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句(三首)

2024-03-12 可可诗词网-中外哲理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一 《古池》
        
        古池无味境,     古池


        无欲老蛙投。    一蛙跳入


        闲寂一时破,    水的音。
        水音优雅流。
        
        寂寞里,古池塘,    古池塘呀,
        青蛙跳入水声响。    青蛙跳入水声响。
        
        
            二 《寂静》
        
        烈日无风处,     寂静啊
        一蝉忍苦吟。    渗入岩石
        如祈又如诉,    蝉之声
        响入石心深。
        
        古刹静,秋蝉鸣,
        声声渗入岩石中。
        
            三 《初寒雨》
        
        初寒雨     初飞冬雨,
        猿也想披     猿犹似想小蓑衣。
        小蓑衣

        
        俳句又称俳谐,是日本格律诗的一种,是世界诗坛上最短的一种诗体,宛如一朵散发着清淡幽香的小花。
        日本俳句的产生,源远流长。从2世纪的自由体纪事歌谣,发展到8世纪受我国六朝文学和唐诗影响而产生的有固定音节的和歌;12世纪由和歌又排生出连歌;到14世纪在连歌的基础上,才出现用俗语联句的“俳谐”。“俳偕”本意是诙谐、滑稽,原是连歌的发句(即首句),主要表现市民的情趣,实乃市民的滑稽诗。但到了俳圣松尾芭蕉手中,一改俳句诙谐滑稽之风,赋予严肃而质朴的品性,把它引向抒情诗的意境,从而树立了俳句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
        俳句是一种有严格规定的格律体诗,每首三行,由17个假名(音节)组成,各行假名为“初5”、 “中7”、 “下5”,不得违约。每首俳句必有一“季语”,即与四季有关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由于它是最短小的诗体,只能表现很小或单一的一种意象和情景,故诗人不仅要使用最精炼的语言,而且要精心的设计和巧妙的结构,使之以小见大,产生意在言外的效果。芭蕉的俳句就是最出色的典范。
        《古池》一诗,所写不过是一只青蛙,跳进了一座池塘,发出了扑通一声,如此而已,并无复杂情景。这在常人看来,不过是司空见惯不足一提的一桩小事。但经过芭蕉的艺术处理,却使它凝聚着深沉的思绪,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生活里有诗,但生活不是诗,它要经过艺术家的酿造才能把生活变成诗,正如花朵里有蜜,但花朵不是蜜,它要经蜜蜂酿造才能成蜜是一样。芭蕉选择了“古池”这一特定背景,然后描写一只蛙跳入水的动作,跳水产生的意境又是“刹那间的水声”,这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一泓“古池”,强调一个“古”字,因古呈现的是一片寂静。选择一只蛙,不是静卧,也不是呱呱不停的鼓噪,而是一跃入水,入水必然发出扑通之声,这就打破了古池的寂静。但扑通之水声只在“刹那之间”,瞬即消失,古池依旧寂静,这就形成了静与动、永恒与短暂的对立统一的艺术境界。此处原本寂静之处所,扑通一声打破了寂静,而水声刹那消失,古池又成寂静,反衬了古池乃一极端寂静之处所。而这个寂静的小世界,恰恰是诗人追求的世外理想世界,构筑如此境界,表现了诗人寂静超俗的心境,它是诗人厌恶当时拜金主义、阿谀逢迎的丑恶现实,安贫乐道,淡泊人生,沉湎于脱俗的自然美的心迹的一种表白,显示了诗人高雅纯洁的品性。就诗的艺术技巧而言,诗句凝炼,运用了暗示、象征和跳跃的手法。写了静态又写动态,又恢复到静态;表现了永恒又表现了短暂,马上又恢复到永恒。借客观的自然景观表现主观的内在心迹,并且蕴含着世间万物动与静、永恒与短暂对立统一的普遍规律。还弘扬了洁身自好,玉洁冰清之正气。思想意义非常深远。就俳句所要求的格律讲,字斟句酌,依约填词,其中有季语,青蛙即春天的季语(就日本而言)日语的假名也合规定的音节(字数)。汉译模糊了5、7、5的规定。为体现其17假名的安排,笔者试译为
        (初5) 寂静的古池。
        (中7) 一只青蛙跳池中,
        (下5) 刹那的水声。
        《寂静》一诗,意同《古池》,徒增诸多苦涩之感。该诗乃芭蕉1689年5月27日参拜立石寺时之作。立石寺乃慈觉大师开基的一座天台寺,当时寺门紧闭,诗人不得入内,只好登山远眺。只见山山相连,峰峰垒叠,一片空旷,人鸟绝迹,好不空寂。“古刹静”句,三字(日语是5假名)写尽了山寺之空荡寂静。“一蝉忍苦吟”,突然一声蝉鸣,打破了山寺的空寂,并且这小小的蝉鸣之声,竟然能“响入石心深”,穿透了满山的岩石,直插岩石之心脏。这自然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并非蝉声有雷鸣般震天动地之力,实乃衬托空山寂静之极。小小一声蝉鸣,就足以使群山回荡,如重石投水,激起层层涟漪。愈言微声入石心,愈显得山寺之空寂。正如我国诗人王籍所说:“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对于朝山的芭蕉而言,此诗当是其向往禅宗仙教心境的诗化。日本玄鸟弘汉译此诗,神会其意,意译蝉在“苦吟”, “如祈又如诉”,是深知诗人心境之意译。蝉之祈和诉,显然带着社会色彩,是为天下纷乱而诉,为天下泰然安宁而祈,这正是芭蕉之心愿。当时诗人远离尘嚣,或浪迹天涯,或结庐隐居,为的就是逃避污浊的尘世,向往佛门圣地的清净。芭蕉就曾在另文中说过,“瞻礼佛堂,顿觉佳景清寂,不由心神为之澄澈。”
        艺术上,该诗着墨出神入化,仅用17个假名,却借一山景,揭示了宇宙间万物的对立和统一。沉寂的古刹与悲鸣的苦蝉相对;巍峨的群山与区区的小蝉相对;坚不可摧岿然不动的大山与不值一弹却能震翅高飞的小虫相对;无形的蝉声与有状的山寺相对;总之,无声与有声;大与小;强与弱;静与动;无形与有形,活现了宇宙万物万事无不是对立而又统一的情态。而最终诗人借物抒怀的,还是繁杂喧闹的污浊社会与清净无为的空山古寺的相对,是世浊我清、世动我静的相对。从蝉鸣打破山寂复又空寂一事,再次披露了诗人渴望达到超脱尘世,对人世间的喧闹争斗,想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进入理想的禅宗境界之宿愿。
        《初寒雨》的内容是多重的。秋冬之交,虽非雨雪霏霏,但已寒气逼人,由秋雨想到人为防寒而披蓑衣;由人又联想到山中之猿遇此寒雨自然有披蓑衣避雨防寒之需。所以有“初寒雨/猿也想披/小蓑衣”之句。杜甫由秋风破茅屋而想到天下寒士有避寒大厦之需,而芭蕉由秋雨不但想到贫苦乡民,而且类及山中之猿都有蓑衣之求,这种爱民旁及野生动物之感,充分表现了他禅宗境界中的慈悲心肠,这是该诗内涵之一。该诗作于芭蕉旅外漂泊之际,异乡逢秋雨, 自然会倍感凄凉。诗人把自己的感情投入猿身,猿在秋雨中想披蓑衣而不得,处境犹如流落异乡孤苦伶仃无人关怀之游子。以猿的处境表现旅人的凄楚,并进而暗示人生之凄楚,应是该诗的另一内涵。如此情思绵绵,悲悲切切地表现主观和客观相交融的生活意境,如此平凡小事寓含人生艰辛之底蕴,非大手笔实难能也。
        综观芭蕉的俳句,题材尽是日常习见的小事,但经他艺术加工之后,却表现了人生旅程中重大的课题,饱含哲理或道出了事物的规律,或体现了人性美的力量,或弘扬了真善美,发人深思,给人以莫大的教益。从艺术上讲,它严肃端庄,意境幽深,语言明白如话却精炼无比,构思尤为精巧。所言一目了然,而内涵却情深意远,平常事写得情真意切,以其哲理内涵动人心弦,不愧为举世敬仰的“俳圣”。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