾气氛。
在风吹雨打之下,百花带泪弃地,而自古至今不解人意的群鸟还在欢乐地歌唱。颔联勾画出风雨中的凄怆环境。
故国山河徒然地存在睡梦之中,而中华英才又都消极沉沦了。颈联托出主体,国事的局面,何其可悲。
隐匿的人在海内连栖身之处都寻觅不到,只得年年在禁火纪念隐士介之推的寒食节,倍加悲伤。尾联写尽了志士飘零的凄苦。
全诗行行见愁肠,字字表悲伤!鸟语花香的春三二月,何以笼罩上凄怆的色彩?因为作者的心情是悲伤的。为何悲伤?故国未复的局面和个人飘零的处境使然。说明存在决定意识。
抗清所以失败,又值得探讨一番。清兵入关统治中原,现象是满汉矛盾,实质是阶级矛盾;在这种阶级矛盾中,汉族统治阶级与农民的利害是一致的。抗清,维护明王朝的汉族地主阶级的政权;也是抗拒满清贵族所代表的落后的生产关系,维护以汉族农民为代表的先进的生产关系。据此,抗清运动完全应该、而且可以发动群众,依靠真正的英雄的。倘能如此,成功有望。因为一切解放斗争,都是群众的事业。可是当时,尚无这等见地,抗清运动限于仁人志士,事败属于必然。作者由削发而再“还俗”,由消极反抗转为积极斗争,仍不能力挽狂澜。这又说明,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此外,有些诗句既抒发了悲愁之情,也体现出一些哲理。譬如“愁中不觉已春深”。当人专意于某事,往往无心于风花雪月;情系于愁,就更无心于季节更替。因为国事带来的忧愁,外包于周围,内填于心胸,“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江春水向东流”。愁,压得人对大自然失去敏感、失去关注,乃至失去知觉;于是不见桃红柳绿,不闻莺啼燕语,不觉春初春深。这一句反映了忧国忧民者无闲情逸致,闲愁最苦。
又如“寒食年年怆客心”常言触景生情,其实触节触事也生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如此,“寒食年年怆客心”也同样。寒食节禁火三日,是为纪念晋文公时的隐士介之推的,所以复国抗清失败,冒险隐匿在外,无处可归的仁人志士,到寒食之际,缅怀古人,目睹现实,倍加悲伤。这句话反映了触事生悲,失望生悲。
悲的是现状,愁的是未来。可悲的现在,决定了犯愁的未来;未来的犯愁又加深了现在的可悲,因果相关,悲愁交加。这说明诗人经事谙事,所以全诗显得情真、情深。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唐·杜甫
[2019-05-11]
-
《乌生》 - 汉· 《乐府》
[2019-05-11]
-
《九月八日》 - 唐·司空图
[2019-05-11]
-
《乞食》 - 晋陶渊明
[2019-05-11]
-
《书能误人》 - 明·李贽
[201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